一、成語的含義
象(xiàng): 就是大象。
齒(chǐ): 指的是牙齒,這里特指象牙。
焚(fén): 原意是燒毀,這里引申為毀滅、招致災(zāi)禍的意思。
身(shēn): 指身體,或者自身。
字面意思: 大象因為有珍貴的象牙而遭到傷害。比喻人因為擁有珍貴的財物或才能,反而招來禍害。
語法結(jié)構(gòu): 緊縮式成語,是個中性詞,但更多時候帶點(diǎn)警示的味兒。
造句:
張三經(jīng)常在朋友圈曬獎金,引來同事嫉妒,最終被匿名舉報稅務(wù)問題,落得'象齒焚身’,得不償失。二、成語的來源和釋義
釋義:大象因為長著珍貴的象牙而被人獵殺,這是因為它身懷“財寶”啊。
故事:
春秋那會兒啊,各國那是經(jīng)常掐架,關(guān)系緊張,有個小國叫鄭國,它夾在晉國、楚國這些大國中間,日子過得那叫一個小心翼翼。晉國仗著自己是老大哥,動不動就讓鄭國這些小弟'上貢',而且胃口越來越大,管事的范宣子吃相特難看,恨不得把鄭國國庫掏空 !好在鄭國有個聰明的大臣叫子產(chǎn),他寫了一封信讓國王帶給范宣子。信里說:“您知道大象為什么會被獵人抓走嗎?因為它們有珍貴的象牙??!貪心就像大象的象牙,其實會害了自己。如果晉國一直欺負(fù)小國,大家都會討厭你,別說晉國要垮臺,您家后院都得著火!
子產(chǎn)還說:“不如做個善良的大官,大家才會真心歸附!”范宣子讀信后醍醐灌頂,非常認(rèn)可子產(chǎn)的話,不僅立刻減輕了諸侯的貢品,還反思了下治國之道。
三、近反義詞
近義詞:
懷璧其罪(huái bì qí zuì):因為懷里藏著美玉,反而成了罪過反義詞:
韜光養(yǎng)晦(tāo guāng yǎng huì):隱藏才能,不露鋒芒,比喻人懂得隱藏自己的實力,避免招致災(zāi)禍。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