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蓉,一歲半的時候就被姐姐芙蓉花抱上臺,不但沒攪戲,反而還添彩兒了。日后復(fù)盛戲社戲里的小孩角色全是趙麗蓉的事兒了,由此開始了她的藝術(shù)生涯。
她8歲就上臺演出,并結(jié)識了好友新鳳霞,少女時代的趙麗蓉長得清秀婉約,新鳳霞便介紹了大學(xué)生出身的盛強和她認識。
▲趙麗蓉(右)和新鳳霞(左)
25歲時,趙麗蓉和盛強結(jié)婚了。二人結(jié)為連理,十分恩愛??商煊胁粶y風(fēng)云,盛強在勞改期間因病去世,懷著第二胎的趙麗蓉在這樣的打擊下一度悲痛欲絕…
▲趙麗蓉和盛強
之后,家人撮合30歲的趙麗蓉與盛強的弟弟盛宏,起初趙麗蓉并不愿意,覺得不合傳統(tǒng),但是一個女人帶兩個孩子生活太難了,在孩子的哀求和盛宏的誠意感動下,他們才終于結(jié)婚,并生下了第三個兒子。
▲趙麗蓉和盛宏
▲趙麗蓉和三兒子盛謙
原本以為生活會和和美美地過下去,但誰能想到,中年的趙麗蓉生下的女兒卻是腦癱,丈夫也在她外出表演時心臟病突發(fā)去世。
趙麗蓉哭得悲痛欲絕,后悔地直怪自己:如果守在他身邊的話,他就不會走了,我對不住他呀!
▲趙麗蓉和孩子們
在那個年代,拉扯著四個孩子的單身女人,在沒有依靠的情況下生活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趙麗蓉沒有被打倒,她擦干眼淚,開始做起了演員。
▲為了養(yǎng)活自己和孩子,趙麗蓉曾飾演1987版《西游記》中的車遲國王后
只有吃過生活的苦,才知道什么是甜,也只有經(jīng)歷過悲劇的人,才更能演好喜劇。
▲1987年電影版《紅樓夢》,趙麗蓉飾演的劉姥姥形神兼?zhèn)?label>在芒動劣耳揚邪夾扛老,滑稽的情態(tài)引人笑個不停
1988年,60歲的趙麗蓉登上了春晚,她帶來了自己的成名作《英雄母親的一天》,一句司馬缸砸光的臺詞,讓觀眾的笑聲經(jīng)久不退,這個帶著唐山口音的老太太開始廣為人知。
▲趙麗蓉、侯耀文《英雄母親的一天》
從1988年到1999年,趙麗蓉八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只要是她的小品,就個個爆紅,經(jīng)典的臺詞即使到了今天也不過時。
●真名叫趙麗蓉,藝名還,還,還叫趙麗蓉。
●我張不開嘴,我跟不上溜兒!你說難受不難受?
●一杯你開胃,二杯你腎不虧,三杯五杯下了肚
●探戈兒就是趟啊趟著走,三步一竄嘛兩啊兩回頭…
▲趙麗蓉的小品,臺詞永遠是亮點,不僅瑯瑯上口,而且方言味兒的表達也加強了幽默效果
看趙麗蓉的小品,永遠又歌又舞好不熱鬧,春晚的氣氛總能達到最高潮,可是,就在觀眾放聲歡笑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時的她正在默默忍受病痛…
不幸患上絕癥的趙麗蓉,90年代初就開始飽受病痛的折磨,這在1995年的《如此包裝》中已有預(yù)兆,當(dāng)時那經(jīng)典的一跪,觀眾都以為是舞臺效果,其實是她身體太疼痛以致支撐不住摔倒…
但這位可敬的人兒卻始終堅守在舞臺上,絕對不能讓觀眾吃剩飯是她的表演原則嗎,對每個作品都用心下苦功夫是她敬業(yè)精神的體現(xiàn)。
▲趙麗蓉小品總能讓人們耳目一新,這是對藝術(shù)負責(zé),更是對觀眾負責(zé)
1996年的小品《打工奇遇》,趙麗蓉用毛筆寫下貨真價實四個大字,筆力蒼勁雄渾,讓人以為她是毛筆大家,但真相是趙麗蓉根本不識字,這是她花了十幾天時間苦練的結(jié)果。
1999年,趙麗蓉表演了《老將出馬》,頭一次將英語引入臺詞,這位英語說得倍兒溜的老太太,其實一個詞一個詞的勤學(xué)苦練了很久,才有了后來很火的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
《老將出馬》也是她最后給觀眾的春晚禮物,這個臺上歡笑,臺下凄涼的老太太說出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臺詞——Welcome to China(歡迎來到中國),之后,屬于她的舞臺,就此散場。
《老將出馬》視頻
2000年臨終前的趙麗蓉內(nèi)心平靜又祥和,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她拒絕進食,并把食物喂雞,她還為自己導(dǎo)演了葬禮的序幕,親自縫制壽衣,準(zhǔn)備鞋襪。
千里迢迢之外趕回來的兒子難過得痛哭,她還笑著安慰他:別哭
我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平凡地來,也要平凡地走,不求官,不圖財只求平安,只圖喜樂,有飯吃、有衣穿就是福。
經(jīng)歷了苦難的笑容最動人
受盡了痛苦的堅強最可貴
經(jīng)歷了難么多
卻還是將最快樂的一面展示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