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奥溲恪?,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huán)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她們美不美呀?回答是當然的,魚兒雁兒為她們“自殺”,月兒與花兒被她們弄得沒有心思“上班”,美極了!這是她們的一個共同點,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另一個共同點,即是死了又能活過來。這是為什么呢?
貂蟬
先說貂蟬。她的死有網上的八九個版本之多,但無非都逃不過兩個人,即是關羽與曹操。
很多人認為,曹操的說法比較有“歷史依據(jù)”:貂蟬本是曹操送給董卓用來迷惑君主的一名美女,后來成為了董卓的侍婢,并挑撥呂布殺死了董卓,在“長安兵變”呂布敗走后貂蟬又落入了李傕之手,再次挑撥李傕與郭汜自相殘殺,在李傕被曹操擊敗后貂蟬最終回到了曹操身邊。
然而,最終回到曹操身邊的貂蟬,最終的最終去了哪里?沒有人能說清。她的壽命在這里被“加長”得沒有結果。
關羽的版本很復雜,詳細經過我們在這里用十天八天恐怕也說不清楚,但其結局無非只有這樣兩點:一、關羽怕貂蟬水性楊花、朝三暮四,把她給殺了(昆劇《斬貂》);二、關羽納貂蟬為小妾,但自己兵敗身死,貂蟬從此流落蜀地,成為村婦。
然而,這都是文學作品里的東西,而所謂文學作品是可以被隨意“嫁接”的,在嫁接的版本里讓死了的人也能活過來,并且,通過大家齊心努力讓“死了活了”的故事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貂蟬亦沒有逃過這樣的“命運”,即她成功自殺后,又出家當了尼姑(《新三國演義》)。
西施
再說西施。這個民間傳說中的美女被越王勾踐訓練成合格的宮女之后,用制作華麗適體的宮裝完美包裝,進獻吳王夫差,并使夫差如醉如癡,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于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西施在這里完成了自身的“重大使命”,而至于她的結局,版本也很多,但歸結起來無非也就三種:一、自縊說;二、沉江(湖)說;三、帶走說。
自縊說簡單,即自殺了;沉江(湖)說說很復雜,江是揚子江,湖是太湖,大約都是人們怕她紅顏禍水,把她推到那里面去了,執(zhí)行者是越國王后、范蠡以及吳國民眾(吳國滅亡是西施造成的,將她投入揚子江)。
一個人被這么“死”了好幾次,就是大難不死也應該死了吧?但是,西施活了或者說根本沒死,也就有了帶走說。
在歷史上留下“鳥盡弓藏”的范蠡覺得越王這個人的脖子太長、嘴太尖(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決定不干了,要歸隱。于是,帶上昔日情人西施,在太湖之上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她的幸福生活因此隨著煙波變得漫漫而長遠!
楊玉環(huán)
楊玉環(huán),我們把她說得簡單一些。
楊玉環(huán),她的死也有多種,一是吞金而死,二是死于亂軍,三是被唐玄宗賜死。前兩種人們搞不清具體地點在哪里,后一種大約是馬嵬坡和佛堂。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薄杜f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 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玉環(huán)以免 后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縊死于佛室”。
在這里,楊玉環(huán)必死無疑,《舊唐書》: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蹦酥?。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意思是,唐玄宗要給死了的楊玉環(huán)換個地方,但大臣們說這事兒不能辦,牽扯到方方面面,弄不好會出事。唐玄宗只能秘密地將楊玉環(huán)改葬了,當時,楊玉環(huán)的尸體已經腐爛了,但身上的香囊還在。
楊玉環(huán)死了嗎?死了!但是,奇跡般活過來的楊玉環(huán)怕人發(fā)現(xiàn)再將自己給殺了,于是便東渡日本了。而且,這種活法有鼻子有眼睛:楊玉環(huán)在日本山口縣油谷町久津的一個叫唐渡口的地方,登陸不久就去世了,當?shù)厝税阉苍嵩谝粋€往西看得到大海、能夠遙望故國的高坡上。
然而,光看著哪能夠呢?墳墓的楊玉環(huán)生生不息,她托夢告訴唐玄宗:“老李啊,我在日本呢,但是現(xiàn)在上天了,見不到你了……唉……只有來世再見了……”
現(xiàn)在,日本還有楊玉環(huán)墓,就在長門市油谷町。
王昭君
王昭君,嫁出去再也沒回來過,死在匈奴沒有任何爭議,但她的“壽命”也是有問題的:因為作為正史的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和宋代歷史學家范曄所著的《后漢書》,對于她的去世都沒有相應記載?,F(xiàn)在網上一般給出的資料是:一、33歲,約公元前52年—約公元前19年;二、38歲,約公元前52年—約公元前15年;三、53歲,約公元前52年—公元1年。
不同的資料讓王昭君連續(xù)“死”了三次,但三次死大致都差不多,即王昭君在匈奴在丈夫去世后,不愿意從匈奴人收繼婚制的習俗,受不了嫁了老子再嫁兒子甚至孫子的做法,最后郁郁而終或者服毒自殺。從現(xiàn)有的史料分析,王昭君應該只活了33歲,或有活38歲的可能,但野史硬讓她活到了53歲,還說,她去世時的公元1年漢哀帝曾派人前往吊祭,但那時候,漢哀帝他老人家已經在走了(公元前1年)。當時,朝中當政的是只有9歲的漢平帝。人們就這樣給王昭君加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壽命,意思很明顯,讓她活得再長一些,有個好的結局。這是多么讓人感動的事情!相關內容我們在以前的文章里專門寫過,這里不多說。
結語
都說女人漂亮是一種資源,此話不假,并在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得到了印證。然而,同時人們也應該看到,這種“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能爭到的也就那么一兩個,不能擁有的是大多數(shù)。因此,這些美女活著的時候總被社會上層爭來奪去,結局總是一個個“不得好死”,讓那些沒有爭到她們的人不肯甘心,所以,就讓她們活了過來,寫寫畫畫,自我感覺“擁有”一陣子。這說明美好的人和事物都足以讓人懷念,任何人都是,但這背后也有很骨感的社會現(xiàn)實——能得到的爭斗,得不到的空想。生活,其實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時候空想、假想一陣子也算是對美好的一種擁有?。。ㄎ?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