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無人機普及后,人類的視角似乎瞬間觸及了一個新緯度。從高空俯視這個世界是如此輕而易舉,即不用升仙得道,也不用冒著生命危險;穩(wěn)穩(wěn)的站在地面上,你仿佛就能透過鏡頭看見和記錄另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既熟悉又陌生,就像上帝在看著自己建造的世界一樣。
上帝看每個教堂都是個十字架。天主教會認為拉丁十字式是最正統(tǒng)的教堂平面,東西向的中庭和南北向的軸廊垂直相交,形如十字架。
圣若瑟堂,又稱“洋涇浜天主堂”,是上海租界中最早的一座教堂。
楊思天主堂(主保是大圣若瑟),位于浦東云臺路。
集賢橋天主堂(圣路加堂),位于張江高科技園區(qū)。
唐墓橋露德圣母堂,新堂1992年竣工,位于浦東唐鎮(zhèn)老街。是上海教區(qū)繼佘山天主堂之后的第二個朝圣地。
圣三一堂(基督教),又名“紅禮拜堂”。上海開埠后第一所教堂,也是當時遠東級別最高的新教教堂。(1935年11月23日,27歲的電影明星胡蝶,和上海實業(yè)家潘有聲,在圣三一堂舉辦了轟動一時的婚禮。)
大田路小德肋撒天主堂,建造于1930年。(傳說1927年,南京震旦附中的兩名外籍教士被槍殺,在法籍主教姚宗李(Prosper Paris)的倡導下,向傳教區(qū)主保圣女小德肋撒許愿:如果上海教會能幸免于難,那么給她建造一座圣堂。之后就選擇了大通路370號的一塊空地,實施起造還愿大堂。建堂工程由洋涇浜四川南路大圣若瑟堂的本堂神父法籍教士能慕德設計督造,于1930年10月3日奠基,建堂工程歷時一年,于1931年10月3日竣工,舉行開堂典禮。大堂后面,還造了一所二層樓的神父辦公室和宿舍。【天主教上海教區(qū)網(wǎng)】)
張樸橋天主堂,位于松江佘山。
董家渡天主堂(圣方濟各·沙勿略堂),上海唯一一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是中國第一座可容納2000余人的大型教堂,又是上海教區(qū)第一座主教座堂;其規(guī)模之大,為當時全國之首。
馬橋天主堂,被列為閔行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川沙天主堂,原名為川沙縣城廂鎮(zhèn)耶穌圣心堂,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被列為浦東新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新天安堂(基督教),位于外灘源。2007年1月被一場大火燒毀,2010年重建完成。
張江感恩堂(基督教),是一座現(xiàn)代風格(希臘十字式平面)的教堂。造型立意為一群帳篷在水邊安營扎寨,來自《啟示錄》“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
徐家匯天主堂(圣依納爵堂),遠東第一大教堂。近日,天主堂耗時四年半時間修繕竣工,于12月16日重新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