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下的加尼神廟,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安靜的隱匿在外高加索的山巒中,是亞美尼亞遺留的唯一的希臘古羅馬式建筑,聽聞導游介紹,其居然始建于一世紀,令人咋舌。加尼神廟可以說是亞美尼亞最知名的古跡之一。
如今實力孱弱的亞美尼亞還想重溫往日帝國舊夢?加尼神廟似乎可以隱隱探尋古羅馬的一絲輝煌。
曾經(jīng)的戰(zhàn)爭之地,留下了斷壁殘垣。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周圍被伊斯蘭教國家所包圍,而一座希臘古羅馬式的建筑杰作自一世紀就矗立在此,這本身已堪稱奇跡。
靜靜地看遍每一次日升日落、冬去春來,在峽谷溝壑中已默默輪回了多少世紀?
顯然,相比起虛無飄渺的歷史,把眼前的神廟作為背景拍攝一張留念照似乎更能讓我們亢奮起來。
團友們的長廊藝術照后,游客漸漸稀少,陽光透過廊柱間隙射入廟墻,似乎溫暖著那面飽經(jīng)風霜侵襲的冰冷墻壁。歲月仿佛從未逝去。
埃里溫,亞美尼亞的首都,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一個建在山坡上的城市,擁有湛藍的天空,色彩斑斕的房屋,整個城市充滿藝術氣息。藝術中心,又稱大臺階,全長達500多米,是一座五級階梯形的建筑,旅游必到之地。住了二天才搞明白方向,我們?nèi)胱〉柠愺暇频昶鋵嵕驮诖箅A梯的頂部后方,是拍攝埃里溫全景的絕佳位置,遺憾的是等到快回程了才發(fā)覺,不禁啞然。
進入藝術中心前的廣場,一路就被許多藝術雕塑所吸引。
這里也稱作藝術廣場,徜徉其間,的確藝術。
拙樸、又卡通。
這里是埃里溫的一大城市街景,也算是埃里溫的潮流之地。
每層都有一個展廳,處處都飾以亞美尼亞的圖騰及現(xiàn)代藝術符號。
電梯到達頂端,從高處俯瞰整個埃里溫,有如將畫軸完全打開,豁然開朗,埃里溫的多彩風情與貌容顏,一覽無余。亞美尼亞傾全力打造了這座都市。
遠處就是諾亞方舟??康氖ド?,運氣好的話,從頂端觀賞日落,可一覽“古城擁峰嶺,夕陽映雪山”的壯美景象,那無疑將是屬于埃里溫最迷人、最華麗的一場演出。寫此篇游記時,又在外逛了一圈,落筆已過近二月,許多細節(jié)被淡忘了,嘗試著努力回憶,所幸,不好的忘卻了,留下的都是美好......
在階梯廣場席地而坐,這一剎那,做一名真正的亞美尼亞人,看盡埃里溫的冷暖滄桑。
如果說阿塞拜疆巴庫好似一朵絢爛煙花,火焰塔之光瞬間便能吸引眼球的話;那埃里溫則像一瓶陳釀老酒,外表簡樸,卻越品越香。還好,我們的線路由現(xiàn)代至古代,回味無窮,如果反著走,就沒有了如此韻味,感受恐將大打折扣。
亞美尼亞人對于藝術有著極高的天賦。迎面撲來的清風仿佛拂去了城市應有的喧囂浮躁和匆忙腳步。
在此匆匆僅參觀了約30分鐘,意猶未盡。
深坑修道院座落在風景如畫的亞美尼亞和土耳其邊境的大平原上,與土耳其近在咫尺。修道院因深坑教堂而著名,因為這里有一個很深的地牢,據(jù)說是關押亞美尼亞基督教的啟蒙者達13年的地方,靠著信仰和一個農(nóng)婦暗中相助,奇跡般的活了下來,并治好了國王的病,因此讓基督教成為了亞美尼亞的國教。
提及諾亞方舟大家絲毫不會陌生,然而傳說中方舟停靠的圣山卻鮮有人知。這座亞美尼亞和土耳其邊境的山脈,是所有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山,如今卻屹立在亞美尼亞的世仇- -- 土耳其境內(nèi)。不能擁有,只可遠望,那是一種怎樣的悲哀?
在這里可以最近距離的眺望冰雪覆蓋的圣山,對于亞美尼亞人來說,意義不言而喻。
路邊的葡萄園是拍攝圣山背景下深坑修道院的最佳位置,當天能見度尚可,圣山似乎朦朧,修道院清晰無比。
故事是亞美尼亞的,風景也是亞美尼亞的。
一千年的悲歌從古唱到今,信仰從未改變,高聳入云的圣山卻永遠屬于土耳其了。
小隱 隱于野,中隱 隱于山,大隱 隱于世。
聽導游娓娓道來,深深地體味到亞美尼亞所經(jīng)歷的種種戰(zhàn)爭苦難,坎坷似乎如影隨形,看見的,聽到的,經(jīng)歷的,都透著一種悲壯。
爬至山巔,周圍頓時安靜,似乎吸引你一步步去探索未知的久遠時光。
每天有多少信徒懷著無比虔誠的信仰,爬上這座古老的修道院,遠眺眼前這座他們心目中的圣山,此時也只有那無拘無束的季風和圣徒們的祈禱聲才能飄過國境,抵達諾亞方舟??康牡胤桨??
修道院就如同一處隱匿在江湖之外的秘境。高聳的鐘塔,厚重的院門,眼前這一方絕境之地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指環(huán)王》里的中土世界。
俯覽四周,田園遼闊,綠意盎然,修道院的棕土色似乎恰到好處。
靜謐的鐘塔,凝視她,似乎在等待千年的鐘聲再度響起。
每一個角度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
歷經(jīng)漫漫風塵,石材已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和先前的格加爾德修道院似乎有些異曲同工,從外觀看貌似不足為奇,但在山巖之內(nèi)卻開鑿出了另一番天地,挖坑數(shù)十米,上下相連、廳中套洞,別有玄機。
深坑修道院,亞美尼亞的靈魂和精神象征。
陽光穿過云層,灑向廣袤大地,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的久遠故事掩埋地下?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同樣年代久遠,最早的從公元三世紀起建,目前還在不斷修繕中。
一根根蠟燭被點燃,燭火越來越多,微弱的燭光中映出虔誠而又稚嫩的臉龐。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也世界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這里是亞美尼亞基督教會的中心,當然,這些名號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諾亞方舟的殘片,傳說中諾亞方舟的殘片就保存在這里,這才是她聲名遠播的精髓所在。
裝飾華麗,據(jù)導游介紹,其在基督教史上的地位不遜于梵蒂岡。
在大教堂內(nèi)的博物館里供奉著諸多傳說中的神話級別的寶物,其中就有諾亞方舟的殘片,釘耶穌的十字架殘片等等,當時急于拍攝,也沒有仔細聆聽講解,甚為后悔,流水上圖以滋紀念,這其中絕對有大咖級的神物,只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可嘆!
所幸,全博物館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展品總算沒有遺漏,鑲嵌寶石的十字架后的木塊,這就是諾亞方舟的殘片。亞美尼亞的圣山 - 亞拉臘山就是諾亞方舟的停靠地。諾亞方舟的故事想必都很熟悉,也就不提了。
它們是亞美尼亞幾千年興衰榮辱、滄桑巨變的見證。其實我也看不太懂
入夜的埃里溫一派人潮涌動、摩肩接踵,禮品店琳瑯滿目,金銀玉器、傳統(tǒng)服飾、木雕版畫皆頗具特色,奢侈品店鱗次櫛比,霓虹閃爍,活色生香,足以令慕名而來者大開眼界。
各色街頭藝人輪番登場,好不熱鬧,數(shù)天來令人印象深刻的中世紀靜謐教堂和眼前的花花世界似乎反差巨大,使人恍惚。這就是亞美尼亞,一路走來,感覺要把你整個旅途中的期待、興奮、震撼、眷戀、懷念都停留在這里。
佇立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心底會涌出莫名的感動。畢竟外高加索三國之旅已近尾聲,原來最不起眼,準備一筆帶過的亞美尼亞,卻帶給我最意想不到的精神震撼。
放逐在茫茫人海,常常都是習以為常的陌路擦肩,但緣分,使我駐足欣賞,欣賞了亞美尼亞令人動容的一面,盡管后會遙遙無期,還是祝你,一切安好!
Tsaghkadzor 音譯為:特薩夫卡德佐,亞美尼亞的一個溫泉小鎮(zhèn),一個頗受歡迎的療養(yǎng)勝地。Tsaghkadzor 的字面意思是“亞美尼亞花之谷”,這里自然風光優(yōu)美,森林和草原交錯。冬季這里十分適合滑雪,我們就是坐著滑雪纜車一路上行。
感覺像一場遲到的踏春之旅,一路風光迤邐。
景色變得越發(fā)如夢似幻,真不敢相信在這個充滿神奇的彈丸之國里,還藏著一座幾乎被遺忘的純凈原鄉(xiāng)。
秋風沉醉,綠草如茵。
坡頂回眸,讓人欣喜不已。
眼前的這個美景,我可以篤定,一定是亞美尼亞最美好的時分!要知道,這個景點原先就差一點放棄了,看來最佳的旅游總結(jié)就是:走過路過,堅決不錯過!
登上似乎一座別墅爛尾樓,看出去景色似乎不真實,棵棵紅楓散落于浩瀚綠海、茫茫叢林之中,美麗,足可與彩云之南的香格里拉相比。
一路的綠野仙蹤,楓紅峽谷,從來沒有想像過外高加索的秋天會如此美麗。
天空,紅葉,群山,草原,森林、還有我們。
嫩綠和金黃鋪滿整個山坡,微風拂過,發(fā)出沙沙聲響,紅色、艷黃色點綴其間,看著頭頂蓬松綿軟的云朵漫步,是何等一種感覺?
臨別之際,它好似一份賜予的禮物,帶給我們意外驚喜。一路笑聲不斷,悠閑愜意,紛紛留念,好似叫人忘卻了時間易老、年華易逝。
索道盡頭是此行外高加索三國之行的美好完結(jié)。就要離開諾亞方舟這夢幻之地了,實在是有些舍不得。
在旅途中探求真實,感受美好。亞美尼亞是我此次三國之旅過程中,心情最安逸,收獲最豐富的國度。
走下諾亞方舟,回到現(xiàn)實中,才更體會夢境的美好!
流云浮動,就像時間無聲的流過指縫。任何過往都會慢慢淡忘,用照片來回憶場景,用文字來凝固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與心境,終究是個不錯的選擇。
亞美尼亞,有風光、有歷史、有底蘊、既有外高加索的粗礦豪邁,又有諾亞方舟之地的高貴細膩,似乎用若干圖片和文字很難詳細描述亞美尼亞,有緣的朋友可以親身經(jīng)歷,定會不虛此行。
希望再見,依舊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