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很容易被各種炫酷的名詞困擾,滿金星、爆滿金星、滿魚鱗紋、滿瘤疤、水波紋、火焰紋、龍鱗紋、熊貓眼、一線天等等。當這么多炫酷的特性擺在新手面前的時候,怎么判斷一個小葉紫檀的料好壞就變成了一個謎團。
當我們忘了這些“頂級”詞匯之后再去看料本身好壞,發(fā)現(xiàn)又有一大堆名詞。老料、新料、野山林、平地林、速生林、拆房老料、風干料、琴料、馬車料,這些聽起來沒那么炫酷,但又是千頭萬緒了。
無論這些特性或名稱多么帥氣,一串小葉紫檀的基礎是“油性”,油性差的手串沒有任何收藏價值。還沒有搞懂油性就去玩頂級,基本上就是等著被下大藥。一串滿金星卻沒油性的小葉紫檀還不如高油基本款。
后面我會帶著大家一起玩“頂級”。但是今天我先讓大家看懂小葉紫檀料子好壞的基礎----“油性”。
油性是包漿的基礎,油性好包漿又快又漂亮,油性差就只能天天研究包漿方法了,最關鍵的是研究來研究去還是沒什么卵用。
辨別油性的主要方法?
1. 棕眼和牛毛紋的大小和疏密程度
導管之于小葉紫檀相當于人的血管,樹齡越大木質越緊實,導管也就越細小。棕眼和牛毛紋就是導管不同切面的表現(xiàn)形式,橫切面的導管就是棕眼,縱切面的導管就是牛毛紋。棕眼越細少代表油性越好,反之油性差。棕眼在自然光下或者強燈光下觀測效果最佳。很多新手發(fā)鑒定圖,燈光昏暗,什么都看不清,讓人無從判斷。
2. 生長紋
生長紋越模糊越亂,油性越好;生長紋越明顯越規(guī)律,油性越差。生長紋也是判斷紫檀新老和成長環(huán)境的依據(jù)之一,野生老料生長紋不規(guī)則且模糊。速生平地林新料生長紋非常規(guī)律。
材色
小葉紫檀手串剛加工出來的時候為桔紅色,幾天時間后則氧化為深紅色,再經過較長時間的變化轉變?yōu)榘导t色,直到最后轉變?yōu)樯钭仙?/p>
小葉紫檀含大量的紫檀素,紫檀素也是油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一些新料由于缺乏紫檀素或者使用了紫檀白皮部分做了手串,其中就會出現(xiàn)淺黃或者發(fā)白的現(xiàn)象。這類小葉紫檀手串油性一般較差。但判斷白皮與否一定不能單純從顏色上看,因為小葉紫檀每個時期顏色都不相同,只是桔紅色的階段一般較短,一般買家接觸到的都是從深紅色這個階段開始。缺乏油性的紫檀以及白皮的視覺效果與燒火的柴更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