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半的財富屬于26個人,而絕大多數(shù)人生活在日益不平等的條件下?!?lián)合國秘書長安東·古特雷斯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窮人跨越階層有多難?”短短7個字道盡艱辛,他說出了我們對賺錢的渴望,一無所獲的無奈。
其實這就是現(xiàn)實——縱觀世界,人與人的貧富差距正在加大。
商業(yè)顧問劉潤在專欄里寫過這樣一段話:2010年,全球最有錢的388人,他們擁有的財富,相當于全球一半貧窮人口擁有的財富總和;2014年,這個數(shù)字是85人,2015年,62人。2017年,只有8個人。也就是說,一輛商務車,就能裝下全球一半人口的財富。
那么,為什么窮者越窮,富者越富?身為窮人,又該如何跨越階層。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的努力可以決定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幾?100%?80%?50%?其實都不對,只有不到百分之20。
前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全球研究收入差距的頂級學者布蘭科·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統(tǒng)計了2011年以前全球各個國家的收入差距,得出了一個扎心的結論:一個人的出生地是其收入的最主要決定因素,出生地能決定60%的收入差距,父母收入決定了20%的收入差距。其他因素加起來共有20%,其中包括性別、年齡、種族、運氣和努力。
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不公平,一個人的收入水平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被決定了80%。不過,萬幸的是,上天還給我們留下了百分之20的機會。一個人想要實現(xiàn)階層跨越,就看能不能抓住這20%。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恶R太福音》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兜赖陆洝?/p>
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古人早就發(fā)現(xiàn)了財富會發(fā)生聚集,有錢人越來越有錢,沒錢人越來越沒錢。
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得找找原因啊,死也要死個明白嘛!
大家很容易想到,富豪會把自己的錢留給下一代,代代相傳,財富自然被積累起來。其實,這個就看淺了。
我們來想一想,我們的財富由何而來?答案很簡單,資本和勞動。一是靠勞動賺錢,也就是俗話說的“人生錢”,無論是月薪10萬還是月薪3000,本質上都是靠勞動賺錢;二是靠資本生錢,也就是俗稱的“錢生錢”。
無論是千萬富翁,還是底層月光族,我們都是一邊靠勞動掙錢,一邊靠資本生錢。我們天天996,汗珠子摔八瓣,月末的工資就是勞動所得;我們錢放在余額寶里、銀行卡里,就是靠資本生錢。雖然少,但是蚊子腿也是肉!
但是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勞動所得是有上限的,資本生錢是上不封頂?shù)?,畢竟你一?4小時,累死工作不過12小時,能賺幾個錢??;資本就不用說了,放那就漲,越多漲的越快。不有一句是這么說的: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錢是花不掉的,買車,車漲了;買表,表漲了,買個爛尾樓都能變學區(qū)房,要不咋說有錢人的生活枯燥呢。
所以,窮人和富人拉開差距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富人主要靠資本賺錢,窮人靠勞動賺錢,資本賺錢比勞動更快、更容易。
除此之外呢?富人通過勞動賺錢,也比窮人更容易。前段日子,王思聰不是都搞陪練游戲了嗎,一小時666。人家要是真破產了,靠勞動一小時也能賺別人一星期的工資。富人因為名氣、能力等各種因素,他勞動所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更大。
圍繞著“資本”和“勞動”,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提出了無數(shù)模型來解釋貧富差距增大的現(xiàn)實,我們來看兩個有意思的:
總之呢,縱觀人類歷史,“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無處不在。富人天生就更容易變富,更更容易利用各種規(guī)律積累資本。
當初寒門還能出貴子,現(xiàn)在越來越難了!
現(xiàn)實這么殘酷,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
同樣是布蘭科·米蘭諾維奇,前面提到的經濟學家,他說個人改變收入有三條路:努力在自己國家的金字塔上往上面爬;自己國家發(fā)展快;移民。
第三條路,沒幾個人能走,也沒多少人愿意背井離鄉(xiāng);第二條路,我們影響不了,只能感謝國家。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一步一步往上爬!
選擇了這條路,我們還要認一個現(xiàn)實,實現(xiàn)階層跨越本來就是一件小概率的事情,我們的努力、運氣等因素加起來也不過20%的機會。但是考慮到,一人得道,受益幾代,這點概率還是值得我們搏一搏的,拼搏的博,可不是賭博的博。
那么,具體該怎么辦?
首先,轉換心態(tài),用“勞動”積累“資本”。
勞動和資本有個很重要的區(qū)別,勞動是一次性的,資本是可以積累的。以我為例吧,我之前是靠投稿賺錢的,一篇文章能收益兩三百,這就是勞動,我用文章?lián)Q取號主的錢,這是一次性的,文章發(fā)出去,有多少閱讀量,跟我沒關系;現(xiàn)在,我靠自己做號賺錢,一篇文章收益不到10塊,偶爾能出個爆款,拿個青云。但肯定沒有之前賺的多。同樣一件事,之前是勞動,現(xiàn)在是資本。因為我寫的東西,只要一天不刪,它就能被人看到,有一兩分的收益。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無論做什么,我們都可以想一想,能不能把勞動變成可積累的資本。哪怕你是給老板做了個報表,也不妨找找里面有沒有可以積累的資本。比如報表做好了,能不能贏得老板的信任,這個信任也是一種資本;做表過程中,能不能學到點什么,這個經驗也是一種資本。千萬別把工作只當成工作,當成一次性的勞動。要把工作看成積累資本的手段,工作帶來的錢很重要,但比錢更重要的是,用工作積累資本。凡是可以累計的東西,你都可以把它當成資本存起來。當存到一定程度,肯定會發(fā)生質變。
第二,不斷破圈,連接更優(yōu)秀的人。
為什么說,寒門學子一定要抓住機會,考上好大學?因為高考,可以讓無數(shù)寒門學子接觸到其他階層的人,給了我們一個和富家子弟同臺競技的機會??梢宰屛覀円娮R到優(yōu)秀的人什么樣,明白自己該學什么。
為什么,無數(shù)人月薪3000,也要去北上廣?因為在北上廣,能長見識,能和精英們交流,能從他們那里學到很多。
這些其實都是為了破圈,為了和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不是有句話嗎?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觸的五個人的水平。和精英在一起,才有機會變成精英!
第三,一定要做兩手準備,一手抓穩(wěn)定,一手抓冒險。
富人往往有很強的冒險精神,因為不會被小利益勾走。比如,現(xiàn)在給你兩個按鈕,按下一個,可以拿走100萬;按下第二個,一半的機會拿走1000萬,另一半的機會一無所有。你會按,哪一個?
很多人會選擇按下第一個,但懂概率的人都會算,第二個的期望值更大,更值得。
為什么如此?
因為人的本能就是懼怕風險,富人有個牛皮的老爸,從小告訴他,你將來能賺的肯定不止100萬,從培養(yǎng)他,讓他敢于冒險。
對于普通人來說,更應該冒險,但是卻不敢。不有句話說“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變異不就是冒險嘛!
我們普通人不敢冒險,一是因為沒有馴化本能;二是因為沒有資金兜底,承受不了失敗的風險。
那么,解決方案就是同時做兩件事,一件摟底,起碼能養(yǎng)活自己;一件賭運氣加努力,成了就能混個不錯。還是以我為例,自己還是在讀研究生,穩(wěn)定的路子就是,安心學習,順利畢業(yè),找個工作;冒險的就是玩自媒體,努力寫作,成了也能有點“睡后收入”。
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不妨做兩件事情。一件工作,正常做,按部就班,慢慢往上爬;一件靠冒險,靠業(yè)余的積累。當然不能瞎搞,兩件事情最好能相輔相成,千萬別因為后者影響了工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做兩件高相關的事情。
這是最好的時代,中國在迅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讓每個有實力的人都能創(chuàng)造財富;這也是最差的時代,互聯(lián)網打通了世界,讓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生于這個時代,幸也不幸。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看清現(xiàn)實,努力精進;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才是心理學 有趣有料,心理學碩士和你一起看透復雜人性,破解心理難題!歡迎大家點贊、轉發(fā)、評論、關注!為了感謝大家的支持,特意給大家準備了一份小禮物點擊關注,參與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