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是唐玄宗一朝坐相位最久的一個宰相,也是對唐朝的歷史走向,有著重大影響的人。李林甫一生,把權(quán)謀玩弄的爐火純青,他算計了所有能影響到他的人,也算計了他自己。
<李林甫>
李林甫走向仕途的那天,他就把終極目標鎖定在大唐的宰相一位上?;潞V谐砷L起來的李林甫,所走的路,就和一般為官者不同,他的人脈關(guān)系不是建立在同僚身上,而是在宧官和妃嬪身上,因為,這倆類人和皇帝最近,所以,這條路是捷徑。
通過和高力士,武惠妃的接觸,李林甫終于如愿地達到了目的,開元二十二年,李林甫被任命為禮都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成了大唐帝國的宰相。
然而,李林甫沒有止住腳步,因為,他還不是首席宰相,一代名相張九齡還擋在前面。
張九齡才華橫溢,品行高潔,不僅是文壇高手,也是首席宰相。在官小職微,又讀書不多的李林甫前,就是一座須仰視才能得見的高山,可是,現(xiàn)在,李林甫卻覺得,張九齡也不過如此,也是凡人一個。
李林甫發(fā)現(xiàn),張九齡有一個文人固有的毛病,就是清高,耿直。并且,對唐玄宗維護權(quán)力的意志,嚴重低估。所以,張九齡一次又一次地納諫,沒有給唐玄宗留多少面子。日積月累,唐玄宗心里的不滿越來越多。
李林甫笑了,他只要稍微加點力量,把唐玄宗中的不滿爆發(fā)出來,這座原來須仰視的高山就會轟然倒塌了。
牛仙客是河西節(jié)度使,任職期間恪盡職守,把轄區(qū)治理的很好。唐玄宗認為牛仙客是個人才,準備讓他任尚書。
張九齡說:牛仙客只是小吏,突然位居高位,只怕有辱朝庭聲譽。唐玄宗退一步說:那就分封爵位賞食邑吧。張九齡說:仙客所做的一切,是他應盡的職責,這樣做不妥。玄宗無語,但心里卻極窩火。
下朝后,李林甫對玄宗說:九齡乃一介書生,陛下何苦如此。言外之意,大可置之不理。
第二天上朝,唐玄宗又提起此事時,張九齡毫不通融地又頂了回去。唐玄宗大怒,拂袖而去。
下朝后,李林甫給玄宗捎去一句話: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至此,張九齡在玄宗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李林甫取代張九齡,成為首席宰相后,首先治理的是諫官和言官。因為,這些人的所做所為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必須讓他們聽他的號令才行。
李林甫說: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烏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
從此,朝堂之上,眾諫官保持沉默。李林甫把大唐帝國的朝堂,變成了一支樂團。他自已就是那個拿著指揮棒的人,眾人隨著他的指揮棒,該高音時高上去,該低音是必須低下去。他的雙耳時刻警惕著那些不合諧的音區(qū),隨時準備把他們踢出去。
<李林甫>
唐玄宗朝,宰相一般由二至三人組成,其目的就是防止一家獨大。一但,他們不睦,朝堂之上就會是無休至的推諉,扯皮。李林甫之前的宰相們就是如此,面對此景,唐玄宗也是苦不堪言。
李林甫任首席宰相時,凡默默無言者,都能善終,如牛仙客任宰相時就是唯李林甫馬首視瞻,所以就相安無事。
然而,總有人不認可這種一家獨大的局面,李適之就是如此。
李適之是太宗廢太子李承乾的孫子,以務(wù)實強干著稱,又有高貴的家庭出身,并且政治經(jīng)驗也很豐富。玄宗為了平衡朝堂力量,就把李適之提拔上來。
初任宰相,一次閑聊,李林甫說:聽說華山有金礦,好象皇上還不知道。李適之也沒多想,第二天,就向玄宗作了稟報。
玄宗很是興奮,立刻召見李林甫詢問此事。李林甫說:臣早就知道,但是,華山是陛下的本命山,王氣所在。即便有金子,也不宜開采。從此,對李適之的印象有所轉(zhuǎn)變。
后來,李林甫又通過子虛烏有的兵部官員集體受賄事件,又對李適之來了一記重擊。
李適之終于意識到,他不是李林甫的對手。無奈之下,向玄宗遞交了辭呈。
唐玄宗是一個很風雅的皇帝,自然對才華橫溢,舉止瀟灑的張九齡念念不忘。每有人推薦宰相人選時,玄宗總是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兵部侍郎盧絢,氣質(zhì)超凡,有張九齡當年的風采。玄宗有意提拔他為宰相。
李林甫知道后,先找到盧絢的兒子,說:令尊頗有清望,皇上打算派他去廣洲,你看如何?盧公子一聽大急,畢竟是嶺南蠻荒之地呀。李林甫看到此景,馬上用體貼入微的口氣說:這樣吧,不如主動提出,去東都任一閑職,這樣就可避開去嶺南了。盧公子一聽很是感謝。
盧絢到任不久,李林甫對玄宗說:盧絢身體不好,還是另調(diào)一個閑職吧。玄宗應允,從此,盧絢再也沒有能當宰相的機會了。
王忠嗣,是天寶初年大唐的一個明將,其勇猛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住河東,塑方節(jié)度使,如不出意外,將來有可能被升為宰相。這是大唐為相的貫例。
李林甫決定防患于未然。王忠嗣和太子李亨關(guān)系親密,李林甫就授意他人,指控王忠嗣,消極避戰(zhàn)目的是保存實力,以便將來擁立太子登基。
玄宗大怒,下詔貶王忠嗣為漢陽太守。天寶八年,王忠嗣死于任上。
<李林甫府邸>
當大唐帝國的朝堂上,只剩下李林甫一人獨舞時,他也感到了無盡的恐惶。
他怕有人刺殺他,于是,白天出行時,也要帶上一百多名的騎兵衛(wèi)隊來保護他。
晚上,李府四周是崗哨林立。每天夜里睡覺,都要換好幾個地方,連他的妻妾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終于,在無盡的折騰下,李林甫這個把持大唐帝國十九年之久的權(quán)相,在天寶十一年十一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