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古代20位詩詞大家、20首經典詩詞,驚艷了千年

          一、屈原(公元前340年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是“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他被后人稱為“詩魂'“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

          經典詩詞:《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節(jié)選)

          譯文:

          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體逐漸衰老。

          二、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其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也是田園詩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隱逸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故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

          經典詩詞:《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么能這樣,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三、王昌齡

          王昌齡 (698年—757年),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王昌齡的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經典詩詞:《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到如今多少戰(zhàn)士萬里出征不見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衛(wèi)青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四、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年—約786年),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他的山水寫景詩風格清淡,與王維、孟浩然頗為接近。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

          經典詩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

          當暮色降臨山蒼茫的時候就越來越覺得路途遙遠,當天氣越寒冷茅草屋顯得更加貧窮。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原來是有人冒著風雪歸家門。

          五、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其詩沉穩(wěn)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經典詩詞:《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六、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李商隱享年只有46歲,卻是唐朝上千詩人中極富才華的一位,在當時就享有很高的贊譽,故有“凌云詩才”之稱。

          經典詩詞:《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jié)。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七、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F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

          經典詩詞:《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焰火像是東風吹散了的千樹繁花,紛紛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墜落。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了她。

          八、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人稱詩奴,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長安(今陜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fā)牢騷,被韓愈發(fā)現才華,并成為“”苦吟詩人”。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經典詩詞:《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童,他說他的師傅已經去山中采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九、孟郊

          孟郊(751年—815年),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唐代著名詩人,由于在官場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孟郊清寒終身,為人耿介倔強,詩也多寫世態(tài)炎涼,民間苦難。

          經典詩詞:《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十、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英年早逝。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杰”。

          經典詩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wèi)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十一、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59年—700年)初唐著名詩人,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他論詩標榜漢魏風骨,反對齊梁綺靡文風,詩風質樸渾厚,受到杜甫、韓愈、元好問等后代詩人的高度評價。陳子昂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經典詩詞:《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十二、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fā)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zhèn)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李賀的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璀璨多彩的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經典詩詞:《夢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譯文

          月宮的老兔老兔寒蟾在悲泣天色,云樓門窗半開月光斜照粉壁慘白。

          月亮像玉輪軋過露水沾濕了團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帶鸞佩的仙娥。

          俯視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滄海桑田,世間千年變幻無常猶如急奔駿馬。

          遙望中國九州宛然九點煙塵浮動,那一汪海水清淺像是從杯中傾瀉。

          十三、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其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王維的不少詩歌中有濃厚佛教禪宗意味,以禪入詩,故有“詩佛”之稱。

          經典詩詞:《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客舍周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十四、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作詩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稱“詩魔”。

          經典詩詞:《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十五、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一生作詩三千多首 、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杜甫的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圣”。

          經典詩詞:《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延續(xù)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十六、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后人難及的高度。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的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經典詩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十七、蘇軾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其詩更是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因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故人稱“詩神”。

          經典詩詞:《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十八、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

          經典詩詞:《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就是二月的春風,如同神奇的剪刀。

          十九、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經典詩詞: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譯文

          秋蟬的叫聲凄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對著長亭,驟雨剛停。在京都郊外設帳餞行,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對方的手含著淚對視,哽咽的說不出話來。想到這一去路途遙遠,千里煙波渺茫,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總是為離別而傷感,更何況是在這冷清、凄涼的秋天!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二十、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

          經典詩詞: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十八位詩詞大家的經典詩詞和配圖
          【詩詞賞析】品讀寫竹詩詞,感受古人情懷。
          詩詞界18位頂級名人的雅號別稱
          【詩詞鑒賞】古詩詞里的向日葵
          詩詞界中的“神”
          【文化】詩詞界的“神、仙、魔、鬼、圣、佛”,你知道幾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