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孔子問道于老子
          孔子見老子的故事,并見于《禮記》《孔子家語》《莊子》等著作,相比這些書籍,《文子·道原》中記載的孔子問道故事應(yīng)該更為原始。文子作為老子的嫡傳弟子,對老子的記錄和解讀,相對而言應(yīng)該更為可信。


          故事原文如下——
          孔子問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正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容,道將為汝居。瞳兮,若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形若枯木,心若死灰,真其實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無心可謀——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孔子見老子,儒家的書上都說是問禮,道家的書上都說是問道,具體問什么,當然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孔子是崇尚周公禮樂的,不問禮當然不可能;老子是道家的真人,孔子與老子曾經(jīng)相處過一段時間,問道也是有可能的?!段淖印分羞@一段,你可以說是確有其事,也可以理解為文子編的寓言。無論故事真假,這些話是真的,所以不妨礙我們?nèi)W(xué)習(xí)他。
          「正汝形」,就是端正你的外形,修行人的打坐、站樁等等,都屬于「正汝形」;軍隊里要求軍容軍姿,也屬于「正汝形」。前幾天,我這邊的讀書社進消防大隊搞活動,我也去聽講了,期間發(fā)現(xiàn)所有軍人都端端正正地聽完了一兩個小時的講座,不由得心生佩服。
          「一汝視」,就是專一你的視線,不要東張西望。一個人心是定的,眼神也是定的;心是慌的,眼神也游移不定。眼神都定不住,就不要奢談心定了。專一,很重要,凈慧老和尚講「守一不移」,講了整整一本書。
          「天和將至」,就是自然的和氣即將到來?!独献印氛f「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正所謂「與心和,神自全;與境和,事自圓」——這個和,非常重要。馮學(xué)成先生常教人「養(yǎng)喜神,養(yǎng)和氣」,就是這個道理。
          「攝汝知」,就是收攝你的智慧,「正汝度」就是端正你的態(tài)度,《史記·老子列傳》里記載孔子見老子,老子告誡他「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說的就是這個內(nèi)容。
          「神將來舍」,就是神就要住進來了。正所謂「心安樂處即是身安樂處」,神能夠安住下來,才是身心自在。反之,我們看到一些人身心不安,就會說他「魂不守舍」,神魂不在家,游移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德將為汝容」,就是德將成為你的容貌,一般人是以皮相為容貌,修行人是以德為容貌。比如佛教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佛累世修行各種美德綜合示現(xiàn)的報身。《禮記·大學(xué)》上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也是這個意思。
          「道將為汝居」,就是道將成為你的居室。一般人,要找個房子,才會安住下來;修行人不同,他們是安住在道中。
          「瞳兮,若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眼神就像出身牛犢一樣清澈明亮,不會無端刨根問底。陶淵明說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佛教有「十四無記」,這些都是「無求其故」。
          「形若枯木,心若死灰」,這兩句話很有名,《莊子》一書曾多次引用兩句話,蘇東坡也曾引用過。老子說:「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谷寮铱粗氐氖巧幌⒌纳鷻C,道家看到的則是生機背后的靜寂。
          「真其實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無心可謀」,歸真其實際的智慧,但不用偽詐裝點門面,堂堂正正沒有什么心機可以謀劃。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這段話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也作「明白四達,能無為乎」,這句話其實是解釋前面那句的,其含義是真正的智慧通達無礙,能不用不要使用權(quán)謀?
          同樣一段開示,在《莊子·知北游》中被改編、被嫁接到兩個上古真人身上。原文如下——
          嚙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寡晕醋洌瑖彼?。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
          這兩個故事,核心內(nèi)容雖然有個別字詞的差異,但在根本上大同小異,所以就不多加解釋了,如果有興趣,可以翻閱馮學(xué)成先生的《禪說莊子·知北游》一書。
          最后想說的是,因為《文子》長期以來一直被誤判為偽書,所以沒有引起學(xué)界足夠的重視,但書中很多故事和詞句,卻被莊子、諸葛亮等后世名人悄悄引用。很多名言,大家耳熟能詳,卻不知道其原作者其實是文子。我說這些,一是推薦文子其人,二是推薦《文子》其書,并希望大家不要辜負了這位通玄真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外儒內(nèi)道——中國傳統(tǒng)處世智慧
          《莊子·知北游》新解(三)被衣講道
          何謂“心齋”?何謂“坐忘”?
          孔子、老子、莊子、孫子、孟子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儒家心性論
          錢鐘書論《遠游》(四)“傳道受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