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關注!
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凡涉及到用文字做設計元素時,漢字就很難派上用場,往往不得不用拼音代替。漢字不是圖畫象形文字嗎?為什么在標志設計上顯得難以運用?難道漢字就不適合做設計嗎?
No,No,No!厲害的設計師告訴你:不是漢字的問題,而是你的想法不夠!
不信來看看下面的幾個我們耳熟能詳?shù)闹樱?/span>
中國鐵路
由“工人”二字構成,整體呈現(xiàn)了一幅火車頭的形象,下方的“工”字又是鋼軌的橫斷面,簡潔和形象地傳達了鐵路的形象。
今天看來仍然現(xiàn)代感十足,設計中的經(jīng)典!
經(jīng)典國貨,老一輩人心中的記憶,“永久”兩字組成一個自行車的形象。
四川省博物館
完美利用了“四川”兩個字的軸對稱特性,上下組合成一個象形的鼎,用歷史悠久的文物自然而然地點出了博物院的屬性,整體感覺穩(wěn)重肅穆。
寬窄巷子
如果看不出奇妙之處,請往下看:
極富川西地方特色的竹椅,“寬窄”二字的變形靈感即來源于這種造型古樸的椅子,這個logo乍一看確實很像象征著成都安逸生活的茶館竹椅呢~
青城山
俗話說“青城天下幽”,于是青城山就用“幽”這個字,而且里面還含有一個“山”字,山上又升起騰騰云霧。
首都國際機場
以首都的“首”字為元素,變形成了圖案:上面的兩點一橫像一架剛剛起飛的飛機,下面的“自”像一條跑道,整個構圖簡潔大氣,一目了然。
中國郵政
以“中”字為主要元素。而“中”字,出自何尊,“中國”二字就是最早出現(xiàn)在這尊青銅器上。
三枚刀幣組成,中間形成一個“人”字
不多解釋,西單二字的完美結合
玉璽+宮
廣東省博物館
與博物館外形相映襯,又體現(xiàn)出一個“藏”字。
美字的變形
廣字+小蠻腰
鄭州地鐵的標志,外觀形似一個四通八達、往復運行的軌道形成的“中”字,“中”字代表了“中國”、“中州”、“中原”之意。
篆刻元素,“運”和“河”字結合在一起。
由“大武漢”三個字組成黃鶴樓。
一個“杭”字,融合船、月亮、亭子、三潭映月等杭州特色元素。
成都
大熊貓+成
中國館
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為中華的“華”字,又和中國館的外形相匹配。
甲骨文的“月”字,中間兩橫巧妙地處理成了兩個腳印。
商務印書館
一本書,中間加了一個“商”字
書道學會
葫蘆
友田齒科醫(yī)院
舞
食草家族
空城
海
老舍茶行
魚串
漢字不是我們熟知的“打印體”,也不是我們所書寫的愈來愈潦草的“手寫體”,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加上設計師豐富的聯(lián)想,所設計出的漢字文化標志,不僅給我們美感的享受,還能令我們在看過之后沉思片刻,而后會心一笑。漢字之美,或許就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