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自己的格局
萌叔
【導讀:什么是人生格局?如何提升人生格局?遇過的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昨天有兩位讀者找我談心:
“叔啊,每次讀到好的文章,對我很有啟發(fā)的觀點,我都會默默點收藏,但從來不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怕其他人學了超過自己。你能理解不?”
另一位說:
“叔啊,我剛畢業(yè)沒多長時間,工資挺低的。昨天聽朋友說那些流水線工人,月薪8000,掙的比我還多,挺崩潰的,有點不知道寒窗苦讀10幾年是為了啥。”
這兩位讀者的傾訴,看上去沒什么共通點,但實際上同時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格局太低!
格局低的后果很嚴重,按六神磊磊的話說:“格局低是個要命的短板,輸在這上面,往往自己會連原因都找不到,明明我什么都做了,方方面面都注意了,怎么就輸了呢?”
今天就來談談兩種格局,讓你避免被人賣了還傻樂數(shù)錢的尷尬。
01
先說空間格局思維
剛才提到的第一個人,他說遇到好的文章,不會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是怕其它人學了之后超過自己。換句話說,他把自己的競爭對手限定在了朋友圈,空間格局就朋友圈這么大。
可朋友圈能有幾個人呢?和他們較勁又有什么收益呢?
再比如初高中,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挺雞賊的同學。你有啥不明白的問題,向他們求教,他們絕不會痛痛快快告訴你。這些人的理論也很簡單:我要是把你教會了,你沒準學習就超過我了,我多吃虧啊。
他們認為,班級幾十號人,我干掉一個同學,就能多前進一名。
這格局就太小了。高考時,你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全省考生,數(shù)以百萬計,拉一個同班同學墊背,能有啥用?就算他拉下水,自己從全省第23334名,上升到第23333名,又能有啥質(zhì)的飛躍?
相反,有些同學看得就很開,別人求教,全部耐心回答。因為鞏固知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教給別人,這本身就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格局比那些雞賊的學生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畢業(yè)工作后,格局的影響更加顯著。你看有些平常渾水摸魚的上班族,潛意識的想法都是“別人能遲到,我為啥不能?”、“別人能偷懶,我也來一發(fā)吧”。
他們口中所謂的“別人”,無外乎是身邊三五個同事,這空間格局就又小了,犯了和那些高考生同樣的毛病。你的競爭對手本該是勞務市場里數(shù)以萬計相同崗位的人啊,關(guān)公司同事什么事?
由于格局有限,這些人一開始就搞錯了競爭對象,后果可想而知:一旦遭遇職業(yè)動蕩,去勞務市場找工作,分分鐘被同類競爭者撕成碎片。
這些苦果只能自己吞,畢竟市場里那么多比你優(yōu)秀、又比你年輕的人,用人單位又憑什么給你開高價。
要養(yǎng)成提高空間格局的思維方式,它會讓你有效調(diào)整心態(tài),避免低效的、無謂的爭斗。
02
下面再說時間格局思維
還記得文章開頭,第二位讀者的留言嗎?
“我剛畢業(yè)沒多長時間,工資挺低的。昨天聽朋友說那些流水線工人,月薪8000,掙的比我還多,挺崩潰的,不知道寒窗苦讀十幾年是為了啥?!?nbsp;
這就是時間格局不高了。
流水線工人,短期收益確實不錯,但5年后呢?10年后呢?沒有任何升值空間,照舊是低微到塵埃里的螺絲釘。
再進一步講,為啥許多流水線工人的月薪8000,剛畢業(yè)的本科生起薪才3000?并非讀書無用,而是因為流水線毫無升值希望,這8000月薪,有一大半實際上用來買斷了工人的未來。
連未來都被透支了,工資能不高一些么?這種毫無前途的純體力勞作,年齡稍大,就只能去喝西北風。
相比之下,許多名牌大學畢業(yè)生想投身互聯(lián)網(wǎng),或在金融行業(yè)打雜,起薪再低也能忍,為的就是潛在發(fā)展空間。奮斗5年,年薪30萬并非不可能,而這是流水線工人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
被短期利益誘惑,做出損害長期利益的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愚蠢的,無異于殺雞取卵。
思考問題時,務必要提高時間格局。教你一招:在做決定之前,想想2年后、5年后,會對自己有什么影響,收益如何。加入時間屬性,能幫助你更好做決策。
【外一篇】
什么是人生格局?如何提升人生格局?
佚名
視野決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
人們常說,我們可以用一年學會說話,但是卻要用一生學會閉嘴。
有的人可以因為兩毛錢在菜市場里跟人破口大罵,有的人即使被人誤解也可以滿面春風。而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叫做格局。
決定格局最重要的一點,是視野。
當我們在二樓的時候,看到的會是滿地的垃圾;而在二十二樓的時候,會將滿城的風景,盡收眼底。
不同的樓層,就會有不同的視野和心態(tài)。人也一樣,當我們邁入了一個新的高度,達到了更高的境界,就會有不一樣的視野和胸懷。
每一個人都是在自己的視野范圍內(nèi)做判斷,如果和井底之蛙說,天不是井口大小,它肯定認為你是個騙子,因為它看到的天就是井口大小。它的視野決定了它的格局。
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進步,提升自己的格局,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你遇過的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這些就構(gòu)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遇過的人:滿懷感恩,有所取舍。
以歡喜心看事,事事皆為我而生;以感恩心看人,人人皆為我而來。
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遇到很多人,人生的際遇并非尋常,在我們生命中出現(xiàn)的人就是我們今生有緣遇到的人,因此我們應該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感恩親人,感恩朋友,感恩陌生人,也感恩那些給我們帶來麻煩、困擾甚至痛苦的人,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人世間的真、善、美與假、惡、丑,是他們讓我們看清了人性中的另一面,考驗了我們的堅強,使我們成長和成熟。
遇到愛你的人,學會回報;遇到你愛的人,學會付出。
遇到你恨的人,學會原諒;遇到恨你的人,學會道歉。
遇到欣賞你的人,學會笑納;遇到你欣賞的人,學會贊美。
遇到不懂你的人,學會溝通;遇到你不懂的人,學會理解。
感恩之外,我們還要警惕,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必把太多的人請進我們的生命里。太多人,請進生命里,若是他們走進不了我們的內(nèi)心,就只會把我們的生命攪擾得一地雞毛。
把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關(guān)心的人,留給懂自己的人,別在不喜歡你的人那里丟了快樂。
擺脫沒意義的飯局,樂得清靜;遠離看不起你的親戚,和虛情假意的朋友。
讀過的書:變化氣質(zhì),沉淀靈魂。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zhì)。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font>
鍛煉與不鍛煉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qū)別;隔一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上就有了巨大差別。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一個人讀過很多書,但是后來往往大部分都忘記了,這樣的閱讀究竟有沒有意義?
其實,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jīng)長成我們的骨頭和血肉。
一個人認真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他的靈魂,沉淀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有人說,就算你讀了那么多的書,懂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讀書并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現(xiàn)實的利益和好處,讀書這個行為僅僅意味著:
我們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和現(xiàn)實,我們還有精神生活,還有夢想,還有追求,還在奮斗;
我們還不滿足,還在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另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是為了避免被瑣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讀書,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走過的路:一路風清,且行且惜。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币粋€人所行走的范疇就是他的世界,北島曾經(jīng)這么說過。
每個人所走的路都有不同,腳下走過的,留下的都是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也不必羨慕別人的路,我有我的獨木橋,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
曾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行路也是一種閱讀,一個讀的是有字書,一個讀的是無字書。
讀書,是在字里行間行走,古今中外在腦海里翻騰;行路,是在閱讀天地萬物,一草一木都被我們辨識。
在路途中,我們會經(jīng)歷很多,所謂見多識廣,了解別人和自己,我們的心胸會變得更寬廣,以更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從而擴大我們的人生格局。
人間沒有永恒的風景,沒有永遠的人,也不必悲觀,畢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命的禪意不在一經(jīng)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心態(tài)的超脫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里。
走過了,經(jīng)歷過了,就是人生的路。只愿一路風清,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