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 天藍釉蘋果尊》天藍釉蘋果尊傳世稀少,可與同時代名品“豇豆紅”比肩,二者皆是康熙晚期御窯代表作。民國時已成為收藏佳品,時至今日此品相完整者,尤顯珍貴?!菊谒嚨渲袊A展,即將開拍】
《清晚期 胭脂紅龍紋蒜頭瓶》胭脂紅釉創(chuàng)燒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慶、光緒等朝均有燒造,其中以雍正朝產(chǎn)量最大,質量最精。它是一種以微量金作著色劑、在爐內經(jīng)800℃左右烘燒而成的低溫紅釉。由于這種紅料是從歐洲轉入,故被稱為“洋金紅”或“西洋紅”,又由于這種紅釉頗如婦女化妝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紅”?!菊谒嚨渲袊A展,即將開拍】
《清 仿鈞窯窯變釉葫蘆瓶》葫蘆多籽,且諧音“福祿”,蘊含吉祥寓意,為清代宮廷、貴族流行的陳設用器?!菊谒嚨渲袊A展,即將開拍】
《明萬歷 青花云龍紋葫蘆瓶》瓶為葫蘆形,上小下大,束腰形。上下腹均圓鼓,平底,臥足。通體施白釉,釉面光潤。上下腹部均飾云龍趕珠紋,中間束腰處飾花草紋。青花色澤淡雅,具明萬歷時期風格?!菊谒嚨渲袊A展,即將開拍】
《明 龍泉窯雙耳瓶》明龍泉官窯青瓷在燒造工藝上達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巔峰,代表著龍泉窯瓷器燒造史上的最高水準?!菊谒嚨渲袊A展,即將開拍】
《清中期 藍哥釉折腰碗》哥窯乃宋代名窯,許之衡《飲流齋說瓷》釋云:“哥窯,宋處州龍泉縣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業(yè),兄名生一,當時別其名曰哥窯,其胎質細,性堅,體重,多斷裂,即開片也;后這一缺陷后被文人充分發(fā)掘,推至審美最高層次,遂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成為自明清以來皇家及民間推崇的對象。【正在藝典中國預展,即將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