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大家好,這里是長臉細腿講故事,每天一個故事,今天繼續(xù)。
今天的故事跟一個風(fēng)俗有關(guān),人去世后,在守靈的這三天里,死者的嘴里會放金幣、元寶或者夜明珠等物品,這個叫做“金口錢”,目的是讓死者到了陰間多言親人的好,讓親人多交好運。但是,下葬時一定要拿出來,否則,后人會遭遇不幸。
老張的母親80多歲,因為腦出血,晚上在睡夢中安靜地離開了。平日里老人家很善良,為人厚道,家里人包括身邊的鄰居都愛戴她。
老人家以這種方式離開,沒有受罪,也是上天的眷顧,民間稱這為喜喪。
關(guān)于喜喪的說法,小編曾經(jīng)很疑惑:喪事哪有喜,誰家親人去世了還能歡喜,那得多沒心沒肺??!后來看見很多老人的境遇,有的得了癌癥痛不欲生;有的老年癡呆,大小便失禁;有的臥床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等等。
所以現(xiàn)在小編明白了,不經(jīng)歷這些痛苦,安靜地去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喜。
再來說老張家的葬禮,既然是喜喪,老張一家人大辦喪事,把所有傳統(tǒng)的習(xí)俗都走一遍。鄰居們都說,老張的母親沒有給自己家人添負擔(dān),是老張家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老張這么大辦喪事,也算是他們一家人對老人的補償。
這次的喪事老張請了專門的團隊來組織和策劃,有人可能會懵,這喪事還有專門的團隊?當(dāng)然有,喪事沒有自己家人策劃組織的,本來就很傷心,哪有那精力去策劃這些事,即使不請團隊,也會找身邊有經(jīng)驗的朋友來幫忙組織。
有時候很佩服這些和白事打交道的人,首先來說,膽大,每天和死人打交道,要是小編這樣晚上走夜路都提心吊膽的人,早就嚇?biāo)懒?;再者來說,家里人膽也大,諸位換位思考一下,自己的愛人做這樣的工作,你作何感想。
雖然是專業(yè)團隊,但是卻疏忽了一個細節(jié),在下葬的時候,老人嘴里的“金口錢”沒有拿出來,文章開頭咱們說了,這是必須拿出來的,要不后人會有不幸。
“金口錢”沒有拿出來難道說沒有人知道嗎,有,誰呢,老張的媳婦。葬禮完事了以后,她跟老張說:“咱媽的‘金口錢’好像忘了拿出來了,這可不吉利?。 ?/p>
老張并沒有在意:“這人都已經(jīng)火化了,那‘金口錢’早就成灰了。拿不拿都一樣,這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老張媳婦聽后也就沒再說什么。
有傷心的事,就有幸福的事,沒過幾年,老張兩口子抱上了孫子。
人啊,都是隔輩疼,別看小時候,爸媽動不動對我們混合雙打,但是到了孫子這,那絕對是掌上明珠,各種寵愛。
老張家這孫子,大眼睛,招人喜歡,把老兩口幸福得不要不要的,抱著自己的孫子,心都快化了。
但是,孩子到了該學(xué)說話的年齡時,一家人發(fā)現(xiàn)他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別的小朋友已經(jīng)能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了,他還做不到,發(fā)出的聲音好像也不清脆。
孩子的事沒有小事,趕緊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檢查結(jié)果讓一家人都傻了。孩子語言功能先天性的缺失,以后沒法正常說話。剛生下來時因為沒做檢查,所以一家人也一直不知道這件事。
老張的老伴兒一聽,哭得稀里嘩啦,一邊哭還一邊埋怨老張:“跟你說了咱媽那‘金口錢’不拿出來不吉利,你還不信,這下好了吧,咱大孫子這輩子算是完了!”
老張在一旁一言不發(fā),深深地嘆了口氣。
故事講完了,且聽長臉細腿來剖析。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沒有必然聯(lián)系了,只是湊巧一起發(fā)生了,故事中的兩件事就是這種情況,我們很多習(xí)俗,是一種美好的寄托,切不可把它變成一種迷信,變成迷信就失去了文化本來的意義。凡事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xué),懷寶寶時一定要多做檢查,為了孩子,也為了家庭,有了問題也要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不可以怨天尤人。
各位看官還知道哪些民間習(xí)俗可以給小編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