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菜:魔芋豆腐、鴨血、豆腐、地瓜寬粉條、豆芽、土豆調料:姜塊,蔥段,料酒,郫縣豆瓣,甜面醬,辣椒面,胡椒粉,香油,木姜子油 ,菜子油,白醋,高湯,大紅椒(對半剖開)、蒜子,香菜做法:鴨子宰殺治凈,斬下腳(不去腳皮)、腿、頭、翅,將鴨肉斬成重約50克的大塊(為保持營養(yǎng)成分不散失,故不氽水)。五花肉切成小手指厚的4片,連同鴨肉一起用蔥段、姜塊、料酒腌漬5分鐘。鍋內(nèi)放入菜子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腌好的鴨肉、腳、腿、頭、翅,小火浸炸2分鐘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鍋內(nèi)留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姜塊、郫縣豆瓣、甜面醬小火翻炒1分鐘至 出香,放入炸過的鴨肉、腳、腿、頭、翅、辣椒面、五花肉,大火煸炒出香,烹入料酒、白醋,加高湯燒開,出鍋倒入高壓鍋內(nèi),放入鴨雜(處理的大小一致),蓋好蓋子,用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壓6分鐘后離火備用。將鴨肉、鴨雜和湯從高壓鍋內(nèi)取出,倒入鐵鍋內(nèi),撒胡椒粉,滴香油、木姜子油,放大紅椒、蒜子、100克蔥段、香菜,跟配菜一起上桌,按照火鍋的方式食用。特點:肉質肥美,開胃爽口。備注:五味鴨是一款類似于干鍋菜的火鍋品種。其的與眾不同在于將裝有鴨肉的鐵鍋放在燃燒木炭的土灶內(nèi),由于火力較小,所以鍋內(nèi)溫度慢慢上升,不會導致煳鍋。
香型:辛辣味
調味料:香精100克,雞精10克,味精10克,芝麻1克,野山椒15克,茴芹2克,肉桂5克,生姜10克,蔥500克,肉湯500克,5蠔油。1。將200克雞油、100克豬油加熱至40%熱鍋中。加入100克生姜顆粒和小火炒。2, 50克干紫蘇,50克茴香,50克茴香,20克肉桂,20克白扣,打成粒狀,放入鍋內(nèi),加入500克郫縣豆醬,100克野山椒15分鐘,用小火15分鐘。1、將烏龜換成5厘米長的方塊,在40%熱油鍋中煸炒8分鐘至中熟,并用香料、油耗、野山椒、八角、肉桂、姜、湯。2、用中火煮沸,然后調至20分鐘品嘗,加入雞粉、味精調味,撒上芝麻、蔥花。取出剝皮的牛的骨頭,切成塊,放入白鹽水罐中,然后烘烤至熟透,然后擠壓出來,壓成厚片。將杏鮑菇切成厚片,放入熱鍋中。
將平底鍋中的色拉油加熱,加入蒜茸和紅小米胡椒,然后放入乳制品、蘑菇和歐芹中。同時加入鹽、味精、辣鮮露和青椒面,倒入香油,倒入干鍋中,在桌前加入葉片。將雞切成小塊,腌后加鹽、醬油和料酒。然后到60%熱鍋里煎,直到雞肉變干,變香。把它倒出來,然后把它排干。把筍好好地切成塊。炒辣椒,干辣椒,姜片,蒜片,鮮辣椒和干燉鍋,然后炒炸雞,竹筍和青椒。鍋前,撒上芝麻,倒入油和胡椒油中。1公斤凈豬排、500克蝦、50克青椒、200克麻辣油、干醬汁25克、生姜大蒜、100克干辣椒、50克胡椒、蔥、色拉油、雞精、味精。1、將肋骨改成5厘米長的段,放入蔥末,生姜末,加入1公斤水,用高壓鍋蒸3分鐘后撈出,放入熱煎鴨肉黃,70%油溫腌至棕紅色魚,青椒切片放入50%合。T油30秒,放入干鍋;2。將鍋中的熱油燒至50%熱,將胡椒、辣椒、干醬汁、姜、蒜煸炒,然后與蝦攪成一行,放入青椒段干鍋中,放入蔥段,用酒精爐點燃桌子。主料:野生苔蘑,五花肉
做法:將野生苔蘑泡開洗凈,汆水,用豬大油煸干水分。將五花肉煸香,加入蔥姜蒜、大料面、山西陳醋、東古醬油、蠔油,小火炒出香味,然后用老抽調色,下入苔蘑以及輔料,加入明油即可出鍋裝盤。主料:蓮藕一節(jié)
配調料:青椒、花椒、大料、紅泡椒、孜然、蔥段、姜片、蒜頭、芝麻、郫縣豆瓣、糖、水辣椒切段,準備花椒,大料,紅泡椒,郫縣豆瓣,蔥段,姜片,蒜頭。油熱后下花椒炒香,之后下蔥段姜片蒜頭大料,炒出香味,加郫縣豆瓣,炒出香味以后,加入藕片和辣椒,紅泡椒一同大火快炒,加一點點水,繼續(xù)翻炒,利用鍋底的高溫使水快速變成蒸汽,炒到水分基本上收干。主料:山藥,小花螺
調料: 鹽,味精,胡椒粉,美極鮮味汁,雞湯,野山椒,料酒,熟豬油 ,蒜瓣做法: 將山藥、臺灣酸菜、青紅椒切菱形塊;蒜瓣去皮和兩頭。起鍋,入熟豬油燒熱,蒜瓣炒香,加入山藥、臺灣酸菜、小花螺,烹入料酒,加雞湯、調料,最后加入青、紅椒和野山椒,起鍋即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