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突出
【病理分析】: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腰椎間盤退變、外傷等,使纖維環(huán)部分破裂,髓核從纖維環(huán)的缺損處向外膨出,壓迫脊髓、脊神經根等相鄰組織,從而使腰部產生疼痛,一側下肢或兩側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本病屬中醫(yī)學“腰腿痛”、“痹癥”、“腰痛”等范疇。發(fā)生本病的原因右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椎間盤本身推行性變或椎間盤右發(fā)育上的缺陷,外因則右損傷、勞損以及受寒著涼等。
【配穴方法】:主穴:至陽、關元俞、腰夾脊。配穴:陽陵泉、昆侖。
【施灸方案】:
(1).手持懸灸灸法:手持陳年純艾條施灸單點溫灸:至陽,關元俞。每處穴位依次進行回旋、雀啄、往返、溫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鐘溫熱局部氣血,繼以雀啄灸1分鐘加強敏化,循經往返灸2分鐘激發(fā)經氣,再施以溫和灸發(fā)動感傳、開通經絡。
(2).純銅溫灸罐溫灸法:用溫灸罐溫灸足三里、昆侖、阿是穴。
(3).灸盒溫灸法:用六孔灸盒溫灸后腰部腰夾脊。
【注意事項】:注意腰部保養(yǎng),部宜彎腰負重。工作時可用腰圍或寬腰帶,以保護腰部肌肉。發(fā)病期需要臥床休息1個月。
2.腰肌勞損
【病理分析】:腰肌勞損通常由積累性勞損、創(chuàng)傷及腰椎平衡失調等原因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慢性纖維化、瘢痕化、鈣化、硬化而致,使腰肌容易疲勞且易出現疼痛。本證屬中醫(yī)腰痛、痹癥范疇。中醫(yī)認為多與寒濕勞損腎虛等有關。風寒濕之邪客于經絡,跌仆閃挫,彎腰負重使經絡受損,氣血運行不暢而致;或久病,年老腎虛,勞欲過度,經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而作痛。
【配穴方法】:主穴:腎俞、志室、大腸俞、阿是穴。配穴:陰陵泉、三陰交(濕勝);命門、關元、太溪(腎虛)。
【施灸方案】:
(1).手持懸灸灸法:手持陳年純艾條施灸單點溫灸:腎俞,大腸腧、志室、命門。每處穴位依次進行回旋、雀啄、往返、溫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鐘溫熱局部氣血,繼以雀啄灸1分鐘加強敏化,循經往返灸2分鐘激發(fā)經氣,再施以溫和灸發(fā)動感傳、開通經絡。
(2).純銅溫灸罐溫灸法:用溫灸罐溫灸陰陵泉、三陰交穴。
【注意事項】:腰肌勞損急性發(fā)作期應注意休息,臥硬板床1~3周,急性發(fā)作后容易復發(fā),應注意腰部的保護,避免彎腰,搬運重物,工作時可以用腰圍或寬腰帶,以保護腰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