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眼鏡怎么做? 先破后立,在提出自己的標準前,李宏偉首先分析了市場現(xiàn)狀。 目前,市面上的一些 AR 眼鏡產(chǎn)品,顯示效果較佳,但并非無線一體化;或具備空間感知交互,但是整體體積比較大,無法做到眼鏡形態(tài);一些產(chǎn)品只能作為做提詞器或者音樂播放器,無法提供虛實融合體驗。 他引用了「絕大部分從業(yè)人士及用戶」的觀點,認為這些產(chǎn)品均不是消費級真 AR 眼鏡。 所以,雷鳥提出了消費級 AR 眼鏡的 3+1 要素:眼鏡形態(tài)、空間顯示、空間感知交互和場景生態(tài)。
而雷鳥 X2 推出就是第一款同時具備 3+1 關鍵要素的消費級真 AR 眼鏡,它也是行業(yè)首款雙目全彩 MicroLED 光波導消費級 AR 眼鏡。
空間交互:雷鳥 X2 具備虛實融合空間感知交互能力。 雷鳥自研 SLAM 算法,百毫秒級的快速初始化,厘米級誤差,百毫瓦級的超低功耗,對比當前行業(yè)熟知的單目 SLAM 頂級算法,精度相當,計算量卻不到一半。 雷鳥 X2 是首款搭載驍龍 XR2 的消費級 AR 眼鏡,算力跑分是其他 AR 眼鏡的 6-7 倍。加上 ATW 異步時空穿梭算法,雷鳥 X2 可實現(xiàn)虛實精準融合與畫面穩(wěn)定,從而提供了多種虛實融合的創(chuàng)新 AR 體驗。
△ 左:ATW 開,右:ATW 關 交互上,雷鳥 X2 則提供了鏡腿觸控、語音助手、以及 Ring 智能戒指三種交互方式。
向右滑動》在雷鳥看來,眼動+手勢的空間交互存在不足,手勢在 AR 眼鏡上不應該是裸手手勢,通過輔助設備可以減少功耗。而戒指的使用則是為了完成更多、更精細的空間交互動作,而增加了 3DoF 射線交互的戒指又能作為語音交互的補充。
AR 眼鏡做什么? AR 眼鏡的 Killing App 問題,行業(yè)探討已久。李宏偉的總結是:日常應用,煥發(fā)全新體驗;虛實融合,創(chuàng)造 AR 互動。 在近眼顯示場景和虛實融合的 AR 場景兩個方面,李宏偉為我們展示了多個實用的應用。 首先展示的是一個基于小程序?qū)崿F(xiàn)的在 AR 眼鏡上進行音視頻通話的功能。通過前置在雙眼中間的攝像頭,得到第一人稱視角,并在通話中完全解放了雙手。
這顆 5P 的攝像頭就是雷鳥 X2 的影像創(chuàng)作核心,它采用了 MOC 工藝,1600 萬像素、等效焦距 21 毫米的鏡頭,很接近人眼的視覺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