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承星/文
迎親嫁娶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古至今,各地有各地的風俗,我們這一帶也很多。
一、 哭嫁
新郎娶新娘時,新娘家的至親都要哭上幾句,俗稱哭嫁。
哭嫁有兩次,第一次是男方娶親的隊伍到來的時候;第二次是新娘臨行前,房間里,除了母親還有很多親人和朋友都會摟著或拉著新娘哭。
大多數(shù)哭腔,都是勸女兒到婆家如何好好做人、聽話之類。當然有的是父母懺悔沒給孩子嫁妝,讓女兒在娘家吃苦受累。
為什么這傳統(tǒng)習俗在民間一直流傳呢?按理兒女成家作為父母或長輩應該高興才是。老人說女兒出嫁越哭越發(fā),意思是孩子將來各方面都很順利。這只是一種托詞而已。其實,哭更能體現(xiàn)人性,體現(xiàn)內心一種難舍難分的情感。
為此,特將當?shù)啬赣H哭嫁的唱詞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勸女兒學賢良,信守閨門第一狀,女兒莫做蹊蹺樣,
免得別人罵爹娘,生兒生女全靠娘。
二勸女兒敬公婆,敬重公婆福祿多,孝心管動天和地,
女兒后來也做婆,免得旁人說啰嗦。
三勸女兒敬夫君,敬重夫君錢莫分,貧富要當勤自理,
切莫分出兩樣心,要同夫君一條心。
四勸女兒家中和,丈夫面前莫說婆,莫說公婆百無禮,
還要自己禮性多,女兒后來也做婆。
五勸女兒妯娌和,點把小事耳邊嗦,大當姐來小當妹,
一團和氣笑呵呵,點把小事都帶過。
六勸女兒是真情,低頭莫言不做聲,倘若丈夫發(fā)了氣,
不言不語不做聲,女兒后來有名聲。
七勸女兒要賢良,起早晚睡聽言阻,莫學好吃又懶身,
績麻紡線要用功,做出龍造見分明。
八勸女兒莫思家,好狠夫妻也不差,敬重夫君十分心,女兒后來享榮華,榮華富貴在你家。
九勸女兒學好人,莫等旁人壞了身,姻緣本是天生定,
富貴本是命生成,前世修來到如今。
十勸女兒我的心,我心我肺盡了心,女兒要聽娘的話,免得后來娘擔心,女兒要做人上人。
二、 戴銅鏡
銅鏡,古時候,本來是女人用來梳妝打扮照面用的,后來,人們把它當做辟邪品。新娘出嫁,必須把它掛在頸上。據(jù)說新娘戴上能辟四眼人(即孕婦),另一說新娘戴它路上遇到邪靈不敢攏身,百事順遂。
戴銅鏡和穿婚紗一樣,新娘到家就得取下。
三、 說保
說保,就是說吉利話。新郎娶親那天遇到不會說的,那就特別難堪,哪怕天黑不會說保的人,那女方也不會讓對方把人和嫁妝一并娶走。這種風俗在長江流域盛行很久。
有兩種:一種是男方早上鋪床時必須說些吉利話。比如:床邊四角一捺,兒孫睡不下。枕頭一掀,兒孫做官等等。另一種是:女方發(fā)一件嫁妝,男方必須保一句。比如:沙發(fā)越坐越發(fā);電視機,致富的信息一大堆;電腦,賺錢的路子一條條;小汽車,馬達一響黃金萬兩。每個物件一樣都不能少。
這種風俗,實質已把迎親嫁娶上升到一種文化層次,沒有一定文化底蘊,是無法行得通的。
其次,還有很多。比如:吃分家飯、出門唱歌、跪拜、落轎高升、開臉、娶親人數(shù)等等
總而言之,一種風俗就構成一個地方文化,值得學習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