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嫣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唐宋詩詞,中華五千年沉淀的歷史文化,奇葩瑰寶,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吟唱,延續(xù)至今依閃光綻彩。沿著千年璀璨而滄桑的詩跡,步入詩情畫意的籬園,沉醉墨韻探尋之旅。
李白,唐代逍遙詩仙,一句”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與酒投緣,一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無不令世者拍手稱絕驚嘆。
出生于喧嚷繁華的大唐李白,自稱青蓮居士,也是詩國英雄。雖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鴻鵠遠志,卻無建功立業(yè)的報國之門。他曾隱于山林,田園山水,縱酒酣歌,也曾揮毫狂飲,閑云野鶴四方,還曾供奉翰林。他有顆儒家仁民愛物的善心,也有道家修性的變化觀,骨子里更透出墨家俠義的風范,與博愛的精神情懷。
一位飄然不群的詩仙,時光輾轉滄海桑田歲月,可大街小巷,屋舍窗檐,學堂仍可聞其朗朗讀詩傳唱聲,世間流傳一句言:“無酒不成詩”,酒與詩,伴隨遠方踏遍名川。
登繚繞云山,飲甘醇美酒,舞寒光寶劍,賞清風明月,李白的詩自有一種灑脫豁達的大手筆,氣勢恢宏,傲岸不拘,想落天外,跨越時空棧道,豪放飄逸,絲毫雕琢之痕也沒有,增一分嫌長,減一分覺短,那是信手拈來,妙手天成的氣度灑脫,讀后蕩氣回腸,余音繞懷。
那一首首詩伴溢著濃郁酒香,有“一叫一回腸一斷”的相思難解;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進退不得;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崎嶇坎坷。
李白一生,敢口吐狂言:“我本楚狂人,風歌笑孔丘。”他敢辛辣嘲諷:“魯叟談五經,白發(fā)死章句。”他敢鄙篾名利:“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他敢斥責皇帝:“斗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彼遗谐?“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痹囅耄谄仗熘履峭跬恋木鲊?,如若沒有足夠的勇氣與膽識,誰敢說“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誰又敢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歷史回演的盛唐氣象,孕育了這位狂傲不羈的詩人,他一開口,整個大唐都為之沉默。
與生俱來的鮮活張揚秉性,灑脫豪邁的作風,揮劍舞動的靈韻,飄逸純粹的詩風,讓他成為盛唐詩壇中最為絢麗的一筆,為其詩仙之名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酒與詩的助興揮毫潑墨,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痛苦,豪氣仗義,全都達到了極致,狂飆突進,大筆橫掃,洋溢著一股涵蓋天地的雄渾之氣,展示了大氣如虹,絢麗似霞,狂逸如仙的詩仙風釆,為大唐詩壇傾入了一股狂流,令所有文人墨客為之一驚,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洞庭煙波,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終究,他尋到了自己的世界,登上了屬于自己的頂峰。畢竟,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象他那樣,把年少的夢了一生,他的浪漫,孤寂,狂傲,全都一點一點融化進他的酒中,揮灑于他的筆下,讓千年后的人們醉在酒香里,醉在墨香中。
今夜江風月皎,花間一壺酒,誰舉杯邀月酌,又是誰登危樓摘星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詩仙,乘風踏月而來,揮墨吟風弄月。
^2019_3_4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