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身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管孩子真是一門學問,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說的一點都沒錯,很多家長因為小時候對孩子施行“放養(yǎng)式育兒”的,將孩子養(yǎng)成了白眼狼,不孝順父母不說,還總惹麻煩。
面對如何管教孩子,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理,但在我看來,我覺得孩子就應該"使勁管 ",小時候管教不好,長大更是不容易管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起自己監(jiān)護人的權利"使勁管"孩子,尤其是在這4點!
1、孩子沒時間觀念,要使勁管
做人沒有時間觀念,必定不會有什么大成就,你家孩子如果有早上賴床、出門上學磨磨唧唧、寫作業(yè)拖拖拉拉……等行為,說明他沒有時間觀念。這樣不僅僅會影響自己,在以后集體活動中,也會因為個人因素影響整個集體,這樣自然就不會受人待見。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不要因為心疼孩子就放任他睡到自然醒,你這不是愛他,是害了他。
2、 孩子遇事總找借口,要使勁管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開始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但時間久了就會變成一種習慣,遇事逃避沒有擔當,一旦發(fā)現孩子有這種情況,就要使勁管。父母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注重給孩子講述塑造良好行為習慣的故事,因為故事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捷徑,通過故事告訴孩子,什么是好品質,什么是責任。
3、孩子不做家務,要使勁管
哈佛大學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做家務的孩子和不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yè)率是15:1,犯罪比例是1:10
父母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太小什么都干不了,讓孩子適當的做些家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有益的。會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獨立能力和責任感。
4、孩子亂發(fā)脾氣,要使勁管
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大致就是兩點,第一是因為不滿意什么,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第二就是因為心里有情緒,想要宣泄出來。當孩子發(fā)脾氣時,父母一定要使勁管,等到孩子真正平靜下來之后,再抓準時機講道理,告訴孩子發(fā)脾氣不能解決問題,讓他們明白錯在哪里。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多花心思,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受用終生。
再好的電子產品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比如有溫度有親情的親子閱讀。
3~6歲的孩子正處于一個閱讀的敏感期,這個時期家長可以好好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看繪本能夠調動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讓他潛移默化的學到一些知識。
養(yǎng)成讀書習慣是孩子一生受益的好習慣,從現在開始培養(yǎng)起來吧!
小編為大家推薦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yǎng)》繪本,本套繪本有三大亮點:
1.這套書專門為3~6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煉,以及語言表達的鍛煉都非常的有好處。
2.精美的彩色圖畫設計,典型的小熊為主角,吸引孩子自主閱讀。
3.純天然大豆油墨印染,安全環(huán)保,保護孩子的視力。讓閱讀的同時身體健康。
整套繪本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fā)脾氣》、《我們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yǎng)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和養(yǎng)成好習慣。
其實,教育就像是播種,你越認真對待,得到的回報就越多。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花點耐心教導孩子,給予孩子更廣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