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和表現(xiàn)普通的孩子就“自我價值感”作過研究,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比表現(xiàn)普通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價值感。
擁有高價值感的孩子,看上去活得更有方向。是什么讓他們擁有高價值感呢?是錢財嗎?是身份嗎?是智商嗎?都不是!那是什么呢?那是因為他們建立了好的思維慣性。好的思維慣性是如何的呢?十個特征帶你解析他們的優(yōu)秀之路,帶迷茫中的孩子撥開重重的迷霧。
在之前《名人家庭教育系列》的文章里,我們能發(fā)現(xiàn)賈寶玉對自己是沒有人生規(guī)劃的,隨著家族的落寞,自身也就力不從心了;李云迪10幾歲在鋼琴領(lǐng)域進入了狂熱狀態(tài),并樹立了一生的目標;馬克吐溫30歲寫了一些幽默文學后,確立了以作家為生的目標;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倫與丈夫因發(fā)現(xiàn)人工放射物質(zhì)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14歲時立志要像她父母一樣獻身于科學事業(yè);達芬奇幼年時期3、4歲蹲在地上畫畫起,繪畫是他一生的興趣,從未改變。
在歷史的長河里,生命是短暫的,盡早明確人生目標,能讓孩子更容易在某個領(lǐng)域取得較好的成績。
如何幫助孩子明確人生目標及使命,參考《》。
有了人生的目標以后,就需要不斷地去接近目標。接近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經(jīng)歷諸多的事情,而每一個事情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清楚我現(xiàn)在扮演的角色和未來將要扮演的角色分別是什么,知道我和理想中的角色之間的差距,找到自我的定位。
如果幫助孩子清晰自己的角色和找到自我的定位時遇到了瓶頸,建議閱讀“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賽利格曼博士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比爾蓋茨20歲的時候選取了自己想要從事的行業(yè)、職業(yè),和知道在未來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那么,孩子呢?孩子同樣需要清楚通過哪些行業(yè)、職業(yè)和角色是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如果孩子的人生目標是幫助更多的人解決饑荒的問題,那么,他可能選擇成為像袁隆平一樣的科學家,在農(nóng)業(yè)領(lǐng)域成為一位擁有新型技術(shù)的農(nóng)民。
當然,也可以是其他行業(yè),金融、教育、服裝、餐飲,成為金融分析師、教師、服裝設(shè)計師、廚師等等。
定位不同,自然努力的方向也不同;定位準確孩子才能有選擇性地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到更多自己本領(lǐng)域的知識,指引自己往定位的方向而去。
孩子從小的價值觀,大致要么是自己從書上學習的,要么是受家庭的影響,要么從學校里學到的。
如果沒有人告訴孩子價值取向,那么他們的價值觀就會是模糊的。如婚姻、交友、錢財、讀書、職業(yè)、生死等等,都需要價值觀作為指導(dǎo),來幫助他們作出他們認為正確的判斷。
作為父母,需要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兒女,使他們在未來能夠分辨何為正確的價值觀。
如婚姻的價值觀,娶妻要娶賢;交友的價值觀,慎重交友寧缺毋濫;錢財?shù)膬r值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等。
因為有了這些明確的價值觀體系,孩子在面臨抉擇的時候,更容易作出對的決定。
人的思維模式主要是由價值觀系統(tǒng)和信念系統(tǒng)所組成的。
我曾在《》談到過什么是信。
不管信與不信其實都是一種信念,信是信的信念,不信是不信的信念。信的信念帶你作出信的動作,不信的信念帶你作出不信的動作。
例如,你信凳子不會倒,所以你坐了上去;你信天氣預(yù)報所說會下雨,所以你出門帶了傘。同樣,你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取得好的成績,所以,你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提高;反之,你可能就放棄了。
所以,我們?yōu)槭裁凑f對高期待是有效的,這種期待本身就是一種信念,相信孩子能夠成為什么樣,如果不信,我們又何來期待呢?但光是家長信是不夠的,還需要把這種信念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相信自己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績。
因為孩子的信念系統(tǒng)給他的信號是我可以做好,我能得考上95分,所以,他很自然地作出了努力的舉動。
詳細的制定計劃并執(zhí)行是達成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尤其是孩子在年幼時不懂得如何制定計劃,也不曉得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達成目標。父母就需要幫助孩子,與孩子共同探討計劃該如何制定。
例如:在我達成終極目標之前,需要先考上某地的一中,達成這個目標可以離我的終極目標更近。那么,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得制定相應(yīng)的計劃。首先,知道一中的分數(shù)線,然后每一科成績進行合理的分配,使總分加起來能高過分數(shù)線。 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體育等各科總分分別是多少,每一科我需要達到多少分;然后,我需要怎么做?周一到周五不可以玩游戲,周末作業(yè)寫完才能玩,課外練習每天多做十道題等等。
越詳細越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然后,就是根據(jù)自己制定的計劃執(zhí)行。其間,父母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適當?shù)奶嵝鸭纯桑灰押⒆拥哪繕水斪髯约旱哪繕?,有什么問題留到在家庭會議的時候去討論,把事情記錄下來,心平氣和地分析。父母堅持做好學習的榜樣,慢慢孩子就學會了如何制定計劃和執(zhí)行。
好的結(jié)果,需要好的行為,好的行為,需要你懂得掌控思想和心境。
了解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自己的情緒,他們往往不懂得怎么與自己的情緒相處。家長需要教會孩子掌握把控自己情緒的能力。
成功人士一生中平均要經(jīng)歷2.7次大失敗。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經(jīng)歷失敗,父母需要教孩子學會從小坦然面對失敗和特殊的恐懼。例如:有特殊恐懼癥的孩子,他們需要更多的引導(dǎo)。
達成目標的途中,需要擁有面對逆境、挫折的處理能力。
與人溝通不好,往往是與自己溝通不好。學會和自己溝通,學會與人溝通,才能讓生活變得更順暢。溝通是產(chǎn)生影響力很重要的一個渠道,懂得溝通的孩子,才能影響更多人。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更是生命。讓孩子學會管理好時間就是管理好生命。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就是管理好時間。
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的事,同時用剩余的時間去把新的時間安排好。
卓越不是無緣無故的,吾日三省吾是不可少的,常?;剡^頭來看看自己,往前看看目標,想一想我現(xiàn)在和目標之間的差距在哪里,不斷地提升自己。
常常陪孩子一起反思、分析,就像林書豪小的時候他父親會帶著他一起看DVD分析籃球戰(zhàn)術(shù),為什么失敗,為什么成功。
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分析的能力,與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