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愛和陪伴,這兩者缺失的情況下,我們都不算是合格的父母。
作者:雪兒(爸媽精讀主筆)
01
有些愛一旦過了,就成了傷害
近日重溫了一部俄羅斯電影——《回歸》,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該片豆瓣評分8.8,好于95%的劇情片,好于95%的家庭片;爛番茄上的評價也是相當不錯的。
消失了12年的爸爸突然回家,并且在第二天就要帶兩個兒子去旅行。
踏上旅途后,爸爸讓大兒子安德烈自行跟服務生結(jié)賬;強制小兒子伊凡吃掉掉在地上的面包;
小船拋錨了,他坐在一旁喊口號,喝令兒子們用手劃漿;在島上生火做飯全讓兄弟倆自己動手。
在教安德烈把樹枝硬塞進陷入泥潭的車輪里時,他粗暴地一把將安德烈的腦袋磕到車上,鼻血流滿臉。
這一切,看在伊凡眼里,爸爸就像個暴君,對他更多一層厭惡和抵觸。
爸爸原本想鍛煉兒子們,企圖通過一場旅行讓兩個內(nèi)心懦弱,一身毛病的兒子改頭換面。
影片的最后,伊凡看見爸爸用斧頭威脅哥哥,大聲喝令停止,繼而崩潰,奔命爬上塔頂,父親跟著追上來,結(jié)果,失足摔死在荒無人煙的島上。
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父母,以為只要給孩子吃飽穿暖就妥妥的了,后來發(fā)現(xiàn)孩子性格上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缺陷,于是想來個大力管制。
確定要嚴加管教孩子的父母說干就干,不管孩子做錯了什么事。
上來不是大道理就是大巴掌,有的表面上被馴服,心里積怨卻越來越深;有的天性比較強硬的一定會跳起來對著干。
一個從未出現(xiàn)過的人,突然有一天蹦出來說,我是你爸,今天開始你必須要聽我的。
換作誰也接受不了。
不少教育悲劇都是因為長久的愛缺失+嚴管導致的。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里面,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喬英子都被媽媽都嚴格管控著,得知自己的志愿被媽媽私自修改,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
這一切都是媽媽的愛太過了導致的,因為媽媽過分的愛,喬英子越來越失去自我,越來越壓抑,只有通過走極端的方式來反抗。
最好的教育是愛和陪伴,這兩者缺失的情況下,我們都不算是合格的父母。
02
有些愛來不及了,就不要硬塞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談及個體發(fā)展時提到: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里的情感發(fā)展構(gòu)成了人類個體心理健康的基礎。
孩子4歲以前讓TA感受到充分的愛,14歲前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guī)范行為規(guī)矩,以后這孩子再怎么也壞不到哪里去。
這些年要是偷了懶,哪怕花再多的精力和心血也彌補不了。
同事莉姐的兒子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大,夫妻倆平時基本不管,逢節(jié)假日回去看看。
孩子讀初一時被校警抓到抽煙,要求家長來了才能放人。
校方告誡父母,孩子有偷竊、打架斗毆的行為。
莉姐老公當機立斷,轉(zhuǎn)學,回家,自己管。
結(jié)果可想而知,孩子根本不聽管教,到新學校更是胡作非為,沒幾個星期就被退了學。
老爸解下皮帶要往死里抽他,孩子指著爸爸的鼻子:你給我住手,你是誰啊,憑什么管我?
很多不可挽回的錯誤都源于不善表達,明明是深愛著,卻總是拳腳相向。
在中國很多家庭里,類似于這種先缺后嚴的親子教育真的很常見,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城里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也都少缺愛和陪伴。
影片中的父親,自信滿滿地想用一場旅程,令孩子們一夜間成長為他心目中的小男子漢,而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們渴望已久的父愛。
如果這位父親不是那么“鐵面無情”,給兄弟倆多一些關(guān)愛和溫情,哪怕是溝通多一些,結(jié)局一定不會這么悲慘。
03
缺乏愛的包容,我們都不能走近彼此
伊凡和安德烈兩兄弟因為從小沒有父親在身邊,內(nèi)心充滿自卑,完全沒有安全感。
哥哥為了不讓別的伙伴小看自己,鼓起勇氣從十幾米的高塔躍入水中,弟弟由于害怕始終不敢往下跳,小伙伴們嘲笑他是膽小鬼。
哥哥很快跟隨著伙伴們離開了,弟弟害怕得光著身子坐在塔上發(fā)抖,直到天黑也不敢走下來。
母親跑上來用衣服緊緊包著哭泣的兒子問他為什么不下來。
兒子哭著說:我要是走下來別人都會叫我膽小鬼,可是我又不敢跳,你再不來我一定會被凍死的。
硬漢父親回到家一聲令下,大包大攬,他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氣慨完全能駕馭得了兩個小鬼,讓他們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這位父親最大的錯誤是低估了愛缺乏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從而造就了父子間比城墻還厚的隔閡。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男孩子在4歲之前缺乏父愛,會使他缺乏攻擊性,性格會更加傾向于女性;
如果女孩在5歲前,缺少父親的陪伴,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在青春期和男孩交往時,會出現(xiàn)焦慮、羞澀。
著名歌唱家蔡國慶,為了陪伴兒子,一年中推掉數(shù)不清的錄音和演出。
他坦然,沒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父愛的缺乏一定會讓他在性格上出現(xiàn)各種缺陷,這是多少錢都彌補不來的。
我們總想著如何去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卻往往忽略了孩子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最簡單最基本的,那就是我們的陪伴和關(guān)愛。
04
不要再等錯過,把握好每一個成長瞬間
愛是打開一切隔閡的基礎,武志紅曾說過,父母能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是無條件的愛,而不是“教育”。
給孩子留一座豪宅不如在他內(nèi)心深處播下愛的種子,讓他有愛自己的底氣和愛他人的能力。
若干年后,你不會因為少簽一份合同而懊惱,卻一定會因為沒有好好陪伴孩子成長而后悔。
是時候把眼前的利益放一放,好好思考一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1、建立良好溝通機制
著名心理學家賀嶺峰認為,從小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機制很重要。
讓孩子愿意對父母敞開心扉,遇到事情自愿跟父母商量,因此就避免了問題孩子的出現(xiàn)。
賀嶺峰和女兒從來都像朋友一樣交流,幾乎沒有什么話不能說。
源于他沒有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父親,萬事不以自己馬首是瞻,充分聽從孩子的意愿。
所以,女兒從來就沒出現(xiàn)過什么叛逆期,因為凡事只要通過講道理都能和父母達成和解,無須做出過激的行為。
能說話就不要動手、能笑就不要罵,好好和孩子說話,是建立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
2、活在孩子的時代
孩子們總有許許多多自己的想法和想要追求的美好,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多種多樣,而不是我們能以自己有限的想象和接解所能囊括的。
《變形記》里的每一個父母眼中的“問題”孩子,面對著鏡頭有都一套自己對生活和對父母的見解,真的是頭頭是道。
在貧窮的農(nóng)村家里一遇到事,大都能運用在電視里、互聯(lián)網(wǎng)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
對于孩子使用電子產(chǎn)品和適當?shù)挠螒?,我們應該持著理性的態(tài)度,而不是一味地壓制。
今年的一位高考生,母親為了讓他好好備考,親自幫他打游戲,升了幾個級,兒子的高考成績也很理想。
正確引導孩子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汲取正確和有用知識是每個現(xiàn)代家長必需要接受的教育方式。
3、直觀展示代替說教
不久前,孫儷的一條微博稱:為了讓小花和等等積極刷牙,她特地讓他們看了紀錄片《高糖陷阱》。
結(jié)果,孩子們當晚刷牙仔細得可以當教科書示范了。
同樣是讓孩子積極主動刷牙,杜江和賈靜雯一個霸王硬上弓,一個費勁心思編故事,效果都強差人意。
袁詠儀兒子想養(yǎng)狗,她便先帶他去寵物店鏟狗屎,并告訴他能堅持天天鏟狗屎你才能買狗。
給孩子直觀展示事情的后果再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比強硬的說教更有用。
并且不會破壞親子關(guān)系,也能從小培養(yǎng)孩子承擔后果的能力和意識。
詩詞才女武亦姝的媽媽說,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電視連續(xù)劇錯過了可以重播,孩子的成長錯過了就再也不能倒回重來。
讓我們都好好地陪伴在彼此身邊,一起成長吧。
作者簡介:雪兒,富書專欄作者,80后老女孩,向往遠方的詩意也沉溺眼前的茍且,喜歡寫有溫度的文字,愿在溫情的歲月里,你我共勉,本文首發(fā)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本文版權(quán)歸富書所有,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