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難管,總想推開父母。
其實,身心都在經歷巨變的他們,內心也在渴望父母來幫忙引導、把關。
——虎媽
來源 | 惠竹父母成長營(ID:gh_c7461be7e352)?
11、12——15、16歲的孩子,正值青春發(fā)育高峰期。
由于他們的身體激素分泌急劇增多以及充滿矛盾的心理,很多孩子在生活中表現得非常叛逆,這給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
在青春期,身體和心靈的突變就像一場劇烈的風暴。每一個看上去叛逆、難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強有力的支持。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必須了解他們的成長特點。
只有這樣,父母才能更好地給孩子提供支持,也可以讓孩子更好地度過這個“危機期”。
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有哪些成長特點呢?父母又該給孩子提供哪些支持呢?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渴望獨立
青春期的孩子,身高和體重快速增長,生殖系統(tǒng)也已發(fā)育。在生理上他們已接近于成年人。
另外,他們的大腦神經以及思維的發(fā)展,使得他們的思維越來越豐富。
他們在心理上已經把自己當作是成年人,他們內心渴望獨立,渴望擺脫父母的管教,同時他們也希望父母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來看待。
這時,如果父母對他們進行管教,他們就會作出強烈的反抗。有時明明知道父母說的是對的,但是他們?yōu)榱吮砻鳌蔼毩ⅰ?,依然會和父母對抗到底?/span>
如果父母不了解他們的成長特點,很容易認為這是孩子對自己的不尊重和冒犯,從而使親子之間產生嚴重的沖突。事實上,這就是孩子的一個成長過程,既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父母的錯,只是雙方缺少理解而已。
1. 父母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特點,并且讓孩子也知道自己的成長特點。這樣,彼此之間就會有更多的寬容和理解。2. 父母要及時放手,給予孩子獨立的成長空間。這時父母只有放手,才能讓孩子的心靈得以成長。
如果到了這個階段,父母依然緊緊抓住不放,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3. 父母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和平相處,這樣孩子更容易向你敞開心扉。
當孩子有了困難時,他更容易向你吐露心聲,這樣,你就能及時地給孩子提供幫助。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充滿了矛盾
他們在內心,已經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成人,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主。
可事實上,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還沒有完全形成,他們的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
他們在心理上渴望獨立,不想再依靠父母,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對社會一無所知,在很多方面,依然離不開父母的支持。他們一方面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不想向外坦露自己,想有一個私密空間;
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孤獨,希望與人交流,希望得到同伴的理解和支持。
總之,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種種矛盾,這讓他們的內心非常壓抑,也讓他們的心理極其脆弱。
他們不能承受別人對自己的指指點點,也不能接受父母對他們的管教和控制。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刺猬,渾身是刺,如果親子之間硬碰硬,最終的結果就是傷及雙方。
這時如果父母懂得包容,懂得運用智慧,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1. 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矛盾的心理,要允許他們發(fā)泄負面情緒。2. 父母不能總是強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是要多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聲音,要允許孩子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父母希望的那個樣子。
3. 父母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你的成長經歷,你在青春期時是如何面對這種矛盾心理的。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隨著激素分泌急劇增加,他們的煩惱也會突然增多,情緒起伏變化明顯。
他們既為自己在公眾面前的形象而煩惱,也為在同伴中的地位而煩惱,更為和父母產生沖突而煩惱。總之,在這個階段,一旦他們感覺到自己沒有被同伴接納,或者是沒有被父母理解,在情緒上都會有很大的反應。1. 當孩子表現得非常生氣、委屈時,父母要學會冷靜,孩子的這種情緒其實也是暫時的,他們只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已。2. 父母多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多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其實很多情況下,父母的傾聽,就會讓孩子的情緒得以釋放。3. 父母可以多關注一下自己的事情,比如讀讀書,鍛煉一下身體。如果你能轉移一下注意力,也會更有利于你控制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
到了青春期,他們的煩惱突然增多,情緒波動也較大,而且他們大腦中負責沖動的前額葉發(fā)育還不完善,因此,他們很容易沖動,會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父母如果執(zhí)著于與叛逆孩子進行權力爭奪戰(zhàn),最后只會落得兩敗俱傷的境地。
應對策略:
1. 父母平時不要激化矛盾,就算有了一些沖突,也要和孩子友好解決。
2. 父母盡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對一件小事,做出過度的反應。
3. 父母不要嚇唬孩子。一些父母喜歡嚇唬孩子,遇到問題,會把事情描述得很嚴重,這樣做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關注自己的獨特性,他們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比如,有的時候,孩子突然間換個很酷的發(fā)型,或者買一件非常特殊的衣服回家。很多時候,父母會看不慣,就會要求孩子換個發(fā)型或者是把那件衣服扔掉。其實,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不是他一個人這樣,這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
我們要明白,孩子永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他的選擇權利,父母不能過度干涉。
父母應該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個性,這是他的權利,他的自由。父母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他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體現自己的價值。要么學習成績優(yōu)異,要么有一技之長,要么有特殊的能力。他們的能力和學習成績,影響著他們在社會群體中的地位,也影響著他們對自我的評價。
因此,在學習之外,最好讓孩子有一項愛好,無論是體育方面,還是美術方面,或者是孩子的演講能力。
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能讓他們產生自信,讓他們感受到自我價值。
1. 不要為了學習,限制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愛好和特長也可以讓孩子產生自信,產生價值感。
2. 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高度發(fā)展,父母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多給予孩子積極的肯定。有了他人的肯定,他就不會對自己作出過低的評價。
3. 不能打擊、否定孩子。你打擊、否定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信心。青春期的孩子,更重視同伴關系
他們的主要影響人,由父母變成了他們的同伴群體。因此,他們和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和同伴的交流越來越多。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內心非常孤獨,他們非常希望和同伴群體交流。
他們也希望得到同伴群體的認可,也更認同同伴群體的價值觀。
我們這就能理解了,為什么別人買明星同款T恤,你的孩子也要買;別人買新款手機,你的孩子也要買。孩子需要得到同伴群體的關注,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支持他與同伴群體的交流。
1.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交朋友的底線,只要孩子不沖破底線,父母就不要阻止孩子和同伴群體交往。
2. 父母對于孩子和同伴群體的交往,最好給予更多的支持。比如可以請他們到家里做客,也可以帶他們一起游玩。如果父母能支持孩子與同伴群體的交往,孩子會非常高興,也能促進他和同伴群體之間的友誼。3.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心特別強,父母一定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尤其是在他的同伴面前。
叛逆只是人生的一小段,我們對于自己孩子的叛逆,不必作出過度的反應,更不用焦慮和緊張,只要我們稍稍忍耐,總會“風平浪靜”。
這個階段,我們的任務就是及時放手,“靜靜”地等待孩子的成長。
當然這里的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親子之間要有清晰的界限,孩子要有自己的成長空間。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塑造著每個孩子的最初模樣
并留下一生難以消磨的印記
怎樣才能為孩子打造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來源:惠竹父母成長營(ID:gh_c7461be7e352),傳播育兒、親子關系、父母成長以及相關心理學知識,傳播國際化的教育理念,助力父母成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