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背馳是否就是纏論的全部?很少有人想過上層次的東西,也很少看到有人發(fā)帖寫過這些問題,大部分人都沉到趨勢背馳里,,而更大部分的學習者還是一團糨糊。
所以本人根據(jù)課程的寫作思路試著做一個邏輯分類的推導,理一理這些課程的關系。
東西比較多,需要一定的纏論基礎和心平氣和的心態(tài)才有可能讀進去。
課程第15課,第一次提到轉(zhuǎn)折,禪師總結(jié)性的陳述:
“轉(zhuǎn)折,一般只有兩種:一、“濕吻”后繼續(xù)原趨勢形成陷阱后回頭制造出轉(zhuǎn)折;二、出現(xiàn)盤整,以時間換空間地形成轉(zhuǎn)折。第二種情況暫且不說,第一種情況,最大的標志就是所謂的“背馳”了。必須注意:沒有趨勢,沒有背馳。在盤整中是無所謂“背馳”的,這點是必須特別明確的。”
課程第16課,提到走勢圖中所有的可能組合。
上漲、下跌、盤整三種基本走勢,有六種組合代表著三類不同的走勢:
第一種背馳轉(zhuǎn)折有關,2種:上漲+下跌;下跌+上漲。
再看第17課,纏論買賣點的理論依據(jù)本課的邏輯順序:走勢終完美的大理論鋪墊---中樞的引進---盤整和趨勢的定義---買點的理論證明。
“走勢終完美”這句話有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任何走勢,無論是趨勢還是盤整,在圖形上最終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種類型的走勢完成以后,就會轉(zhuǎn)化為其他類型的走勢。
實際上,這里解決的角度和16課不一樣了,16課從走勢類型分類來解決,而17課是解決了走勢類型的第一部分和后面走勢類型的連接,即對于下跌+上漲,下跌+盤整+上漲,下跌+盤整+下跌這三種情況下跌的切入,趨勢背馳就是保證下跌后面無論跟盤整還是上漲都是盈利,而這一買點的論述成為了后面100課反復強調(diào)并且實踐的基礎。
那么,很明顯,除了這幾種分類,市場中依然有可以盈利的操作走勢,即第15課中論述的第二種轉(zhuǎn)折情況二、出現(xiàn)盤整,以時間換空間地形成轉(zhuǎn)折,看和盤整有關的走勢:
上漲+盤整+下跌;下跌+盤整+上漲。上漲+盤整+上漲;下跌+盤整+下跌
這四種都和盤整有關,再細致分類,可以看到,市場盈利的走勢:
上漲+盤整+上漲
下跌+盤整+上漲
禪師明確說明:“如何判斷盤整后是上漲還是下跌,,如果把握了這個技巧,就可以根據(jù)該判斷來決定是減倉退出還是利用盤整動態(tài)建倉了。這是一個大問題,特別對于不想坐莊的大資金來說,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因為不想坐莊的大資金的安全建倉在六種走勢中只可能在下跌+盤整+上漲這一種”。
也就是說四種分類中的下跌+盤整+上漲是盈利的,而且這種是坐莊唯一的辦法,這種盈利方式纏師已經(jīng)明確說出,但是沒有和大家說。
而對于下跌+盤整+下跌,這種,纏論特意寫了第16課,明確指出這是中小資金的高效買賣法的唯一盈利模式。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在纏論中繼續(xù)我們的邏輯推導。
課程第18課,
這里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難點在于“走勢類型的延伸”。例如一個盤整,三個重疊的連續(xù)次級別走勢類型后,盤整就可以隨時完成,也就是說,只要三個重疊的連續(xù)次級別走勢類型走出來后,盤整隨時結(jié)束都是完美的,但這可以不結(jié)束,可以不斷延伸下去,不斷圍繞這纏中說禪中樞上上下下地延伸下去直到無窮都是可以的。
對于盤整來說,其“延伸”就在于不能產(chǎn)生新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
也就是說,盤整中的兩個狀態(tài):1.延續(xù),繼續(xù)盤整;2.破壞;
對于破壞,又有兩種情況,21.形成趨勢;2.2破壞后再形成擴展
這個時候我們再詳盡一步分析,看看結(jié)合盤整背馳來找到一條橋梁把理論的盤整狀態(tài)和操作的實踐結(jié)合起來。
第24課
那么,背馳在盤整中有用嗎?首先,為明確起見,一般不特別聲明的,背馳都指最標準的趨勢中形成的背馳。而盤整用,利用類似背馳的判斷方法,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這種盤整中的類似背馳方法的應用,稱為盤整背弛判斷。
盤整中往上的情況為例子,往下的情況反之亦然。如果C段不破中樞,一旦出現(xiàn)MACD柱子的C段面積小于A段面積,其后必定有回跌。比較復雜的是如果C段上破中樞,但MACD柱子的面積小于A段的,這時候的原則是先出來,其后有兩種情況,如果回跌不重新跌回,就在次級別的第一類買點回補,剛好這反而構(gòu)成該級別的第三類買點,反之就繼續(xù)該盤整。
結(jié)合18課,24課來看,盤整背馳的三種情況正好可以對應盤整的狀態(tài);
如果c段不破中樞,那么走勢就是繼續(xù)盤整,
如果上破中樞又重新跌回,走勢依然回到中樞,
那么這兩種情況都是對應盤整延續(xù)的過程;
如果c段下跌后回跌到不回中樞,即形成三類買賣點,這個時候盤整就形成了趨勢,盤整就被破壞。
如果趨勢后力度減弱,就會形成盤整背馳破壞擴展的情況。
現(xiàn)在先別管什么力不力的,可以從純粹中樞的角度對背馳給出另外的釋義。對a+A+b+B+c,背馳的大概意思就是c段的力度比b的小了。那么,站在B這個中樞的角度,不妨先假設b+B+c是一個向上的過程,那么b可以看成是向下離開中樞B,而c可以看成是向上離開中樞B。所謂頂背馳,就是最后這個中樞,向上離開比向下離開要弱,而中樞有這樣的特性,就是對無論向上或向下離開的,都有相同的回拉作用,既然向上離開比向下離開要弱,而向下離開都能拉回中樞,那向上的離開當然也能拉回中樞里,對于b+B+c向上的走勢,這就構(gòu)成頂背馳,而對于b+B+c向下的走勢,就構(gòu)成底背馳。對于盤整背馳,這種分析也一樣有效。其實,站在中樞的角度,盤整背馳與背馳,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只是力度、級別以及發(fā)生的中樞位置不同而已。”
那么,除了一種趨勢背馳的解決辦法,我們有必要掌握另一把鑰匙,即50%的盤整轉(zhuǎn)折他的分類、演化和應用。
1.市場的轉(zhuǎn)折方法有兩種,禪師展開論述了第一種,第二種盤整中的轉(zhuǎn)折沒有論述,這是課程中先天的缺陷,同時給大部分的操作者帶來致命的操作缺陷。
2.市場走勢有6種,禪師只是從下跌趨勢背馳這的角度解決了穩(wěn)定盈利的問題。
3. 市場走勢中的下跌+盤整+上漲是屬于大資金坐莊的唯一辦法,這種方法也盈利,但禪師沒有細述。
4. 市場走勢中的下跌+盤整+下跌歸類于中小資金的高效買賣法操作模式。
5.用盤整背馳的方法分析可以和盤整的狀態(tài)一一對應,盤整是走勢中的一種中間狀態(tài),他可能延續(xù)盤整,也可能破壞形成趨勢,其中的一種有前提條件可以和趨勢背馳對應。
盤整的分析是我們進行走勢分析的另一把鑰匙,只有深刻的理解他在走勢中的演變情況并結(jié)合應用,才能真正的理解走勢,以不變應萬變。
由于文章較長,最后提供下本文的寫作邏輯,供大家參考。
邏輯順序:
走勢的兩種轉(zhuǎn)折-----6種走勢組合---組合對應的分類:轉(zhuǎn)折一,轉(zhuǎn)折二--------6種走勢分類的盈利模式對應:大資金坐莊,小資金高效買賣法等----下跌買點的解決,盤整轉(zhuǎn)折未解決------引入盤整的狀態(tài)分析:延續(xù),破壞-----結(jié)合盤整背馳的分析對應狀態(tài)----細化操作中盤整中走勢分類 ----趨勢轉(zhuǎn)折和盤整轉(zhuǎn)折的總結(jié)—指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