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基上是蘇州城區(qū)西北部的一條街巷,位于閶門外山塘街渡僧橋北堍東側(cè),即白居易紀(jì)念苑所在地。
因地塊為方形,故名方基上。王鏊《姑蘇志》作方基巷。民國《吳縣志》也作方基巷,《姑蘇圖》《吳縣圖》《蘇州圖》均標(biāo)方基上。
·連接著山塘街的方基上
原來的方基上東至山塘河、閶門外城河交匯處,西接山塘街,1999年因低洼地改造,東面被拆掉50米。
看到山塘街上白居易紀(jì)念苑的白墻,右轉(zhuǎn),便是這條街巷。
· 方基上“藏在”白居易紀(jì)念苑后
方基上因地面低洼,且東面、東北面、西南面三面臨水,自古便是船行貨物的集散地。此外它扼守山塘河口,也是來往于山塘河船只的??看a頭。
因此,當(dāng)年的方基上格外熱鬧。近代蘇州詩人葉楚傖記錄道:“方基畫船,薄暮斯集。船娘多二十許麗人,織錦花鞋,青羅帕頭,波光面影,一水皆香。最好是艄頭笑語,月下微歌。”
· 方基上臨著山塘河
站在山塘街邊往方基上巷內(nèi)看,里面店鋪林立,不少人進進出出。但這些人可能不是為了購物,而是尋訪其中的“地標(biāo)”。
2012年,方基上內(nèi)建成了“閶門尋根紀(jì)念地”,其中包括眺望閶門的朝宗閣、99個不同書體的“根”字形成的“尋根廣場”,以及一塊紀(jì)念碑。
· 大氣的朝宗閣
何謂尋根?原來,明朝洪武年間,十萬百姓從這里出發(fā),被朝廷遷移到江淮一帶,史稱“洪武趕散”。閶門尋根紀(jì)念地的出現(xiàn),使方基上有了特殊的意義,山塘河邊的閣樓,成為了許多人來到姑蘇尋根祭祖的地方。
發(fā)布:《姑蘇古城》微信公眾號
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