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孩子不聽話,這位媽媽瞬間炸了毛,指著孩子高聲罵到:“你咋越大越不聽話了,玩會兒就得了!你看看誰家孩子像你一樣,一點兒話都不聽!”
這時候,孩子突然抬起頭反問到:“媽媽,我還想再玩會兒嘛,還有為什么我要聽你的話,你卻不聽我的?”
孩子媽媽顯然被問愣了,不過一轉(zhuǎn)眼就立刻回到:“因為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陷入沉思,作為父母,當我們的孩子問:為什么小孩要聽大人的話,大人卻不聽小孩的?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
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聽大人的話
有句話說,“聽話”不是孩子的本分,引導是父母的本分。
很多時候,與其一味讓孩子聽大人的話,不如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聽大人的話,以及當時不聽話會造成的后果。
育兒專家劉勇赫曾強調(diào):良好的溝通是建立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
孩子不聽大人話,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事,與其一味用命令的口氣逼著孩子聽話,倒不如好好和孩子溝通,通過耐心引導讓孩子明白當時當刻要聽大人話的重要性。
近日,在綜藝節(jié)目《Beauty 小姐》里,李湘爆料稱,大家都覺得她很強勢,其實大多數(shù)情況下她都會聽女兒的。
比如女兒說她口紅太濃了,她也會試著換用另一種顏色。
有網(wǎng)友感嘆說,真的很難想象,原來在外人眼里一向強勢的李湘,在女兒面前,竟也像個聽話的小孩子。
其實,我倒覺得不是李湘“聽話”,而是作為一位媽媽,她更懂得尊重孩子,不操縱孩子,讓孩子聽話的同時也聽孩子的話。
在很多家長心里,都一廂情愿地默認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孩子的話都很荒唐,大人聽孩子的話就是個笑話!
那么,大人到底該不該聽孩子的話呢?
知乎上有一個5歲女孩問:為什么小孩要聽大人的話,而大人卻不聽小孩的話。
有個高贊回答我很喜歡:
小孩要聽大人的話,是因為小孩懂得事情少,而大人的經(jīng)驗能給小孩幫助的時候,小孩子需要聽了才能學到。
而大人一樣要認真對待小孩子的話,需要通過小孩子說的話,來了解小孩的思想和需求。
“家長制”下的孩子不得不“聽話”,平等交流的孩子卻會心甘情愿地“交心”。
是啊,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有想法。作為家長,我們最不該忽略的一個事實是:
大人的話不一定都對,孩子的話也不一定都錯。
當我們不再對孩子的話充耳不聞,不再只是一味命令孩子讓孩子聽大人的話,而是告訴孩子如果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也要勇敢表達出來,當你說的有道理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會聽你的,誰有道理就聽誰的,跟年齡大小沒關(guān)系。
這樣一來,建立在平等交流下的父母與孩子之間,才能更好地“交心”。
愛,讓我們互相傾聽
心理學家莫納舒爾認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命令,那么孩子將很難學到積極的社交方式,樹立正確的三觀。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聽話懂事的乖寶寶,卻忘了聽話本身就是一個忽略自身意愿,毫無條件聽取他人的意見的過程。如果只一味教育孩子聽大人的話,而對孩子的話永遠置若罔聞,那這樣的教育無疑是不成功的。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孩子生了出來,想要不愛他已為時過晚。
父母愛孩子,孩子也同樣愛著父母,愛,會讓父母與孩子之間,懂得相互傾聽。
本文作者
握書姑娘 寫手圈最會拍照的偽文藝,攝影界最會寫字的美廚娘。夢想執(zhí)筆走天涯,歸來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