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得到滿足便無聊。人生如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
——叔本華
——
叔本華的出現(xiàn),讓西方哲學(xué)有了新的轉(zhuǎn)折點。
在此之前,“理性”都是哲學(xué)家主要的憑借,然而,當理性徹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桿時,就走向了理性的反面(在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過程中,一路高歌猛進的理性主義造成了種種人間慘?。?。
叔本華讓非理性主義登上了歷史舞臺,從此,哲學(xué)轉(zhuǎn)向人的意志,并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紀元。
這位偉大的哲學(xué)家,以前所未有的精神深度解釋世界和人生:
世界是我的表象,也是我的意志。按照叔本華的說法,萬物的本質(zhì)就是意志,人的本質(zhì)就是我的欲望,以及“我要”。
人生是痛苦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意志有欲望,代表它有需要和缺乏,那不是痛苦嗎?那么什么是快樂呢?快樂永遠只能是欲望的暫時中止,而幸福只是痛苦的暫時解除。更麻煩的是,如果意志是本體的話,萬物都會為了自己存在而犧牲其他的一切。
一切真實純粹的愛都是同情。只要看透“宇宙萬物的本體就是意志”,我們對其他人或生物就會產(chǎn)生一種同情,從這個同情可以推出愛的行為。
化解人類的悲觀,是過一種“睿智的生活”?!?/p>
叔本華深刻影響了哲學(xué)的發(fā)展。尼采、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等哲學(xué)家直接汲取了叔本華哲學(xué)的營養(yǎng)。
尼采宣稱:“我一打開他的書,思想就好像馬上長出了翅膀。如果我一定要在這地球上安身立命,我會選擇叔本華作為我的終身伴侶。”
托爾斯泰用整整一個夏天閱讀叔本華的著作,這個偉大的文學(xué)家說:“那是對叔本華著作的心醉神迷和連續(xù)不斷的精神愉悅,這種陶醉和愉快時我以前任何時候都不曾體驗過的?!薄笆灞救A無比倫比?!?/p>
另外,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和契訶夫,法國作家左拉、莫泊桑、普魯斯特、毛姆,英國作家哈代、康拉德,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當代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等,都在作品或書信中流露出對叔本華“悲涼”哲學(xué)的迷醉。
在一定意義上,叔本華用他的一生演繹了他的悲觀主義哲學(xué)思想。這一點,閱讀叔本華的傳記,可以體會至深。
在悲涼當中看到了一種美,一種只有杰出人物才可能具有的美。叔本華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
這種悲涼,讓他窮盡人生奧秘,讓他會說出比整個時代都要深刻的思想,讓我們能夠在溫暖的燈下飲用這個人用精神和思想釀造的玉液瓊漿,讓我們曾經(jīng)體會的人生苦痛被說出,從而獲得忍受這種無處不在痛楚的力量。
在這個意義上,叔本華就是盜竊天火給人類的普羅米修斯。我們應(yīng)當感激他。
本書是第一本用英文所寫的詳盡全面的叔本華傳記,是卡特賴特研究叔本華生平和思想的力作,史料翔實、脈絡(luò)清晰、文筆優(yōu)美,堪稱當代最權(quán)威和典范的叔本華傳記。浙江大學(xué)·啟真館將本書引進國內(nèi),為首個中文譯本。
叔本華窮其一生,傾盡全力,以求理解人生活于一個苦難與死亡無處不在的世界中的意義。為展現(xiàn)出其哲學(xué)的全貌,卡特賴特將叔本華置于其歷史及哲學(xué)背景之中,講述了他一生的故事,這完全是一幅紀實性的畫卷。
在這幅畫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叔本華對于康德帶有批判性的忠誠,他同費希特及歌德的個人交往,他同謝林的頗為矛盾的關(guān)系,他對于黑格爾的蔑視,他為使自己的哲學(xué)為世人所知所做的抗爭,以及他對于自己遲來名聲的反應(yīng)……
作為“擁有讀者最多的哲學(xué)家之一”,叔本華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軌跡,都在卡特賴特的《叔本華傳》中,進行了深入說明。
◎ 叔本華所特有的坦白和自然,這些也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思想,并且是非常豐富的思想的人才可以做得到的……他的風(fēng)格有點使我想起歌德,但他的文體并不模仿任何德語作家。他知道如何以簡樸表達深奧,不用華麗辭藻而給人以深刻印象,推理嚴格合乎邏輯而不顯得文縐縐、書呆子氣。
——尼采
◎ 體系博大、思慮精純的哲學(xué)名家不少,但是文筆清暢、引人入勝的卻不多見。叔本華正屬于這澄明透徹易于句摘的一類。他雖然不以文采斐然取勝,但是他的思路清晰,文字干凈,語氣堅定,讀來令人眼明氣暢,對哲人寂寞而孤高的情操無限神往。讀叔本華,一杯苦茶,獨斟千古。
—— 余光中
戴維·E.卡特賴特,美國威斯康星大學(xué)白水分校的哲學(xué)及宗教研究教授,他發(fā)表了多篇以叔本華及19世紀德國哲學(xué)為研究對象的文章,編輯并參與翻譯了劍橋版《叔本華文集》,另著有《叔本華哲學(xué)史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