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古代傳世蘭花繪畫風(fēng)格迥異,哪位畫家的作品您最欣賞?

          枯木

          蘭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文化傳承,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花卉之一,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蘭花同菊花、水仙、菖蒲一起被譽為“花草四雅”,可以說,蘭花是最能代表文人氣質(zhì)的花卉。

          蘭花具有端莊之相,飄逸之態(tài),又兼王者之香,仙人之神;傳浩氣于宇宙,播芳馨于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發(fā)之山野,長于深谷;孑然獨立,臨寒而開;傲視霜雪,幽香襲人;氣韻十足,質(zhì)蓋百草。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無不為之傾倒,文房栽植,廳堂欣賞,詩詞歌賦,揮毫潑墨,以寄托和抒發(fā)文人雅士的獨特氣質(zhì)。

          就拿繪畫來說,自古至今,描摹繪畫蘭花的作品不勝枚舉,雖然不少已經(jīng)軼失或者湮滅,然而還有眾多流傳下來的精美作品,讓人嘆為觀止,贊賞不已。那么,迄今為止關(guān)于蘭花的繪畫,誰的蘭花作品最佳呢?下面我們從眾多的畫作中,遴選出每個朝代的蘭花代表作品,略微盤點。


          (南宋 馬麟 蘭花圖)

          現(xiàn)存最早的蘭花繪畫,大概是南宋畫家馬麟《蘭花圖》。馬麟,生卒年不詳,河中(山西永濟)人,著名畫家,“南宋四大畫家”之一馬遠(yuǎn)之子,擅畫人物、山水、花鳥。用筆圓勁,軒昂灑落,畫風(fēng)秀潤處過于乃父。

          馬麟這幅《蘭花圖》是一幅絹本水墨畫,圖中一株幽蘭凌虛而出,具幽艷清冷之致,蘭葉以細(xì)毫勾勒后填以濃墨,而花蕊先以淡筆輕勾,復(fù)加色線,設(shè)色清潤。布局章法嚴(yán)謹(jǐn),用筆簡潔疏淡,花姿優(yōu)美,清新雅致。

          (南宋趙孟堅《蘭花圖》)

          南宋描繪蘭花當(dāng)以趙孟堅為佳,趙孟堅(1199年-1264年),字子固,號彝齋,宋宗室,為宋太祖十一世孫,擅梅、蘭、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風(fēng)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宋朝滅亡之后,他開始畫蘭花來表示自己的清高。

          這幅《蘭花圖》,畫面上用墨繪蘭二叢,呈放射狀的蘭葉參差錯落,疏淡相宜,花葉紛披,各具條理,繁而不冗,工而不巧,頗有生意;運筆柔中帶剛,用筆勁利,花朵及蘭草葉均一筆點劃,土坡用飛白筆輕拂,略加點苔;清麗秀雅,含蓄雋永,整體構(gòu)圖淡墨微染,筆力剛勁,筆意綿綿,氣脈不斷,應(yīng)該是趙孟堅畫蘭的經(jīng)典之作。

          此畫有作者詩詞題跋“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strong>,從詩詞來看,一葶一花,應(yīng)該是春蘭,陰歷六月開花,反其道而行之,似乎在表明不隨波逐流,以展現(xiàn)作者孤高脫俗的思想境界。元代畫家顧敬(號灌園翁)補提詩一首:“國香誰信非凡草,自是苕溪一種春。此日王孫在何處?烏號當(dāng)憶鼎湖臣?!?/strong>以表達(dá)敬意。

          (宋末 鄭思肖 墨蘭圖)

          鄭思肖(1241年—1318年),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鄭思肖擅長作墨蘭,以畫“露根蘭”著名,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

          這幅《墨蘭圖》,筆力剛勁,直抒胸臆,孑然獨立,卓然不群。畫右自題詩一首:“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xiāng)。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所南翁”,所鈐“求則不得,不求或與,老眼空闊,清風(fēng)萬古”印一方,反映了畫家耿介剛直的品格,象征不妥協(xié)的文人氣節(jié)。

          (元趙孟頫 蘭花竹石圖)

          趙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浙江吳興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博學(xué)多才,能詩善文,懂經(jīng)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fēng),被稱為'元人冠冕'。

          這幅《蘭花竹石圖》明顯地師承了趙孟堅的畫法,將書法融入繪畫,以自由舒展的筆調(diào)來表達(dá)一種奔放而飄逸的情感。

          (元代 趙雍 《著色蘭竹圖》)

          趙雍(1289年-1369年),字仲穆,吳興人,元代書畫家,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次子,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馬,亦作界畫。書善正、行、草,亦長篆書,精鑒賞。傳世作品有《蘭竹圖》、《溪山漁隱》、《飲中八仙圖》等。

          這幅傳世《著色蘭竹圖》,右下角畫一坡石,用墨線勾出輪廓,略施皴擦,染以淡墨,富于立體感。石間一枝翠竹,虬曲而上,似在風(fēng)中搖動,竹石下面畫一簇蘭花,葳蕤有生氣。整體布局優(yōu)美,姿態(tài)清雅,猶如竹蘭在風(fēng)中搖曳,清秀飄逸,生意盎然,然而清婉有余,節(jié)勁不足。

          (明 仇英 雙溝蘭花圖)

          仇英(約1498-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蘇州。中國明代繪畫大師,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吳門四家”,尤其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shè)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xiàn)不同對象,或圓轉(zhuǎn)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這幅《雙勾蘭花圖》,設(shè)色清雅,工整細(xì)膩,筆鋒嫵媚多姿,頗有情趣,然而略微缺乏境界。

          明 文徵明 蘭竹圖(局部)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xué)家。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

          文徵明 蘭竹圖

          這幅蘭竹圖,用筆細(xì)膩,布局繁密,節(jié)奏舒緩,清雅秀麗,功力嫻熟,韻味十足。

          (明 馬守真 素竹幽蘭圖)

          馬守真(1548-1604年),明代女畫家、詩人。小字玄兒、月嬌,號湘蘭,金陵人,秦淮名妓。以畫蘭之精、畫蘭之專而名揚江南,因此自號“馬湘蘭”。其作品工筆淡寫,不注重對蘭之外在形態(tài)的細(xì)致刻劃,而重在通過對蘭的描繪抒發(fā)內(nèi)心之逸氣,其筆下之蘭具有脫俗的飄逸之氣與野趣,與文徵明等人的花卉有著更多的相近之處。

          (明 徐渭 墨蘭圖)

          徐渭(1521年-1593年),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紹興府山陰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多才多藝,一生坎坷,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chuàng)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chuàng)了一代畫風(fēng),對后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

          這幅蘭花圖是其寫意代表作,肆意揮灑的筆法和沉著工整的書法題跋相得益彰,酣暢淋漓,恣意縱橫,直抒胸臆,頗有橫掃千軍舍我其誰的之氣勢。自題詩:“秋水惟應(yīng)漾白蘋,胭脂只合點朱唇。自從畫得湘蘭后,更不閑題與俗人?!?/strong>.

          (清 鄭板橋 蘭花圖 )

          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的蘭竹石畫達(dá)到登峰造極的境界,鄭板橋喜歡畫盆蘭,也常畫嶠壁蘭、棘刺叢蘭的蘭花,飄逸瀟灑,氣韻飛動。他繪畫的蘭花,常常在山石上成簇叢生,或者單獨成叢,通過筆鋒的變化呈現(xiàn)出蘭花葉子的容姿儀態(tài),靈動而富于法度;利用焦墨來體現(xiàn)蘭花的柔韌與筋骨,優(yōu)美而有風(fēng)采;花瓣采用淡墨勾畫,掩映在蘭花葉子之間,錯落有致,形成很好的虛實關(guān)系,同時善于留白,整體構(gòu)圖空靈優(yōu)美,蔚然成趣,欣賞鄭板橋的蘭花,能感受到流動的氣韻和高雅的氣節(jié)。

          關(guān)于蘭花繪畫的作品還有很多,明清以后,蘭花繪畫傳世作品也是非常豐富,經(jīng)常有精品出現(xiàn),風(fēng)格迥異,眾彩紛呈,限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然而就關(guān)于蘭花的姿態(tài)和神韻以及繪畫技法來說,筆者認(rèn)為當(dāng)以鄭板橋為佳,最能體現(xiàn)文人蘭花畫的神采和豐姿。

          當(dāng)然,筆者孤陋寡聞,見識淺陋,以管窺豹,只知皮毛,難免品評有失偏頗,敬請諸位方家指教,謝謝!

          2019/9/4榆木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