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黛
圖||網(wǎng)絡(luò)
前兩天,在百度熱搜看到一則新聞:
江蘇的小林,今年30歲,和開店的母親王女士一起居住。因去年工作不如意辭職回家,在店里幫忙。
由于年過30,不但沒有在外混出名堂,而且沒能把自己嫁出去,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家庭問題,王女士再一次辱罵并毆打自己的女兒,導(dǎo)致輕傷二級。
母女倆也對簿公堂,變成了難以原諒彼此的仇人。
同事問我,你說世界上怎么會有如此的媽呢?
我假裝看透世事地說,這很正常啊,哪里有規(guī)定父母必須愛子女呢,尤其是女兒,尤其是30歲了還沒結(jié)婚的女兒。
心生悲涼,因為我也是沒把自己嫁出去的大齡女孩,再有不到一個月,我就30歲了。
30歲,未嫁,女孩,我念出這三個關(guān)鍵詞,覺得自己帶有原罪。
因為三十歲的女孩,沒有不結(jié)婚的自由。
大概是從我28歲的時候,父母開始著手把我嫁出去,于是免不了要相親。
聊過幾個,見過幾個,之后,便覺得越來越?jīng)]有希望。
但這并不會讓我心傷,因為我不害怕一個人。
但卻讓我感到恐懼,我恐懼我的心越來越封閉,最后關(guān)起來,油鹽不進。這種恐懼,屬于偽恐懼,平時沒事的時候拿出來嚇唬嚇唬自己,感知一下生命情緒的波動,也未嘗不是一種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
真正讓我覺得恐懼的是,父母對我越來越不耐煩。
以前催我的時候,我尚且可說:你女兒這么優(yōu)秀,有顏值、有性格,怕什么?
我媽總是露出她的小虎牙,把眼睛笑成一彎月亮。
現(xiàn)在催我的時候,我說:不要著急,該來的總會來的,總好過倉促結(jié)婚,然后閃離吧。
我媽說,離婚怕啥,怕的是你連個結(jié)婚的都沒有呀。離不離是后話,先結(jié)了再說。
結(jié)婚會讓自己失去理智,可不結(jié)婚會讓別人失去理智。
隨之而來的,是一大堆的糊涂話,甚至拿你最忌諱的死,來說事兒。
我自認(rèn)是個孝順的人,但我與父母并非無話不談,因為確實在某些問題上,立場不同,觀點自然不同。
觀點不同,不可怕??膳碌氖俏覀兌紙猿肿约旱挠^點,沒有任何一方愿意妥協(xié)。
我不能理解,為什么結(jié)婚一定會讓我幸福;爸媽不能理解,你不結(jié)婚一定不會幸福。
于是,他們一邊催促我廣撒網(wǎng),去網(wǎng)戀,去征婚,去問身邊的單身朋友愿不愿意娶我;一邊又替我廣撒網(wǎng),告訴十里八村的親戚們:你看啊,我們家的傻閨女、笨丫頭,三十了都還沒對象呢,你們幫忙看著點,搜羅著點,我們什么條件都沒有,不在乎學(xué)歷,不在乎收入,我們不挑。
是啊,我有什么可挑的,一個30歲的女孩,只有被挑的份兒。
我覺得自己就像圈里那頭足月待宰的豬,從前他們也曾寶貝著我,還小,還小呢。真等到同村的豬都出欄了,我就顯得格格不入了。于是,從待價而沽,到賠錢甩賣了。
雞湯文里,都說女孩一定不要自輕自賤??墒牵u湯里從來不說第一個把你看輕的人就是父母啊。
又有多少女孩的低價婚姻,是從父母的低價女兒開始的呢。
很多人,肯定會勸我說,不要這樣說自己的父母,他們都是為你好。他們?yōu)槲液?,我能不知道嗎?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p>
可是,所謂的為我好,往往會讓我更不好。
國慶節(jié)的時候,老母親托姨媽給我介紹對象,來京后便每天開始了打卡式的相親聊天。
你吃了嗎?吃的啥?你干嘛呢?你冷嗎?你吃了嗎?吃的啥?
每天晚上都要像做任務(wù)一樣,按時按點地答完這些問題,才能讓這一天過去。
我不認(rèn)為這種聊天,能比我一個人看書、寫文章、畫畫,甚至是追劇、發(fā)呆更讓我快樂。
我承認(rèn),我內(nèi)心冷漠,內(nèi)心封閉,內(nèi)心慢熱,越是上了年紀(jì),能走到心里的人越少。所以,不主動,也許就是我的錯。
朋友勸我說:你要主動些,你要把心打開,你不要帶有偏見,你不要抵觸相親。
我盡力,我努力,我用力。
既然一日三餐的問候太過枯燥,那我們談?wù)勁d趣吧。
大家都愛看電影。我推薦給他一部自己很喜歡的美劇《致命女人》,他看完只給我一個評價:太污,至于導(dǎo)演講什么,看不懂。
大家都愛看電視。我推薦給他兩部自己喜歡的劇《法醫(yī)秦明》《白夜追兇》,他說太恐怖,沒法看。
我喜歡玩,他喜歡宅,我說要多出去走走逛逛,他說那不適合單身狗,出門就覺得悲涼。
既然興趣談不攏,那我們談?wù)剟e的吧。
談理想對象,你說喜歡外向的,他說他特別內(nèi)向;他說喜歡賢惠淑德的,我說我不知道什么樣叫賢惠,但我跟賢惠淑德貌似并不沾邊。
談異性朋友,他說自己沒有聊得來的人,更沒有聊得來的異性朋友。我說我聊得來的人不少,聊得來的異性朋友也不少。他問我這些異性朋友有沒有追過我,我說沒有,他說沒有追過我的異性朋友,那必定是性取向有問題……
談發(fā)愁,他說愁我,愁我跟他一樣不動腦子。我說我不是不動腦子,我是沒腦子。他說對,我就是沒腦子。我說從哪里看出來我沒腦子?他說感覺!
我跟他說,我們聊不來,不合適。
我孤傲冷漠,刁鉆任性,的確不容易與人聊得來,雖然跟我聊得來的人并不少。
每次遇到聊不來的人,我就會越來越害怕跟別人聊。然后父母,會越來越不理解,越來越不耐煩。
然后,恐嚇我說:哪里有那么多聊得來的,越往后,越?jīng)]得聊。
這也是很大女孩面臨的惡性循環(huán),你喜歡橘子,但他們總是給你蘋果。你想要等待橘子,他們告訴你再等連蘋果都沒有了。于是,又搬來一筐蘋果給你挑。
我與上面這位相對對象剛結(jié)束聊天三天,姨媽就又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這種無縫銜接的頻率,讓我難過得哭了起來。
每每被他們逼到無路可走的時候,我總會有活不下去的極端想法。雖然我并不會真的去做什么,但在內(nèi)心我已經(jīng)死了很多次。
我內(nèi)心有多陽光,也就有多黑暗。有多樂觀,也就有多悲觀。
我討厭這種被逼迫的感覺,討厭一切不能由我做主的感受。
朋友說,人生大概就是不斷地妥協(xié),要不你就妥協(xié)了吧。
雖說人生短短六十載,可往后一半的人生都在妥協(xié)中度過,那痛苦該有多漫長呢。
父母,甚至身邊的朋友,都無法理解我為什么不愿意結(jié)婚。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并不值得深究。
一來沒有遇到合適的愿意讓我結(jié)婚的對象;二來我很享受一個人的生活。我早就說過,我不是不婚主義,不是單身主義,別逼我,自然而然就好。
可這種想法,父母和朋友總能給你找出一堆的理由來反駁。但我卻又一肚子的話無從說出口,別人不理解,于是更加沉默。
很多文章總是說,現(xiàn)在的女孩不敢結(jié)婚,忙于工作,忙于加班,忙于掙錢。
我并不想販賣焦慮,這也不是我的生活。因為我不知道從何時起,戀愛結(jié)婚成了有錢人的權(quán)利,我不懂,也不想置喙。
我只知道自己純屬因為不愿意,因為當(dāng)下沒有走進婚姻的欲望。
但是如此簡單的理由,也成了最不能接受和理解的理由。這種話一到嘴巴,我就能想起父母呵斥我的樣子,能想到朋友們無語低頭的樣子。
所以,30歲的女孩,不僅要面臨被催婚和摧毀,還要對抗全世界的不理解。
對,我的心就是一座孤島。
30歲的女孩,單身有罪嗎?恐怕是有的!
正如電影《剩者為王》里,年過30的女主,崩潰地對全世界發(fā)出的質(zhì)問:
單身會死啊,不結(jié)婚會被判刑啊,這個世界對我的歧視已經(jīng)夠深了,你不去質(zhì)問這個世界,還跟他們一起來歧視我啊。
誰不曾在一開始都有單身的權(quán)利,可誰在最后有一直單身的勇氣?誰又有扛得住單身所帶來的所有惡意?
在《鏗鏘三人行》中,馮唐和俞飛鴻的對話,非常具有代表性。
馮唐說:“你一個人待著會煩嗎?會需要跟別人聊天嗎?”
俞飛鴻說:“你說一個人生活會找不到人聊天?很多夫妻,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沒話講。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可能比一個人的孤獨更悲傷啊。”
我們都想做俞飛鴻,可我們最終做的卻是那些無話的夫妻。
我不想刻意地忤逆父母的意愿,我也不想刻意地拒絕婚姻的美好,我不想努力地妥協(xié)人生,我不想喪失對愛的激情和欲望。
我想要什么呢?
我想要有不將就的權(quán)利,想要有等待愛情的從容,想要有一個人生活的權(quán)利,想要有拒絕婚姻的自由。
然而,過了30歲之后,我想我的處境會越來越差,我會遇到越來越多的蘋果,我可能會忘記我最初喜愛的是橘子。
我可能,終于不是我了。誰說的準(zhǔn)呢?
反正,30歲的女孩,沒有不結(jié)婚的自由。
寫得有點喪,可并不需要安慰。因為,我知道終究是自己面對,你們也不一定會理解。說到底,誰又能理解誰呢?
這是最后一次吐槽被催婚的痛苦,以后不會再寫了。
祝大家都能找到有情人,或者都能做自己。
原創(chuàng)首發(fā)個人頭條號:阿黛小姐的青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