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活著的太上皇并不多,李淵就是其中的一個。作為關(guān)隴貴族出身的他,7歲的時候繼承了父親唐國公的爵位,與楊廣更是表兄弟的關(guān)系。因此,鎮(zhèn)守太原的李淵因為朝廷待他不薄,所以并沒有起兵造反的打算。但是,當時的天下形勢大亂,農(nóng)民起義風起云涌,此起彼伏,各地的叛軍如過江之鯽一樣,不斷地沖擊著隋王朝這個短命的政權(quán)。
作為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從小就很有志氣,在四五歲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地方。根據(jù)《舊唐書》記載,高祖之臨岐州,太宗時年四歲。有書生自言善相,謁高祖曰:“公貴人也,且有貴子?!币娞冢唬骸褒堷P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p>
在大業(yè)十一年,年僅17歲的李世民參加了云定興的軍隊,去雁門關(guān)營救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在這個過程中,就表現(xiàn)出了機智過人的一面,輕而易舉地就出了隋煬帝。在李世民18歲的時候,高陽賊帥魏刀兒帥眾攻打太原,被李世民輕松地打敗,展現(xiàn)了李世民勇武的一面。
隨著反隋浪潮的涌動,李世民憑借自己的直覺,認為建功立業(yè)的時候到了,就多次倡議起兵反隋,統(tǒng)一天下。但是李淵卻十分不愿意,多次拒絕了李世民的提議。于是,李世民與自己的好友裴寂、劉文靜兩人略施小計,將隋煬帝的兩個妃子送到了李淵的床上,之后逼迫李淵起兵。
起兵之后的李淵在李世民以及部將的輔佐治下,很快就打敗了各路起兵的反王,建立了唐帝國。立國之后的李淵成為了唐王朝的開國皇帝,而李世民則因為自己的功勞聲威日隆,身邊聚集了許多能征善戰(zhàn)之士以及出謀劃策之人,與李建成的太子黨形成了鼎力之勢。
在武德九年,李世民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以及支持太子的齊王李元吉,并且收編了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所有家眷,并帶兵逼迫李淵退位,將皇帝寶座傳給了自己。
退位之后的李淵成為了太上皇,但是他的心里面還是很不甘心,盡管此時他已經(jīng)是六十歲的高齡,已經(jīng)了死了半截沒埋的人。但是他在退位之后,縱情于聲色之中,讓自己的兒子李世民不時地進獻各種美女,滿足自己對于女人的渴望。
或許是李淵的基因太過于強大了,從他退位的那年起,到他離開人世的九年時間里,先后與自己寵幸過的女人,生下了30多個子女,也就是李世民多出了30多個弟弟妹妹。面對這樣的局面,李世民也是哭笑不得。
在李淵去世之后,李世民就成為了弟弟妹妹們的“監(jiān)護人”,撫養(yǎng)他們成長,也算是對自己老爹的一種補償。
很快,李世民的這些弟弟妹妹就長大成人了,妹妹們被當做公主嫁給了功臣們,或者派出去和親。而他的弟弟們呢?則被李世民封王封爵,成為了地方上的豪強。
由于在弟弟妹妹成長的過程中,李世民并沒有過多的干預(yù)和引導(dǎo),導(dǎo)致這些封王之后的弟弟們無法無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導(dǎo)致民怨沸騰。
這也給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他的繼任者唐高宗李治帶來了許多的煩惱,不過,畢竟血濃于水,盡管這些人在地方上作惡多端,李世民以及李治都沒有對其痛下殺手,而是將這些王爺調(diào)離自己的封地,并且減免這些封地的稅收來平息民怨。
李元嬰,李淵最小的兒子,就是其中的典范,在山東時,就大興土木,讓當?shù)氐陌傩蘸拗牍牵蟊慌傻搅颂K州,同樣如此,再被安排到了南昌。在這里,李元嬰在歷史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修建了滕王閣,而王勃那篇聞名中外,震鑠古今的《滕王閣序》就是為了紀念這件事情。
由于李淵退位之后所生的子女大多數(shù)都活到了成年,在各地封王的有很多,這也成為了李世民以及李治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讓李世民感到欲哭無淚,也算是李淵的另類“報復(f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