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能益人,亦能損人。 長期過量飲酒者是肝腎疾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好發(fā)人群。 如何減輕飲酒不當對人體的損害,成為人們?nèi)找骊P(guān)注的問題。簡便有效、副作用小的中藥在解酒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解酒,不妨試試這幾味中藥:
葛根:
葛根全身都可解酒,葛根和種子葛谷均。解酒毒,葛花也能消酒。酒醉不醒的人,用生葛根搗汁飲后便愈;葛花研細末入酒,可以久飲不醉。著名的葛花解醒湯,更是醫(yī)家常用的方劑。
2.姜黃:
姜黃的提取物姜黃素會激發(fā)肝臟成倍產(chǎn)生“乙醛脫氧酶”,加速分解乙醛,緩和解酒后的各種不適癥狀。
3.枳棋子
枳棋子富含葡萄糖和蘋果酸鈣,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的分解和排出,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防止酒醉嘔吐;可以消除酒精在體內(nèi)產(chǎn)生的自由基,阻止過氧化酯質(zhì)的形成,避免酒精中毒導致各和代謝異常,誘發(fā)各種疾病。喝多了,用枳棋子煮水或煮粥來解酒。
4.余甘子:
余甘子能通過提高乙醇代謝酶活性,加速乙醇代謝,減輕一次性攝入過量酒精導致的肝損傷。
5.佩蘭:
芳香化濕,解暑發(fā)表,酒后常以本品煮粥服食,或泡茶飲服,可消除酒后積滯,口臭。
6.甘松:
芳香化濕,行氣健脾,甘松有一股香甜味,對胃口不開,消化不良,脘腹疼痛者更為適宜,酒后經(jīng)常吃些甘松粥,可開胃健脾,助消化,消食積,防酒醉。
7、高良姜散寒止痛,溫中止嘔;竹茹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白扁豆健脾,化濕,消暑;草果燥濕除寒,祛痰截瘧?;偌t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烏梅斂肺止咳,生津止渴。菱角清暑解熱,益氣健脾。橄欖開胃降氣,解毒醒酒;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斂汗;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這幾種種解酒的食材算是藥食同源,既是藥品也可以作為食材煲湯。平時也可以放在家里或者辦公室泡水喝。喝酒后上班泡一杯既提神又能緩解酒后不適。
2、甘蔗蘿卜湯:解酒毒就選它
材料:
甘蔗200g,鮮蘿卜150g
做法:
切碎,加水煮至蘿卜爛熟,去渣取汁,隨量服用。
[白蘿卜:甜脆水潤, 《本草綱目》就記載有:"(白蘿卜)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散瘀血,甚效。”甘蔗:清潤香甜,性味甘寒,入肺胃經(jīng),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也可以解酒毒。
3、一小時內(nèi)解酒毒的絕招
一小時內(nèi)解酒毒的絕招:揉按足三里穴、下巨虛穴和足底小腸的反射區(qū),同時服用藿香正氣丸如果您飲酒至醉,腹中難受,頭痛惡心,隔了一晚仍然不見好,通常稱為宿醉,治療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用拇指揉按腿上的足三里穴了,按揉的同時如果感到腹中舒服,有腸蠕動的感覺,證明酒食已入小腸,需同時揉下巨虛和足底小腸的反射區(qū),通常10分鐘就可明顯緩解癥狀。
若點揉足三里穴惡心反而加重,證明酒食仍停在胃中,此刻則需要手指探喉催吐。 因為食物和酒精已對胃造成了傷害,而胃黏膜上有急性炎癥發(fā)生,食物和酒精此時與毒素沒有區(qū)別,最好能吐干凈了,癥狀才可消失。
吐的過程中,可以飲用加少許鹽的水,幫助清洗胃黏膜,將更多變質(zhì)的食品帶出來。然后揉中脘穴和足三里穴,再加揉足底胃反射區(qū)及太沖穴和中封穴,這樣可以增強肝的解酒毒功能,同時服用藿香正氣丸,然后稍事休息,通常1小時內(nèi)可解除癥狀。
解酒錯誤做法
很多人喜歡用濃茶來解酒,茶有利尿作用,醉酒后飲些淡茶,可以加速酒精的代謝物排出,但是酒后若大量地飲用濃茶,不但不能解酒,反而會加劇對胃腸的刺激。 酒會直接損傷胃黏膜,而濃茶對胃黏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誘發(fā)胃酸分泌,對胃黏膜不利。而且大量濃茶中的茶堿會迅速地發(fā)揮利尿作用,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
圖文演繹養(yǎng)生、健身、治未病知識,往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