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湖中有1600噸黃金,卻又無人打撈?
不可能。
2009年,有國外媒體報道,俄羅斯Mir-2迷你潛艇在昏暗的貝加爾湖湖底--托爾斯泰角水下大約1200英尺(約合365.76 米)發(fā)現(xiàn)“閃閃發(fā)光的金屬物體”。
當時,有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懷疑這些閃爍著金屬光澤的長方塊就是迷失的白軍黃金。
隨后,莫斯科就媒體以“貝加爾湖發(fā)現(xiàn)迷失的白軍黃金”為大標題進行了報道。
報道稱,勘探人員多次試圖借助迷你潛艇的機械臂抓住這些發(fā)光的物體,但湖底砂礫松散,每次均以失敗告終。不過,潛艇操作人員已經(jīng)鎖定了發(fā)光體的具體位置,回去將另外制訂新的打撈方案,一定要把黃金打撈出來。
這之后,2010年、2013年、2014年,外媒體均有報道,俄羅斯的迷你潛艇不斷在貝加爾湖的湖底進行勘探,樂觀估計,這批沙皇黃金寶藏價值可達數(shù)十億英鎊。
……
當然,從2009年到現(xiàn)在,這這批價值可達數(shù)十億英鎊沙皇黃金寶藏還是沒有被打撈上來。
為什么會這樣呢?
事情得從頭說起。
話說,俄國十月革命后,原沙皇俄國艦隊司令亞歷山大·高爾察克糾集沙俄軍隊的殘部,依靠英國的援助,在鄂木斯克成立了獨立政府。
但是,高爾察克的白軍代表的是陳舊、落后的反動勢力,無法阻止得了歷史前進的車輪,1919年11月,鄂木斯克被代表歷史發(fā)展潮流的紅軍所攻占。
高爾察克手上還有50多萬人的軍隊,以及75萬反對革命、留戀沙皇的流亡者,還有傳說中的1600噸黃金,有翻盤的資本。
為了得到日本軍火的接濟,高爾察克率部大轉移,他們橫穿6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亞,向太平洋沿岸靠攏。
那些黃金,被分裝在28輛武裝押運車中,在125萬大軍的押運中浩浩蕩蕩地上路了。
那年的冬天特別冷,當他們來到距鄂木斯克以東1000多公里的托木斯克小城時,氣溫從出發(fā)時的零下30℃陡然降到了零下60℃,無數(shù)的人、馬、牲口被冷死,尸體很快被風雪淹沒,再凍結成堅硬的尸塊。
1920年2月底,他們來到了距鄂木斯克2000公里外的貝加爾湖畔,隊伍已從原先的125萬人銳減到了25萬人。
高爾察克他們押運的黃金,成為了英國人、法國人以及捷克將軍日·蓋達及哥薩克頭領謝苗諾夫等人爭奪的財富。
為了不讓黃金落入這些人的手里,高爾察克進行了就地處理——而當高爾察克后來被捕殺,黃金的下落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謎團。
為了找出這筆寶藏,前赴后繼的尋寶人搜過了顎木斯克市地下迷宮、鄂木斯克市的扎科哈米諾村、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白軍士兵墓地等等,最終還是把目光鎖定在自己所不愿意面對的貝加爾湖上。
貝加爾湖的湖面面積達到了3.15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為730米,最深處達到了1637米,而且貝加爾湖周圍地區(qū)冬季平均氣溫為-38℃,單憑人力潛水打撈絕無可能。
而且,您都不知道黃金是不是沉入了湖底,如果是沉入湖底的話,又在哪一個區(qū)域。
所以,這才出現(xiàn)了長達一個世紀而無法打撈的現(xiàn)象。
但是,無利不起早,在巨大財富的誘惑下,關于“貝加爾湖打撈黃金”的行動會陸續(xù)進行下去的,直到黃金被打撈出,或確定湖底沒有黃金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