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在成人后怎樣保護自己,教他經(jīng)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地望的環(huán)境中也能夠生活。”讓孩子在克服障礙中學習,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好方法。讓我們來看看一個聰明的媽媽的好辦法吧。
小亮是一個十分令人喜愛的好孩子。他很有禮貌,學習優(yōu)異,并且畫畫得很棒。他的畫經(jīng)常擺在國內(nèi)、國際的兒童畫展覽的展廳里,經(jīng)常受到老師、鄰居的表揚和同學的羨慕。因此,父母意識到: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傲的心理,出現(xiàn)不思進取或者受不了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挫折和打擊。
為此,父母經(jīng)常故意設置一些障礙,增加孩子受挫的機會。比如說,孩子的畫畫不錯,可是鋼琴彈得不好,父母就經(jīng)常帶孩子到同事家去,聽同事家的孩子彈鋼琴,并且經(jīng)常當面表揚同事家的孩子彈得好。在家里則是故意減少對自己孩子的表揚次數(shù),有時還故意找出一些問題批評孩子。
有一次,媽媽叫小亮去樓下的小店買醬油。小亮高高興興地就買回來了,可是媽媽對小亮說:“你買的是燒菜的醬油,我要的是拌菜的醬油。”其實媽媽這時候心里有數(shù),是自己事前沒有跟孩子交待清楚。小亮辯解了幾句,又去樓下?lián)Q醬油了。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媽媽心軟了,不過她沒有說什么,她想:不能心軟,這樣對孩子有好處!
心理學家早已證實,當孩子克服困難受到贊揚時,孩子的自信的心理品質(zhì)可以得到強化,他會更加努力,向著方面的困難挑戰(zhàn)的趨向性會更強。如果孩子屢屢受挫失敗,一旦取得成績,家長能夠及時地給予表楊,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得到加強。
父母面對挫折的反應和態(tài)度其實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先從我們自身做起,給孩子起一個表率的作用,出現(xiàn)了問題積極去解決而不是逃避。
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啟發(fā)自我鍛煉。通過看電影和閱讀等方式,讓孩子學習典型人物堅強意志力的培養(yǎng),學習別人如何克服困難,改掉自己壞習慣和壞毛病的方法。讓孩子進行自我鍛煉。
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從日常小事做起。堅持早上跑步,持之以恒,久而久之,也會逐漸培養(yǎng)孩子堅持不懈和不畏困難的良好品質(zhì)。
孩子遇到挫折時多鼓勵孩子,告訴孩子人生的道路本來就不是平坦的,遇到溝溝坎坎是正常的,告訴孩子相信他一定有辦法渡過難關,并且陪著他一起渡過難關,家長千萬不要包辦代替,孩子一旦渡過難關就是他的一次成長,對陪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