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癌癥出現(xiàn)了轉移的現(xiàn)象時,以目前的醫(yī)療手段就很難治愈了,所以很多患者及其家屬都將癌癥是否出現(xiàn)轉移情況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領募小編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關于癌癥轉移的事。
癌細胞是怎么轉移的?
目前已知癌癥轉移有4條途徑: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行轉移和種植性轉移。
直接蔓延:就近原則,哪里離癌細胞最近,癌細胞就去哪里。
通過淋巴轉移:原發(fā)癌的細胞隨淋巴引流,由近及遠轉移到各級淋巴結中;通常轉移癌在淋巴結擴展時,淋巴結會表現(xiàn)腫大且變硬,起初沒有實際影響,尚可活動。但轉移癌阻礙局部組織淋巴引流,可能引起皮膚、皮下或肢體的淋巴水腫。當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就要注意了。
血行轉移:癌細胞進入血管搭著血流的“順風車”轉移到較遠部位如肺、肝、骨、腦等處,進一步形成繼發(fā)性腫瘤。
種植:類似蒲公英播種,瘤細胞在脫落后可能種植到身體的另一部位,如內臟的癌細胞播種到腹膜或胸膜上。種植出現(xiàn)的概率較小。
癌細胞轉移會有帶著一定的目的性嗎?
在醫(yī)學上對癌癥有目的性的轉移稱為:“器官親和性”。
比如乳腺癌最易轉移到所屬淋巴結中,前列腺癌最易轉移至骨,尤其是脊柱中,胃癌細胞也比較傾向所屬淋巴結,再進一步侵犯胃壁,并種植于腹腔,從而導致腹水的形成,而肺癌轉移至腦的情況則是很常見的。
癌癥轉移對患者來說是件事殘酷的事實,但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比如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轉移,有利于癌癥研究人員掌握癌癥的轉移規(guī)律,從而在早期便想出阻斷它的去路的辦法。另一方面,一旦深入掌握這種規(guī)律,就更有可能了解癌癥的病理,從而找出癌癥的病因。
不過,也有不少癌癥的轉移是多途徑、多發(fā)性的。它們有著廣泛轉移的特點,其轉移規(guī)律不易歸納總結。如黑色素瘤。一旦確診此類癌癥,應進行全身性的檢查和治療。
癌癥的確是很可怕的,但我們需要了解它,并且戰(zhàn)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