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下,“祛道”按孫悟空的心態(tài)是絕對不允許的。最先傳授孫悟空七十二變筋斗云種種本領(lǐng)的是誰呢,沒錯,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當(dāng)時是道人模樣,孫悟空這樣重情性的一個猴子。大家去想,他肯定不允許祛道的,這里其實是“去妖”,按“祛妖”理解就可以了。
好,上一難大賭輸贏,悟空跟妖怪賭呼風(fēng)喚雨。我們知道,此前就是因為妖怪能呼風(fēng)喚雨,因此得到國王信任,進(jìn)一步控制了國王。孫悟空在求雨環(huán)節(jié)上完勝,往后遇到什么,能夠順利換了關(guān)文繼續(xù)西行嗎?我們繼續(xù)來看這一難。
話說國王見悟空有呼風(fēng)喚雨,呼龍使圣,便將關(guān)文用了寶印,放師徒西行。國師妖怪卻不同意,要跟唐僧師徒再賭。妖怪比一輪輸一輪,輸了還要比,最后一輪,把命搭進(jìn)去了。
先是比坐禪。悟空的性子坐不了禪,唐僧可以,生死關(guān)里也能坐兩三年。結(jié)果國師變小蟲咬唐僧,唐僧癢的想抓又不可以抓,抓了就輸了。悟空看出端倪,飛上去查出是小蟲作怪,悟空也變化成蜈蚣,直接把國師咬的從云端摔下,險些摔死。
我們這里分析,唐僧還是有用的,坐禪,比靜,唐僧還是很厲害的。之前講過,靜為躁君。悟空主“動”,他跟孫悟空的配合,還是很關(guān)鍵的。一靜一動才能生出更多事物。
后來,又賭了隔空猜物。先后在柜子里放了國寶、桃子、小道士。悟空把“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變成“破爛流丟一口鐘”;把桃子變桃核;把小道童變成念著阿彌陀佛的小和尚。又完勝,看過的朋友也都還記得這些情節(jié)。
第三次比,妖怪把性命比沒了。虎力大仙比砍頭,把悟空頭砍了,結(jié)果悟空又長出一個頭?;⒘Υ笙煽沉祟^后,悟空拔毫毛變黃狗,叼了頭跑掉了?;⒘Υ笙伤懒?,是個無頭的黃毛虎。
鹿力大仙比剖腹剜心。這個央視電視里沒有。悟空把腸子拿出來理了理又放回去了。鹿力大仙把腸子拿出來,悟空用毫毛變惡鷹把五臟叼走了。是白毛角鹿。
羊力大仙比下油鍋,悟空自然沒事。羊力大仙練的是用冷龍把熱油變成冷油的本事。悟空請北海龍王把冷龍捉走,妖道被炸的皮焦肉爛。是一只羚羊。
悟空讓國王出招僧榜文,召回了僧人,對國王說“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yǎng)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我們看對應(yīng)的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先看書面解釋。想要收斂它,必先擴(kuò)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qiáng)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勝剛強(qiáng)。
好那么看到這兒呢,其實我們就很好理解了,為什么孫悟空要和這三個妖怪比斗,而不是一棒子把他們打死。有人會說是給國王看的;有人會說管他這么多干什么,直接就走了就是,國王也不敢攔著。我們看孫悟空,他自幼學(xué)道,自幼得道,他自然明白“道”的道理。
正如三十六章所說的,“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kuò)張它。他如果想把妖怪收了,必須要擴(kuò)張他。
“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qiáng)它。孫悟空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國王敬僧也敬道。此前在搬運車遲一難中,悟空放走了五百名僧人,給每人一根毫毛保安全,讓他們看到“招僧榜文”時就回來。那我們看,他是要讓國王服氣,把僧招回。讓人服,得先讓人心服口服,都要服才行。他如果不這樣做,直接打了就走,國王會敬僧嗎,也不會啊。那么現(xiàn)在,通過這一再的比試,削弱了妖怪的勢力,也削弱了國王此前的心,敬妖滅僧的心。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我們看,求雨之后,這些比試的題目,都是妖怪們?nèi)ミx擇的,也是悟空主動讓妖怪們選擇的,這些題目孫悟空他都不會。為什么敢于讓妖怪隨便選題,因為孫悟空此前學(xué)的本領(lǐng),還是咱們上一篇所說的,你會了一項非常頂尖的本領(lǐng),其他的,你都可以游刃有余。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qiáng),”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zhàn)勝剛強(qiáng)的道理。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們某項技能練到一定程度時候,會顯出一種剛強(qiáng)的狀態(tài)。如果你碰上一個得道的人,他即使不會你這項,他可以模仿你這項技能,而且還能模仿的比你好,為什么,因為大自然都在幫他。這就叫做“是謂微明”,雖然微妙而又明顯的一個道理。
到這里,也就引出了下一句,“魚不可脫于淵”,就像魚不能離開水,我們也離不開自然,所以我們要依照自然的道去行事。自然的道是什么,對得起這個心,去幫助更多的人,這就是自然的道。那么還是上一難講的,我們以最快的方式,去修出來更好、更快速的幫助別人的本領(lǐng),更好的找到屬于自己的道。
我們換個角度分析,從妖怪角度,師徒祈雨以后,放師徒去西行,妖怪不再去賭斗的話,他們的性命也就不會丟失。“柔弱勝剛強(qiáng)”,當(dāng)發(fā)現(xiàn)自己苦練很長時間的技能,還打不過一個外來人,那就要小心謹(jǐn)慎。這里講了虛心的狀態(tài),我們完成自己當(dāng)下應(yīng)該完成的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不用再多生事端。
什么是生事端?就是不要夸大自己,擋住別人的路。如果夸大自己擋住別人的路,到最后肯定也有人會擋住你的路。就像這幾個妖怪,遇到孫悟空孫大圣,當(dāng)下就要付出代價。
在這里,感謝這一難給我們的啟示,老師和朋友們共勉,我們都把自己去修好。我們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路,走好自己的路,也多為別人鋪路。當(dāng)有人擋我們的路的時候,我們也有能力可以通開。每個人,都是美好的狀態(tài)。好,這一難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kuò)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qiáng)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zhàn)勝剛強(qiáng)。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