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北宋第四位皇帝,為人君,止于仁,仁字就是對他的最高評價。
宋仁宗,究竟有多仁慈?
宋仁宗趙禎,十三歲繼位,在位四十二年,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趙禎在位期間,經(jīng)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宋史》贊曰:“《傳》曰:‘為人君,止于仁?!壅\無愧焉?!?/p>
史家將其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宋仁宗本人也確實是一位好皇帝。
具體表現(xiàn)在他平時的行為人品上,宋仁宗趙禎對疑難案件盡量從輕發(fā)落,即使對“煸動造反”的也能區(qū)別對待,分清是真要造反,還是發(fā)牢騷。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
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此人應予以嚴懲,甚至冠上造反的罪名。
但是趙禎卻說他只是急于做官,發(fā)發(fā)牢騷而已,何必給人加罪名呢?不僅沒有治罪,最后反而給他官職。
不僅如此,他對敢于進言的人也十分寬容。
嘉祐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shù)以千計,終日里歌舞飲酒,紙醉金迷?;噬霞炔魂P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p>
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趙禎大加贊賞蘇轍敢于說真話,于是給他加官進爵。
更為可貴的是宋仁宗趙禎對下人很仁慈。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對廚子和御膳房的仆人們來說可是死罪啊?!?/p>
對待下人的過失,趙禎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這放在古代君王里可以說是仁心第一。
后來仁宗皇帝去世時,據(jù)《宋史》記載:“京師罷市巷哭,數(shù)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于大內(nèi)之前?!?/p>
消息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
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jīng)劍閣,看見山溝里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
不僅宋朝百姓如此,就連遼國百姓和君臣也對仁宗皇帝去世大為傷感。
當仁宗皇帝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后,“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沖上來抓住宋朝使者的手號啕痛哭,傷心欲絕的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p>
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托哀思?!?/p>
此后,遼國歷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由此可見,仁宗皇帝的仁愛之心確實是名不虛傳,能夠在去世時候得到如此高的禮遇,在中國歷代君王中也確實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