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嘲笑我心里認定的正確,和別人不一樣。
我嘲笑你的價值觀,和大眾都一樣 ?!?/p>
01
敏芳是村里新出的一批大學生,考上省外的一本校。
全家人都很開心,特別是敏芳自己,她感覺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因為家里窮,底下還有個弟弟,敏芳一路走來都很艱難,高中還一度面臨輟學。
那時街坊鄰居都勸父母:
“芳子長這么好看,考出去跟人跑了咋辦,以后誰來幫襯你哦?家里崽崽讀書還要錢咧!”
在敏芳再三保證,以后會賺錢供弟弟讀書,給家里貼補家用,父母這才松口同意她念大學。
坐上火車去往遠方的那天,是敏芳這輩子回憶起來最快樂的時刻。
上大學后,敏芳發(fā)覺,城市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
她不懂名牌,也不會化妝,只曉得埋頭死讀書,不能糟蹋了學費,和同宿舍女生相比,唯獨她顯得特別寒酸。
舍友曾吐槽,大學沒必要這么拼,反正混到最后,都能畢業(yè)拿到學位證的。
她不認同,早出晚歸泡圖書館,等她意識過來,其他幾個舍友融為一體,有活動都甚少喊她。
關(guān)于學校助學金,每年給的,都是家里早已奔小康的,敏芳和老師提過家里的困難,可得到的回答是:理解下,輪流拿,下次到你,照顧下其他同學。
她很奇怪,現(xiàn)在都流行輪流制助學了?
那天路過地鐵口,看到環(huán)衛(wèi)大爺掃煙頭,臉被氣得通紅。
大爺喊黑車司機別扔了,1個煙頭要被罰7塊錢,1天要被罰260元,工資才86元,這日子怎么過啊!
聽得她好難過,有的人卻一邊笑,一邊竊竊私語:環(huán)衛(wèi)工職責不就是掃地嗎,要是沒有垃圾,還要他們干嘛?
突然想起,初中村里老師說的一句話:“貧富不分貴賤,職業(yè)不分貴賤”,可她卻常常看到兩者明顯的界線。
過去她堅持的真理,在這里,好像總是被嘲笑推翻。
那一刻,她覺得,這座城,好像與她格格不入。
02
大三的時候,村里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兒時伙伴大壯,帶男性朋友回家玩,結(jié)果被家人撞見他們山坡上擁吻,逼問下,大壯和家里人出柜。
“愛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真愛無罪”,這句話轟動了全村。
村里人都說,大壯肯定在城市撞邪,整個人瘋了,父母以死相逼,趕走男性朋友后,把大壯鎖家里。
到處打聽,花大價錢請來半仙做法,要給大壯驅(qū)邪,把他綁著跪在大禮堂,四處都是村里人圍觀。
半仙拿著兩指粗的棍子,鬼吼鬼叫,四處走動抽打大壯,看架勢像是要把邪魂打走。
無論大壯如何哀嚎解釋,在場沒有一個人理會,只有敏芳聽進去了。
其實她很想站出來,說大壯沒有病,沒有瘋,他是個正常人,話到嘴邊,她發(fā)現(xiàn)自己在抖,恍惚中看到明天跪那兒的,是自己的背影。
飯桌上,一家人談起大壯,敏芳下意識稱贊大壯好勇敢,家里人像看鬼一樣看著她:
“芳子,莫學壞咯,不要對不起家里的列祖列宗,丟不起這個人?!?/strong>
敏芳點頭不說話。
那晚她失眠刷微博,lesgay超話消失了。
她轉(zhuǎn)發(fā)評論“唯真愛正確”這句話下,有陌生網(wǎng)友回復:
我尊重個別人的性取向,但能不能不要在網(wǎng)上到處宣揚?教壞未成年孩子,你們能負責嗎?
我也不是歧視,前提是你們不要隨便在公眾場合探討!太惡心!
不一樣就代表惡心,不歧視就是不準說話?
敏芳覺得自己跟不上大流的思想。
想到魯迅先生在《而已集》里寫的: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國人的想象唯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strong>
錯的到底是誰呢?
念及此,敏芳突然能理解,過去文人念叨“嗚呼哀哉”的心情,跟著嘟囔喊了一句。
敏芳的言行,在父母眼里就像是個笑話,和村里人吐槽,大家都嘲笑敏芳出去讀幾年書,人都讀傻了。
03
剛畢業(yè),24歲敏芳就被父母催婚,給她相中隔壁村讀過大學的男生。
這都什么年代,還搞包辦婚姻,敏芳還想在城市里好好實習,干出一番事業(yè),自然不肯。
這舉動讓父母有危機感,生怕她嫁給省外的男人,從此不顧家,于是以“不孝”的名頭,逼她回家相親,罵她翅膀硬就忘本……
電話里哭哭啼啼的聲音,吵得敏芳頭疼,只好定了隔天的票,回家一趟。
相親的男生叫陳淼,是家中獨子,為人有學問,態(tài)度誠懇,家境殷實。
總結(jié)來說,就是各方面都分別符合父母和自己的期待,男方一家也喜歡長相乖巧漂亮的敏芳。
在雙方家庭協(xié)商后,敏芳辭去城市里的實習,和陳淼一起到鄉(xiāng)鎮(zhèn)工作。
因為雙方父母催得急,交往僅三個月后,兩個人就倉促訂婚了,在鄉(xiāng)鎮(zhèn)里租房同居。
可自從訂婚后,男方家就遲遲沒有結(jié)婚的念頭,眼看自己都懷上了,兩家人都沒下一步動作。
詢問丈夫后才得知,按男方村里的風俗,是男女先訂婚,等生下孩子再結(jié)婚。
敏芳覺得很荒唐,2019年了還有這種婚戀觀?!
可令她感覺更荒唐的是,不管是讀過大學的丈夫,還是自己的父母,都默認這種要求。
事已至此,敏芳只好接受。
很不幸,第一胎是女孩,兩家人都焉了。
不僅是男方爸媽,就連自己爸媽,都覺得生不出男孩,面上無光。
敏芳解釋過,生男生女最終決定權(quán)是男人,和女人肚子無關(guān),可沒人信,丈夫聽著婆婆數(shù)落自己,也沒有吭聲。
和丈夫相處越久,就越發(fā)現(xiàn),陳淼完全不頂事,家里事大事小,全聽婆婆做主。
結(jié)婚又被無限期延長,原來所謂生完孩子就結(jié)婚的意思,是生出男孩,而不是女孩。
生不出男娃娃,結(jié)婚證都別想領(lǐng)。
敏芳覺得自己的婚姻像個笑話,可她已經(jīng)騎虎難下。
半年后,敏芳懷了二胎,這次全家人都很慎重,各種托關(guān)系,想測出肚子里是男是女。
敏芳為此憤怒頂撞過婆婆:生男生女都是孩子,難不成是女孩就打掉嗎?你們還是人嗎?
結(jié)果那天,丈夫第一次動手打了她,說她沒本事生不出男孩,還敢怪別人多事。
也是那天,敏芳才發(fā)現(xiàn),這幾年來,第一次看清丈夫。
后來,陳淼遠方表親要來幫忙,說家里有門路,能驗清敏芳肚子里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他們托人去香港驗敏芳的血樣,去北京照相館里做性別鑒定,最后叫婆婆安心,鐵定是男孩。
為了保險,婆婆硬是讓她吃了民間流傳的“轉(zhuǎn)胎丸”,據(jù)說吃了保證生兒子。
敏芳終于知道,中國男女性別比117:100,消失的3000萬女孩都去哪了,她們都死在了肚里,死在了社會的手里。
依稀記起往年看到的新聞:
印度女人因為生不出兒子,8年里被迫流產(chǎn)6次,還常常被丈夫毒打:
“老公想要繼承香火,可他根本沒什么值得子孫后代繼承和驕傲,他是個苦力,卻一心想要個兒子。”
想來似曾相識,敏芳忍不住苦笑,她自詡讀過書,上過學,處在最好時代里,她卻活成印度女人的悲劇。
人人都夸敏芳命好,嫁個好人家,衣食無憂。
她聽著只想吐,一步錯步步錯,被催著趕著早結(jié)婚,至今連證都沒領(lǐng),生出是人是鬼都未可知。
如今婚姻,男人出軌,女人得不到賠償,被家暴也難維權(quán),女德班大行其道,女性想要平等,卻被世人罵女權(quán)。
敏芳覺得好好笑,愣是笑出了眼淚。
04
幾年后,兒子陳子航上三年級了。
被婆婆慣得無法無天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自己的話。
下班后,敏芳接到老師電話,告狀說兒子在班級里摸了女孩的屁股和胸,雖說孩子年齡還小,但希望父母重視起來,好好教育。
當天晚上,氣急的敏芳忍不住打了兒子幾下手心,等冷靜下來后,和孩子道了歉。
敏芳想的是,兒子做錯事,是自己教育不到位,子航最需要的,應該是性教育,樹立一個正確的性觀念。
沒想到的是,這事被婆婆知道,打罵敏芳淫蕩,帶壞孫子:
“沒有女生勾引,子航會出手嗎?
再說小孩子懂什么,被摸下又不會死。
小孩做事算什么犯罪?法律都原諒孩子。
你還是人當媽的,怎么能和孩子講這種事,你太惡心了!”
婆婆哭著喊著要上吊,不能活了,丈夫回來知道前因后果,氣急敗壞下,當著孩子的面,對自己動了手。
這是第幾次“不小心”的家暴,她數(shù)不清了,離婚的念頭反反復復,卻還是舍不得。
敏芳自己也知道及時止損很重要,可笑的是,臨到頭,跨不出這一步。
那天晚上,她一個人躺在書房的床上想了很多,她想起這幾天新聞里,那個死去的男孩。
上小學的男孩,生前一直對一個女孩,進行“孩童式”的騷擾,持續(xù)整整一年。
女方家長幾次求溝通求解決,男方家長不理會,老師也不當回事。
誰知,最后悲劇產(chǎn)生,女孩爸爸一怒之下,揣著刀進校,捅死了男孩。
難道非要等子航也變成這樣的男孩,才能教育他正確的性觀念嗎?來不及了??!
對于丈夫前幾天透露要三胎的想法,敏芳沒法下定決心離婚,卻決定明天偷偷去絕育。
在這種家庭里,生再多孩子,都不敢保證他的本性是正是邪。
當性教育書籍被下架,對孩子禁止談論性,后果就是不斷有悲劇誕生。
《戰(zhàn)士和蒼蠅》里提到過:“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竟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strong>
敏芳想的是,我終究做不成完美的蒼蠅。
05
之后的幾年里,無論婆家怎么努力,用盡民間偏方,各種補藥,敏芳的肚子,就是一點都沒聲音。
敏芳就像摸透他們的性子一般,沒人提出去醫(yī)院檢查,就沒人知道她已經(jīng)帶上絕育環(huán)。
對婆家來說,他們都覺得女人生娃這種事,沒必要去醫(yī)院破費,一如當年拼命阻止敏芳剖腹產(chǎn),要求順產(chǎn),只圖吉利又省錢。
關(guān)上門的都是家務事,不能出去丟人現(xiàn)眼,這叫家丑不可外揚。
真是可笑。
既然再也懷不上,家里人認為就是敏芳的命不好,是她肚子不爭氣。
娘家人因為敏芳不會生,嫌丟臉都來不及,誰會管她死活,畢竟靠婆家養(yǎng),娘家人都不吭聲。
自此以后,婆家對敏芳態(tài)度越來越差,把她當做保姆一樣使喚,她工作回來累死累活,還得伺候一家子。
而丈夫呢,看到公婆對她的苛責刁難,全程默許,對她也是越來越提不起性趣,說得好聽點,叫相敬如賓。
難聽點,呵呵,敏芳想想自己都冷笑出聲。
意料之中,陳淼開始頻繁早出晚歸。
敏芳隱隱猜到些什么,只是她不說,只求他能在孩子面前當個好爸爸,讓他們健康成長,有個完整的家。
至于還愛不愛的,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可敏芳沒料到的是,小三是個狠角色,之前還只是在微信上發(fā)發(fā)親密照,說些令她難堪的話。
到后來,仗著自己肚子有了男娃,直接登堂入室,來家里又吵又鬧。
孩子們有天晚上問她:“媽媽,我們以后是不是沒有爸爸了?”
敏芳忍住眼淚安慰孩子,這一鬧,她才回過神來,是啊,陳淼家有錢,不缺女主人,她怎么給忘了呢?
不為男人,為了孩子,她都不能讓步,不能讓家散了。
可敏芳下決心得太晚了,早已沒有愛的婚姻,對于陳淼,對于婆家人來說,她已經(jīng)物盡其用,剩下沒有用處了。
而小三年輕又聽話,當兩個孩子的后媽也挺好,多余的,只有她而已。
所以當陳淼把離婚協(xié)議攤給敏芳簽時,恍惚中,她能清晰聽到自己腦子里神經(jīng)斷裂的聲音。
陳淼說:“給你10萬離婚費,孩子歸我,簽了吧,這個決定對你我,對孩子都好?!?/p>
敏芳:“哈哈哈哈,陳淼,你意思是一個孩子值5萬是嗎?”
陳淼皺了皺眉,在他眼里,敏芳就像瘋婆子,空有學識,沒有腦子。
癲狂笑完后,敏芳簽了,放下身段求陳淼,讓她今晚單獨和兩個孩子吃個飯,當最后一頓晚餐。
聽著敏芳的哀求,陳淼想起過去幾年的情分,就隨口答應了。
那天晚上,天氣正好,敏芳難得梳妝打扮,和孩子出門玩了盡性。
后來,在家附近的湖邊,她帶著兩個孩子一起投湖去死。
“這輩子,我只剩孩子了,無論如何,孩子都得是我的?!?/strong>
死亡前一秒,這是她最后的想法。
06
以上的故事,看起來是不是戲劇又殘忍?
可惜,一切都是當今事實。
只是這些故事,分別真實發(fā)生在讀者、陌生人、同學和朋友身上的經(jīng)歷,統(tǒng)一在了敏芳這個女人周圍。
她是社會中被嘲笑的典型,她胸中的真理,明明是正確的,卻被大眾給硬性“糾正”,希望她成為完美的那只蒼蠅。
只是敏芳不愿,也不從,寧當缺點的戰(zhàn)士。
說實話,這世上無知不是罪,以自己無知為榮,并批判矯正他人正確價值觀的烏合之眾,才是真的罪惡。
很多時候,從眾的觀念,并不代表正義,少數(shù)人的真理,并不代表就是錯誤。
社會里有多少人,試過用自己的觸角去感知世界,而不是鸚鵡學舌,隨波逐流呢?
或許我也渾身缺點,但我知道,我還是個戰(zhàn)士。
希望所有人明白,于紛擾凡世中,保持自己的思考,真的很重要。
你嘲笑的真理,底下可能全是血與淚,你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也掩蓋不了現(xiàn)實的悲壯。
就像《路》一書中,有句話是這么寫:
“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
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就是喜?。?/strong>
如果你只沉湎于喜劇之中,那就是悲劇?!?/strong>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