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星球2》正在再度刷新BBC自然類紀錄片的口碑上限?;蛘呖梢赃@么說,全世界看過的觀眾幾乎都想跪下唱征服!
2001年BBC出品的紀錄片《藍色星球》被稱作是全世界探索海洋的自然紀錄片的鼻祖,這部探索海洋類的紀錄節(jié)目2001 年首播時吸引了將近 1000 萬的收視,共銷往全球 240 個國家,獲得了兩項英國學術電視獎和兩項艾美獎,豆瓣評分9.5。
時隔16年之后,《藍色星球2》強勢回歸,并在騰訊視頻播出,豆瓣評分高達9.9!而早在今年年初,BBC的開年巨作——紀錄片《荒野間諜》已經(jīng)在國內的自然類紀錄片愛好者中圈過一輪粉,其豆瓣評分達到了9.5分。
負責制作《藍色星球》和《荒野間諜》系列的是 BBC Studio 的自然歷史部。這個專攻自然歷史以及野生動植物系列的電視、廣播以及網(wǎng)絡材料制作的部門成立于 1957 年,現(xiàn)在每年能制作出 100 小時的電視節(jié)目內容和 50 小時的廣播內容。
《藍色星球2》則是這個專攻自然類紀錄片團隊最新的口碑力作。在如潮的好評中,許多評論都提到了, BBC 把這部自然紀錄片拍出了好萊塢大片的風格。Vox 網(wǎng)站就評論說,《地球脈動》第二季是史上最具有好萊塢大片即視感的野生動物紀錄片系列。
精美的畫面來自于嚴謹?shù)闹谱?。在長達5年的拍攝過程中,BBC自然歷史部為了這部7集的紀錄片一共進行了125次遠征,拜訪了39個國家,足跡遍布全球五大洋幾乎所有的海域,甚至包括南極冰蓋下的深海海底。光是水下拍攝,就長達6000多個小時。
據(jù)了解,《藍色星球2》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把潛水艇開到南極的深海海底,用BBC攝影師的話來說,這是 “因為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人類已知的邊緣探索”。
從《藍色星球》到《藍色星球 2》的這 16 年,BBC 還推出了另外兩個知名系列,聚焦生物群系的《地球脈動》系列——《地球脈動》2006 年播出,《地球脈動 2》則于去年與觀眾見面;以及被稱為BBC“腦洞最大”紀錄片的《荒野間諜》,他們全程派出34臺偽裝攝像機“間諜”,打入動物內部,去拍攝動物世界不為人知的一面。
同樣是拍自然界,BBC為何能將紀錄片拍出新意,甚至拍出大片般的精彩?首先是技術層面的不斷突破,《地球脈動》第一季是 BBC 首次全程采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紀錄片,200 萬美元一集的攝制成本還創(chuàng)造了 BBC 當時紀錄片之最,當時使用的技術還包括美國軍方發(fā)明的空中攝影機拍攝。十年后的第二季,BBC 將攝影機升級為了超高清 4K,讓畫面更有視覺沖擊力。
BBC會根據(jù)拍攝的不同內容調整技術運用。如搭配了航拍平衡儀的無人機,主要用于從高處遠處拍出壯闊的全景,自然完整地呈現(xiàn)出動物休息或獵食的過程。又比如手持攝影機,則能夠表現(xiàn)出動物的視角,從動物的角度拍攝這個世界。
但技術只是BBC自然類紀錄片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有網(wǎng)友評論《荒野間諜》說:母親無私的奉獻、保護孩子的本能、家庭成員之間的愛、動物伴侶間的浪漫、嫉妒、傷心、同情、甚至對死去同伴表達敬意,這些動物們形形色色的情感表達,都被荒野SPY(間諜相機)記錄了下來。
這反映出大家喜愛BBC自然類紀錄片最根本的原因——故事。正如《地球脈動2》制片人岡頓所說:“不管是什么技術,最終都是為了我們要講的故事服務。”《藍色星球》制片人奧拉·多爾蒂也曾表示,BBC 會注意尋找故事的角度,比如特定的動物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行為,然后解構并拼湊出故事。
比如紀錄片會記錄下偽虎鯨和海豚的相遇。
海豚的速度明顯處于劣勢, 本以為會是一場血腥的遭遇戰(zhàn),誰知道兩個不同的族群居然很快開始在水中愉快地一起暢游。
除此之外,這些自然類紀錄片屢屢贏得高口碑,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用真實發(fā)生的一切讓觀眾產(chǎn)生代入感,引發(fā)了人們對自然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
《綜藝》在評論《地球脈動》第二季的時候這樣寫道:“2016 是有史以來氣溫最高的年份,北極海冰量創(chuàng)新低。海洋里的氧氣含量驟降。污染擴展得很嚴重,工業(yè)化學成分甚至污染到了海洋的最深處?!兜厍蛎}動》第二季來得很關鍵和及時——讀起來像是歷史文獻的它是寫給這顆星球的一封情書,向這顆可能無法再長久保持生物多樣性星球表達敬意”。
動人的故事、大片般的畫質、深刻主題和共通的情感,共同構成了BBC自然類紀錄片的魅力,從根本上說,這一系列自然類節(jié)目都沖鋒在科學前沿。
拍攝者不僅是拍攝這些自然故事,而在拍攝中完成了新的科學探索,而觀眾實際上與拍攝者共同完成了這些科學冒險,因此有樣東西是任何大片都無法提供的——大自然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