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研究方案
一、 課題名稱及其界定
課題名稱:中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
界定:
“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主體意識和自主意識,能不斷激發(fā)自己的學習激情或積極性,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學習過程或學習方式。
本課題旨在通過探索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喚醒農村中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培養(yǎng)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合作學習習慣以及合作學習品質的目的?! ?/p>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 創(chuàng)新目前合作學習現狀的需要
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合作學習。因此,倡導合作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系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中學生合作學習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p>
2.適應我校校情需要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通過調查了解,留守孩子占72.8%,他們的實際監(jiān)護人一般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數的孩子臨時監(jiān)護人是親戚。隔代撫養(yǎng)或臨時監(jiān)護,能解決學生的生活,但少了一份必要的親情、缺了一份無可替代的心靈撫慰,學習上沒有及時的家庭輔導和監(jiān)督。每次開家長會,到會率不足70%,來的不是上了年紀的留守老人,就是家庭主婦。我們深深地感到,留守子女的學習已成問題,孩子的父母因外出務工讓他們的學業(yè)輔導出現新的、長期的危機,難道讓學生“買單”?不,不行!他們是又一代新人,只有讓我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能自覺學習、能合作學習——為個體的持續(xù)發(fā)展注入活水。這是農村教育的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時不我待?! ?/p>
3.滿足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
從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每個社會成員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沙掷m(xù)發(fā)展觀念和戰(zhàn)略,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具有終身發(fā)展的愿望和終身發(fā)展的能力,具有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p>
三、本課題研究現狀及可能的創(chuàng)新之處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合作學習一直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合作學習已成為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在教育學領域,研究者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重點探討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在心理學領域,研究者側重于考察影響學生合作學習的各種因素,以及合作學習發(fā)生、發(fā)展的內在心理機制,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內外對合作學習的研究已取得長足的進展,許多教育和心理學派都從自已的角度對合作學習問題作過深入的理論探討,并開發(fā)了一些旨在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p>
新世紀的當今社會正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社會發(fā)展的日新月異,對未來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學會學習,有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未來世界的激烈競爭中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從而立于不敗之地。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仍然是教育最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此方面國內外仁人志上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發(fā)表了若干爭鳴,其中有影響的,可就系統(tǒng)地闡明,指導同行,特別是一線教師怎樣恰到好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的做法太少。僅僅是從理論涉及到了在新形勢下,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培養(yǎng)問題。就如何在農村中學生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方法、途徑、模式,還沒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辦法。因此,著眼于學生的未來,強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 ?/p>
2.本課題可能的創(chuàng)新之處
(1)把多元智力理論、新課改理念納入本課題研究視野,通過多項的信息交流開闊學生眼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引導學生的手、腦、口多種感官并用,共同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變被動地接受結論為主動地獲取知識,使學生真正地感到成功的喜悅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成為學習的主人;
(3)構建新的、科學的、可推廣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
(4)初步形成一套農村合作學習式教學的基本策略?! ?/p>
四、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
1.理論依據
(1)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是建構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布魯納認知發(fā)現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學習者主動的認知過程?! ?/p>
(2)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兩個基本要素,學生是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動接受教育,具有主觀能動性,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積極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p>
(3)當代學者孔企平先生在《論學習方式的轉變》一書中指出:合作學習關注學習者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是學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并養(yǎng)成習慣,使學生為自己負責,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是新課程的必然要求?! ?/p>
2.本課題研究的實踐價值
本課題研究立足農村,著眼于“合作學習”,著重解決中學生學習的動力問題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策略問題?! ?/p>
(1)通過合作學習的研究,引導學生自己通過積極的智力活動去“生產”知識,發(fā)展能力。重視“個體”的嘗試學習過程,允許每個人按自己的認知方式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在個性化的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p>
(2)通過合作學習的研究,探索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的教學模式,變傳統(tǒng)的個體學習為自主發(fā)展學習,創(chuàng)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通過合作學習的研究,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做事、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 ?/p>
五、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和內容
課題總目標:
通過實驗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學、活動方法,指導學生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實現自主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初步構建適合農村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一套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p>
具體目標:
1.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泛的實踐探索,制定各年級各階段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形成學科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生合作學習的生動活潑的局面?! ?/p>
2.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和實驗,促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 ?/p>
3.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和實驗,促使廣大教師更新教學觀,改革舊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發(fā)展,做真正的學習主人?! ?/p>
主要內容:
本課題主要研究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當前中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實際情況的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學生在這些方面存在的積極因素和具體問題,以便針對性地研究確定具體的策略?! ?/p>
2.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興趣?! ?/p>
3.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的研究?! ?/p>
4. 探索中學生語文合作學習能力的基本模式?! ?/p>
六、本課題主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課題研究思路
本課題研究將納入學校語文教育科研計劃,分階段實施,落實到語文教科研活動之中。
⑴、加強理論學習。進行科研,首先要有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要用正確的教育觀念指導實踐。為此,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做到定期,不定期地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做到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邀請專家來校講學與安排教師外出學習相結合?! ?/p>
⑵、積極開展實驗課活動。積極開展研究課評估活動,每學期至少開3節(jié)研究課,圍繞不同階段的試驗目標進行實驗,并進行定量分析;每學期至少開展集體活動兩次,交流有關心得體會;每位課題組成員必須積極參與研究活動,必須到場聽研究課,課后及時進行評議交流,為進一步實驗積累數據和資料?! ?/p>
⑶、認真組織經驗總結。所有課題組成員在積極開展課堂實踐活動的基礎上,認真組織教學反思,撰寫教學案例和論文,總結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的范圍內推廣?! ?/p>
⑷、嚴格執(zhí)行科研制度。為使本課題研究正常健康開展,制訂課題實施方案,明確課題負責人,形成點、線、面,有層次、有重點的管理網絡?! ?/p>
⑸、建立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為了使課題組成員保持良好的科研精神,課題組將按照《泉嶺中心學校教師考核制度》相關規(guī)定進行獎勵,。每學年度根據組內成員的科研意識、參與程度、研究課或評優(yōu)課的成效以及論文發(fā)表或獲獎情況,評出科研積極分子,并給予獎勵?! ?/p>
2. 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輔之以調查法、實驗法、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為使研究盡量地靠近目標,我們采用“討論—行動—反饋—調整”,即邊研究邊行動,邊反饋邊改進,邊實踐邊總結,邊收集情報,邊修改方案的做法。
⑴調查研究法。
以本校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分析這些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心理素質、智力品質等情況,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在研究和實驗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觀察分析和策略指導?! ?/p>
⑵文獻研究法?! ?/p>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應用教育教學理論,分析他人的成功教學經驗,借鑒外地的教改成果,研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⑶準實驗研究法?! ?/p>
按照課題設計和實驗方案,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實驗。通過實驗,探索出對廣大學生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和訓練以完善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的成功經驗,從而促使語文教學改革向深層次發(fā)展?! ?/p>
七、本課題研究主要過程和措施
過程設計:根據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研究內容,大致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1. 第一階段:準備論證階段(2017年6月——2017年8月)
2017年6月——2017年7月:選題,初步進行課題設計,填寫立項申請書,并提出立項申請?! ?/p>
2017年8月:成立課題組,明確層級管理;學習相關理論和課題研究方案,進行文獻研究。撰寫課題研究方案,進行調查、前測;征求專家意見,修改草案,舉行開題儀式?! ?/p>
2、第二階段:初步探索階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2017年9月:完善課題研究計劃,進行前期調查、測試,收集原始資料。
2017年10月——2018年8月:啟動研究。課題組成員進行課堂實驗,做好記錄、及時分析,定期參加課題觀摩、交流、匯報,向課題組提交自己撰寫的論文、案例、教學設計?! ?/p>
3.第三階段:深化提高論證(2018年9月——2019年8月)
2018年9月—2019年1月:進行階段測查、小結。
2019年2月——2019年8月:調整實驗方案,進行第二輪實驗研究?! ?/p>
4.第四階段:結題鑒定階段(2019年9月)
2019年9月:課題組成員上研究課,向課題組提交自己撰寫的論文、案例、教學設計。整理研究資料,編輯案例和論文集,撰寫結題報告、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p>
主要措施:
1.建立課題組,形成管理網絡。由教研組組織實施,教導處人員協(xié)助,課題組負責人、課題組組長、實驗教師具體開展?! ?/p>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確定研究的要點。
3.注重教師培訓,加強理論學習。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弄清“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實質和任務,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
4.立足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挖掘教材的實踐功能,讓學生動手操作,解放學生學習的時空,保證學習的時間和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競賽活動,展示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如讀書報告會、手抄報展評、動手操作競賽、朗誦賽等。
6.建立評價、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習熱情,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八、完成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1)思想保證
課題組成員要加強學習,增強課改意識,不斷強化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把教改實驗作為自我價值的實現、個人發(fā)展需要和事業(yè)來做?! ?/p>
(2)人力保障
課題組成員都有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積累了較好的一線經驗,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課題組主要成員為學校的班主任、教研組長及一線骨干教師,受過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或訓練,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流程,更難得的是這些同志都能吃苦耐勞,甘于奉獻,全部勝任本課題的研究任務。
(3)制度保障
課題負責人負責整個課題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全面管理。課題組定期召開階段反饋會議,及時調整工作安排與進程。組員定期向課題組匯報工作進程與研究的階段成果。課題組同時也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督導,促使課題項目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節(jié)點有效開展和完成。
(4)資源保障
課題組有針對性地搜集有關教學,教科研等方面的資料,編制專題目錄,索引,文摘,剪輯等資料,以多種形式為教師學習提供信息支持。制訂獎勵辦法,按課題進度予以獎勵,提供課題經費?! ?/p>
(5)經費保障
學校領導思想觀念先進,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特別重視基礎方面的教學研究。在經費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一直能夠保證教科研研究經費,在業(yè)務培訓、課程資源整合、資料收集和開展活動等方面都能保證經費的落實?! ?/p>
(6)時間保障
我校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兩節(jié)課為教研組活動時間,其中課題研究是一項重要內容,受到學校的高度重視,確保教師有充足的時間用在課題研究上。
九、本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一)階段成果
1、學生“合作學習”課題申報
2.、學生“合作學習”優(yōu)秀課例10篇(案例 課題組 全體成員)
3、學生“合作學習”經驗總結4篇(論文 課題組 全體成員)
4、學生“合作學習”研究成果課8節(jié)(課堂實錄 課題組 全體成員)
5、學生“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研討2次
(二)最終成果
1.優(yōu)秀教學案例集(不少于10篇)
2.學生“合作學習”示范課(不少于8節(jié))(課堂實錄 萬紹明 )
3. 完成語文學科農村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基本模式。
3. 結題報告1份
十、課題承擔者的分工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分工:
1、課題申報書:XXX
2、調查研究學生現狀情況調查表設計
3、學生調查表情況分析:CCC
4、材料收集整理: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