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終于弄懂“五胡十六國”是怎么回事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西晉、下接南北朝的北朝,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蜀地建立成漢、在中原建立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滅北涼為止,共計139年。

          這一期間,在中國北方和西南先后由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族,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即成漢、前趙、后趙、前涼、北涼、西涼、后涼、南涼、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統(tǒng)稱“五胡十六國”。

          那么在西晉以后,中國北方怎么會一下子分裂成16個國家呢?這事還要從頭說起。 自東漢中葉之后,中央王朝常以招引或強制的方式,將邊疆的北方各族內(nèi)遷,以便監(jiān)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勞動力。到了西晉時,中國北部、東部和西部,有大量胡族與漢族雜住,對晉帝國呈現(xiàn)半包圍形勢。

          晉武帝在世時,西晉國力強盛,各胡族還能向中央稱臣。晉武帝去世后,中原王朝爆發(fā)了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nèi)亂——八王之亂。這次內(nèi)亂歷時16年,耗盡了西晉王朝的所有兵力,給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造成嚴重的破壞,最終導(dǎo)致西晉亡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五胡十六國紛紛建立。

          一、成漢登場

          成漢(304年—349年),是五胡十六國的首個政權(quán),由氐族首領(lǐng)李雄在四川成都建立。

          李雄的祖輩在東漢末年,從巴西郡遷至略陽歸附曹操,并在魏國任職,成為氐族首領(lǐng)。

          八王之亂時期,關(guān)西一帶兵禍擾亂,再加連年大荒,略陽等六郡的百姓逐漸向蜀地流亡,其中便有李雄的父親李特。后來,西晉政府強迫流民返鄉(xiāng),李特父子在蜀地率流民起義,李特在戰(zhàn)場上被殺,李雄繼續(xù)與晉軍作戰(zhàn),并打敗西晉軍隊,占領(lǐng)成都。李雄于304年,稱成都王,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

          347年,東晉桓溫率兵攻打成漢,成漢投降,其殘余勢力在2年后也被東晉徹底消滅,亡國,享國45年。

          二、前趙滅晉

          前趙(304年-329年),成漢建立一個月后, 匈奴貴族劉淵在山西左國城建立前趙,前趙與成漢是十六國之中僅有的2個在西晉滅亡前建國。

          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lǐng)冒頓單于的后裔。漢高祖劉邦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并與冒頓單于相約為兄弟,所以,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為姓。 西晉時期,晉武帝讓劉淵管理匈奴的內(nèi)部事務(wù)。

          八王之亂時,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任職,司馬穎讓劉淵回匈奴部去召集人馬打內(nèi)戰(zhàn),但劉淵卻趁西晉諸王內(nèi)亂,攜匈奴五部割據(jù)并州,獨霸一方。因為劉淵是漢朝的外甥,同時也為了籠絡(luò)人心,劉淵以光復(fù)漢朝為名建立漢,自稱漢王。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

          劉聰繼位后,派遣族弟劉曜、大將石勒,消滅西晉主力部隊十余萬人,并攻破西晉國都洛陽和長安,先后俘虜晉懷帝、晉愍帝,西晉滅亡。此后,五胡十六國正式登場。

          后來,漢國發(fā)生內(nèi)亂,劉淵的侄子劉曜繼位,改國號為趙,史稱漢趙。劉曜繼位的同時,漢趙大將石勒與劉曜反目,自立為趙王,與劉曜分庭抗禮。所以,劉曜所建立的趙國史稱前趙,石勒所建的趙國史稱后趙。

          三、后趙爭雄

          后趙(319年—352年),是羯族首領(lǐng)石勒建立的政權(quán)。

          石勒自從與劉曜分道揚鑣后,就自立為趙王,他所建立的國家史稱后趙。石勒建國后不斷與前趙交戰(zhàn),終于在十年后打敗劉曜,并將他處死,前趙滅亡。

          石勒死后,其次子石虎篡位,石虎死后,其諸子為爭帝位互相殘殺。石虎養(yǎng)孫冉閔趁后趙政局混亂之時殺死后趙君主石鑒,奪取后趙政權(quán)并稱帝,改國號魏,史稱冉魏。后趙滅亡。

          四、前燕崛起

          前燕(337年 - 370年)是由鮮卑族貴族首領(lǐng)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quán)。

          慕容皝的祖先莫護跋(即,慕容跋)在三國時期率領(lǐng)族人由呼倫貝爾遷居遼西,曾隨同司馬懿征討割據(jù)遼東的公孫淵,立下戰(zhàn)功,被封為率義王。慕容鮮卑在魏晉時期世代歸附中央政權(quán),直至八王之亂時,還幫助西晉王朝進行平叛。慕容皝父親的慕容廆在西晉滅亡后,還繼續(xù)向東晉稱臣,并希望東晉王朝能封他為燕王。當時朝議還有定論,慕容廆就去世了。

          慕容皝繼位后,東晉派人節(jié)授任慕容皝為鎮(zhèn)軍大將軍、遼東公。4年后,慕容皝羽翼豐滿,自立為燕王,建立燕國,史稱前燕,東晉礙于形勢,承認既成事實,破例封其為燕王。

          隨后,前燕打敗冉閔,消滅冉魏政權(quán),入主中原,并拋棄東晉旗號,自稱燕皇帝。東晉派大將桓溫討伐,但被前燕大將慕容垂擊退。 慕容垂在擊敗桓溫的戰(zhàn)役中立下大功,然而他卻被輔政的慕容評所猜忌,慕容垂被逼無奈攜家人逃往前秦。

          前秦天王苻堅早就想消滅前燕,一直忌憚慕容垂,如今最大勁敵已經(jīng)投誠,苻堅遂開始討伐前燕,不久,前燕滅亡。

          五、前涼自立

          前涼(317-376),是西晉涼州刺使張軌之子張寔在西北地區(qū)建立的漢族政權(quán),也是十六國之中第一個漢族人建立的政權(quán)。

          張軌在涼州期間治理有方,百姓擁護,深得晉朝信任。八王之亂期間,張軌派兵三千,東奔京師保衛(wèi)天子。永嘉之禍期間,張軌又派兵討伐前趙。張軌去世后,其子張寔繼任,西晉任其為涼州刺史、西平公。西晉滅亡后,張寔擁戴東晉司馬睿即位,自稱涼王。張寔去世后,其胞弟張茂繼任,前趙封張茂為涼王,這是前涼王號之始。但前涼并始終對東晉表示忠誠,各代統(tǒng)治者除張祚外,都自居晉朝的刺史或州牧,接受晉的封號。

          公元376年前秦天王苻堅對前涼發(fā)動全面進攻,前涼末代君主張?zhí)戾a投降,前涼覆滅。

          六、前秦一統(tǒng)

          前秦(350年—394年)是氐族人苻洪在關(guān)中建立的國家。

          苻洪,甘肅秦安人,其家族世代為氐族酋長。漢朝時氐族受中央統(tǒng)治,三國時氐族被曹操和劉備瓜分,西晉時又附晉。西晉末年,西晉政權(quán)顛覆之際,略陽氐族推出貴族苻洪為首領(lǐng)。

          前趙劉曜在長安稱帝,以苻洪為氐王。之后,后趙滅前趙,苻洪降于后趙。 后趙內(nèi)亂,苻洪受到排擠,遣使降晉,接受東晉官爵。苻洪死后,其子苻健代統(tǒng)其眾,被東晉封為征西大將軍。苻健占領(lǐng)關(guān)中后,稱帝,國號秦,史稱前秦。東晉派大將桓溫討伐,被秦打敗,東晉無可奈何。

          此后,前秦在北方的亂局中不斷發(fā)展壯大,到苻堅繼位時,前趙已經(jīng)被后趙所滅,后趙被冉魏所滅,冉魏又被前燕所滅,加上此前的成漢已被東晉所滅,在中國北方只剩下前燕、前涼、前秦3個國家。

          前燕內(nèi)亂,慕容垂投靠前秦,前秦借機消滅前燕,6年后又消滅前涼。期間,還順便滅了滅氐族楊氏的仇池國、鮮卑族拓跋氏代國。隨后,前秦又派大將呂光平定西域,這是中原政權(quán)自東漢之后再度占據(jù)西域。

          至此,五胡十六國前期所建立的成漢、前趙、后趙、前涼、前燕都已滅亡,十六國之外的冉魏、仇池、代國等小國都也滅亡了,前秦一統(tǒng)北方并占領(lǐng)西域,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前秦統(tǒng)一北方后,四周諸國遣使通好,此時只剩東晉, 苻堅欲趁勢消滅東晉一統(tǒng)天下,大舉南征東晉,結(jié)果在淝水之戰(zhàn)中被謝玄打敗。

          淝水之戰(zhàn)失敗后,原先歸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紛紛乘機獨立,中國北方又再陷入分裂的狀態(tài),前秦被分裂成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后涼、代國、翟魏等國,隨后前秦被后秦所滅。

          七、后燕復(fù)國

          后燕(384年—407年),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

          淝水之戰(zhàn)后,丁零部落首領(lǐng)翟斌反叛前秦,苻堅派前燕降將慕容垂出兵討伐,慕容垂途中屠殺副將苻飛龍及一千人的氐人部隊。在滎陽復(fù)稱燕王,史稱后燕。 慕容垂的侄子、前秦北地長史慕容泓看到叔叔稱燕王,就在山西叛秦,割據(jù)一方。慕容垂隨后與西燕爭奪燕國領(lǐng)導(dǎo)權(quán),并最終消滅西燕。此前,后燕還消滅了翟魏,國土曾一度恢復(fù)到前燕水平。

          后來,在北方興起的北魏攻下后燕都城中山,后燕被一分為二,北面的稱北燕,南面的稱南燕。

          八、北燕歸魏

          北燕(409年-436年),是鮮卑化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quán)。

          馮跋本為西燕將領(lǐng),西燕亡,馮跋投降后燕,任后燕禁衛(wèi)軍將領(lǐng)。后燕被北魏打敗后,后燕遷都到龍城,之后又發(fā)生內(nèi)亂,后燕君主都死于內(nèi)斗,馮跋平定叛亂,自立為天王,仍以燕為國號,都龍城,史稱北燕。

          馮跋病死,其弟馮弘殺馮跋諸子自立。馮弘之世,北魏連年進攻,掠徙北燕民戶。436年,北魏軍入占龍城,北燕亡。

          九、南燕歸晉

          南燕(398年-410年),由后燕宗室范陽王慕容德所建。

          當年,后燕君主慕容寶于參合陂之戰(zhàn)為北魏所敗之后,后燕被截成南北兩部分。慕容德率領(lǐng)部分后燕軍隊于河南滑縣自稱燕王,后改稱皇帝,仍以燕為國號,史稱南燕。

          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第二年攻陷燕都廣固,俘虜南燕末帝,南燕亡。

          十、西秦攻受

          西秦(385年—431年),由隴西鮮卑族首領(lǐng)乞伏國仁在蘭州所建。

          鮮卑乞伏氏在漢魏時自漠北南出大陰山,遷往隴西并定居于此。前秦主苻堅在位時,乞伏鮮卑酋長乞伏司繁被命為鎮(zhèn)西將軍。司繁死,子國仁代鎮(zhèn)。

          淝水之戰(zhàn)后,苻堅敗亡,乞伏國仁自稱大將軍、大單于,筑勇士城為都,史稱西秦。

          西秦周邊強鄰環(huán)伺,西秦統(tǒng)治者為鞏固和擴大其統(tǒng)治區(qū)域,連年與后秦、南涼、北涼、夏、吐谷渾等國進行戰(zhàn)爭,雖然殲滅南涼,卻被后秦、夏兩度滅國。

          十一、后秦滅秦

          后秦(384年—417年)是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quán)。

          姚萇的父親是羌族首領(lǐng)姚弋仲,姚弋仲在十六國時期先后降于前趙、后趙及東晉。其父親死后,姚萇投降前秦,被苻堅重用,屢建大功。

          淝水之戰(zhàn)后,西燕慕容泓自立,苻堅派兒子苻睿和姚萇出兵討伐,結(jié)果兵敗,苻睿被斬殺。苻堅大怒,姚萇畏罪逃到渭北,被族人推為盟主。姚萇遂自稱大將軍、大單于、萬年秦王,建立后秦。

          隨后,后秦派兵與前秦交戰(zhàn),苻堅戰(zhàn)敗,被姚萇殺死。 前秦滅亡后,后秦發(fā)生內(nèi)亂。

          東晉劉裕趁機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先后收復(fù)洛陽、長安,后秦末帝姚泓舉國投降,后秦覆滅。

          十二、后涼效涼

          后涼(386年—403年)是氐族貴族呂光建立的政權(quán)。

          呂光是前秦開國功臣呂婆樓之子,在淝水之戰(zhàn)前,率軍征服西域,這也是自東漢之后中原政權(quán)再度占據(jù)西域。

          淝水之戰(zhàn)后,呂光從西域回軍,入主涼州。他在收到苻堅死訊后,悲痛欲絕,他命令所部為苻堅披麻戴孝。同年,宣布改元太安,建立后涼,這與前涼自立如出一轍。

          呂光去世后,諸子相爭,內(nèi)亂不斷。后秦趁機派兵征伐,后涼末代君主呂隆向后秦投降,后涼滅亡。

          十三、南涼歸秦

          南涼(397年—414年),是河西鮮卑禿發(fā)烏孤所建,都樂都。

          禿發(fā)即“拓跋”的異譯。漢魏之際,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長統(tǒng)率,從塞北遷到河西涼州內(nèi)服,被稱為河西鮮卑。至禿發(fā)烏孤時期,勢力不斷發(fā)展。

          呂光建立后涼之初,禿發(fā)烏孤歸附后涼。未過多久,禿發(fā)烏孤反叛后涼,并在街亭打敗呂光的將軍竇茍。禿發(fā)烏孤自稱大單于、西平王,建立南涼。

          南涼末年,連年不收,上下饑窘,末代君主禿發(fā)傉檀率軍西掠時,西秦偷襲樂都,南涼滅亡。

          十四、北涼歸魏

          北涼(397年—439年),為前涼尚書、建康太守段業(yè),在盧水胡族沮渠部的支持下建立。

          段業(yè)起初擔任呂光部將杜進的僚屬,跟隨杜進征討西域,因戰(zhàn)功被任命為建康太守。呂光建后涼,任命段業(yè)為尚書。

          沮渠部是匈奴的一支,其先祖世為匈奴左沮渠王,他們以部落為姓。東漢時,因初居盧水一帶,又稱盧水胡。

          呂光征西域班師回朝途中,盧水胡首領(lǐng)沮渠羅仇歸附后涼,被呂光任命為尚書。后來,沮渠羅仇因為兵敗,被呂光所殺。沮渠羅仇死后,他的侄子、沮渠部落酋長沮渠蒙遜起兵反叛。沮渠蒙遜的堂兄、后涼晉昌太守沮渠男成亦起兵攻打段業(yè)所在的健康,并勸段業(yè)反涼自立。段業(yè)因受到后涼尚書排擠,便于同意自立,改元神璽,建立北涼。隨后沮渠蒙遜、沮渠男成率部歸順北涼。

          后來,沮渠蒙遜造反,攻滅段業(yè),仍稱涼州牧,因此亦有人以此為北涼立國之時。沮渠蒙遜繼位后滅掉了西涼,并奪取了南涼國都姑臧,統(tǒng)一涼州。

          沮渠蒙遜去世后,其子沮渠牧犍繼位。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涼滅亡。

          十五、西涼涼涼

          西涼(400年—421年),是由李廣的后裔李暠在敦煌建立的。

          李氏為涼州大姓。李暠曾任北涼政權(quán)的效谷縣令、敦煌太守。北涼天璽二年,李暠據(jù)敦煌自立,稱涼公,改元庚子,建西涼,常年與北涼交戰(zhàn)。

          李暠病死,其子李歆繼位,繼續(xù)對北涼作戰(zhàn)。北涼沮渠蒙遜想消滅西涼,便使出一計,他聲稱要攻打西秦,行軍至半路又偷偷帶兵返回。西涼國主李歆見有機可乘,便帶領(lǐng)三萬兵馬去襲擊北涼的國都姑臧,結(jié)果遭到了沮渠蒙遜的埋伏,西涼全軍覆沒。

          西涼,涼涼。

          十六、胡夏謝幕

          夏(407年 —431年),是匈奴鐵弗部族人赫連勃勃建立的,國都統(tǒng)萬城,也是十六國時期最后出現(xiàn)的一個政權(quán)。中國古代以“夏”為國號的政權(quán)頗多,因此史家又稱十六國時期的夏政權(quán)為赫連夏,又稱為胡夏。

          赫連氏本匈奴南單于后裔,內(nèi)徙后改姓劉。十六國時,十六國時,先后依附前趙、前秦、后秦。赫連勃勃(又名,劉勃勃)與前趙光文帝劉淵同族,歸附后秦后,后秦皇帝姚興任命他為安北將軍、五原公。

          后秦弘始八年,劉勃勃把柔然可汗社獻給姚興的八千匹戰(zhàn)馬劫獲,并以射獵的名義襲殺了岳父沒弈干,并其部眾。次年,他自稱天王、大單于,建國號為大夏。此后多年與后秦交戰(zhàn)。

          胡夏做大后,劉勃勃欲改名,他說,我的祖先內(nèi)遷以后改隨母姓,不合乎禮。帝王是上天之子,美好顯赫與上天相連。所以改劉姓為“赫連”。 東晉劉裕北伐后秦,赫連勃勃乘虛輕取長安,在霸上即帝位,國勢更強。

          赫連勃勃去世后,諸子內(nèi)爭,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趁機出兵討伐。胡夏戰(zhàn)敗,亡國。至此,十六國中僅剩北涼尚在,其余皆忘,胡夏政權(quán)的滅亡也標志著十六國時期即將謝幕。

          尾聲:北魏統(tǒng)一北方,五胡十六國落幕

          十六國時期,前秦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被分裂成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后涼、代國、翟魏等多個小國。

          被前秦滅亡的代國趁機恢復(fù)獨立,代國國王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后來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諸侯紛爭不斷,北魏卻趁亂實施統(tǒng)一大業(yè)。先后消滅了后燕、北燕、北涼、胡夏,并征服北方的柔然。此前,南燕、后秦已被東晉劉裕所滅。此時的北方已經(jīng)全部被北魏統(tǒng)一,北魏也成為繼前秦之后第二個統(tǒng)一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

          至此,結(jié)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的北方亂局,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135年的五胡十六國時代結(jié)束了。而早在北魏統(tǒng)一北方的19年前,中國南方已經(jīng)變天,先后消滅了南燕、后秦的劉裕廢晉恭帝自立,建國號為宋,史稱劉宋。

          此后,中國進入了自五胡十六國以來的第二段大分裂時期——南北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五胡十六國時期各國政權(quán)詳解版?。ò锤鲊▏鴷r間先后順序總結(jié))
          五胡十六國簡介
          五胡十六國時期歷史簡介 十六國皇帝列表及簡介 十六國是哪十六國
          十六國
          消失的北方民族(2)鮮卑“盛開”五胡十六國 拓跋一統(tǒng)北方(下)
          一口氣讀完五胡十六國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