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是一家公司的前臺,拿著全公司最低的工資,但她覺得自己過得還不錯,雖然工資低,但也足夠自己交房租和生活費,而且也沒有公司其他人那么忙。雖然老媽經(jīng)常勸她找一份技術含量高一點的工作,但她只是答應,并沒有任何行動。
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接到房東的通知,房租要漲價,她有些慌了。而就在同一天,因為有人跑到老板辦公室發(fā)廣告,她被老板訓斥了一頓,并開除了她。
她失業(yè)了,不得不重新開始找工作。
小麗有寫日記的習慣,當她遇到困難時,就喜歡用文字來解決難題。于是,她把這段經(jīng)歷寫進了日記里。
面對生活的變故,小麗開始用寫作來反思自己。
她突然發(fā)現(xiàn),她從來沒有認真地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認識自己,自己到底擅長什么,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征,喜歡什么工作崗位,有哪些可以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職位。對于這些,她似乎都沒有認真深入地思考過。
過去找工作,她總是隨心所欲,得過且過,沒有什么方向,也沒有什么目標。她總覺得自己水平不高,什么也干不了,也干不好。所以找工作時,盡管有些工作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只要有人肯要,她就會去做。
因為自己對工作沒有過高的要求,這些工作做了好多年,自己沒有一點進步,仍在原地徘徊。
現(xiàn)在需要重新開始,她開始意識到,自己再也不能重蹈覆轍,必須逼自己一把,破釜沉舟,從頭開始。
現(xiàn)在需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自己,看自己究竟能干什么,會干什么,有什么能力,有什么潛質。
這樣寫著,小麗突然感覺到,有一股神奇的、消失了很久的力量,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
要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必須知道自己有什么。順著這個思路,小麗用寫作的方式開始問自己。“我有什么優(yōu)勢?我擅長什么?”小麗邊寫邊回憶。
上學時,她喜歡打籃球,而且球打得還不錯;她考取了會計證,能否從事會計工作?她喜歡寫作,也寫過一些零散文章,能否靠寫作謀求一條生路。
小麗不斷梳理著,她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還有許多的興趣和愛好,還有許多的特長,她漸漸地心頭一亮,思路也漸漸打開了。
分析完特長和愛好,她又開始分析自己的性格。
她性格中內向沉穩(wěn)的部分多一些,原來的前臺工作似乎不太適合自己。她擅長的可能還是那些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比如會計工作,這也和自己的性格相匹配,而且收入也比前臺高許多。
隨著分析的不斷深入,她逐漸看清了自己,目標也越來越明確,接下來就是朝著既定的目標不斷邁進。
于是她開始到招聘網(wǎng)站尋找相應的職位,但由于許多崗位都要求有工作經(jīng)驗,她又經(jīng)歷了幾次失敗。但她并沒有灰心,因為她心里已經(jīng)有了目標和方向,她知道自己應該朝著哪些方向去努力。
她先找了一份工作來維持生活,并和房東溝通給自己延期3個月,利用這3個月的時間,她抓緊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補充會計的相關知識,并利用業(yè)余時間找了一份和會計相關的兼職工作,提升自己的經(jīng)驗和能力。
后來,她找到了一份會計方面的工作,從最低崗位做起,讓自己逐漸邁進了門檻。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她的職位越來越高,收入也越來越高。
她始終堅信,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能輕易放棄,必須沿著自己的目標繼續(xù)前進。
現(xiàn)在的她,內心更加輕松,她十分感謝那次失業(yè)和房東的逼迫,如果不是被逼了一把,她對自己的未來還不會這么明確。
現(xiàn)在的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內心也充滿了拼搏的動力。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被一些東西所吸引,或者沉迷在一些事情里,比如看影視劇、玩游戲、購物、刷抖音等,但這些并不一定是你的興趣。
這時我們可以用寫作的方式來想一想,有哪些事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比如打一場精彩的籃球,親手織一件毛衣,或者考到一個證書,體會那種找到自我的感覺。
許多時候,我們總覺得目標、奮斗、前途這些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過一天算一天就挺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不錯,想其他都純屬多余。
然而,當我們面對生活帶來的壓力時,就開始意識到,目標其實是一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是別人給你的任務,也不是必須完成的作業(yè),而是結合自己特點的人生設定。
為了找到目標,我們可以用寫作的方式來剖析自己,放平心態(tài),做到真實、客觀、有理有據(jù)。
逐一寫下自己的煩惱,將面臨的問題全部擺出來,不躲藏、不遮掩。
回憶過去的經(jīng)歷,從興趣、愛好、性格、能力、心態(tài)等方面認真剖析自己,進一步挖掘自己的潛能。
找到和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相匹配的方向,列出短期目標和計劃,并逐一開始落實。
堅定自己改變現(xiàn)狀的決心,充分認識到改變現(xiàn)狀應當從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開始。
通過寫作,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梳理了自己的想法,更清晰地認識了自己,達到了療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