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中之前分享過很多消除結節(jié)、腫塊的方子,比如桂枝茯苓丸、十六味流氣飲、小金丸、內(nèi)消瘰疬丸等等,這些方子都久經(jīng)沙場,為很多人解除了結節(jié)、包塊的困擾。
小郎中今天帶來的方子,同樣是消除結節(jié)的高手,但是今天的方子跟之前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呢?
之前的方子全身上下都給你搜刮一通,不管哪里有結節(jié),都能給你搜刮出來,然后給你消滅掉,今天的方子呢,它是走肺的,別的部位的結節(jié)跟它沒有半點關系,它只是鉚足了勁專門去對付肺里結節(jié),跟肺結節(jié)死磕到底。
這個方子就是《金匱要略》里的澤漆湯,出自藥圣張仲景之手。
澤漆湯:澤漆6克,半夏10克,白前10克,紫參10克,生姜6克,人參6克,桂枝6克,黃芩6克,甘草6克。
這個方子是如何搞定肺結節(jié)的呢?
我們都知道,“肺為儲痰之器”,身體產(chǎn)生的有形之痰都儲存在肺里,肺就成了一個裝痰的大容器,這些痰在肺里,天長日久,越積越多,越來越濃稠,時間長了還會阻礙氣血運行,形成淤血,最后這些頑痰、淤血相互勾結,聚集在一塊,就成了結節(jié)。
所以清除肺結節(jié)的第一要務就是化痰。
要說化痰,半夏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為啥呢?
我們都知道,痰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身體里的水濕慢慢增多,水濕日久聚而成痰,痰沒有及時消除,就會越來越濃稠,時間久了又會進一步凝聚成更為頑固的痰核。
半夏可以從三個階段化解體內(nèi)的痰濕,首先半夏可以燥濕,在太陽底下,一條濕毛巾很快就會被曬干,太陽散發(fā)出來的熱量可以把水濕帶走。半夏是熱的,就像太陽一樣把體內(nèi)的濕氣蒸發(fā)掉;如果濕氣未及時清理,形成了痰飲,也可也用半夏來搞定;另外,半夏還能軟堅散結,可以把那些以及凝聚成形的痰核打散,變成容易化解的痰濕,最后再清理出去。
半夏這么厲害了,可是張仲景還覺得不夠,他又給半夏找了一位得力助手。
這位神秘嘉賓就是平時很少露面的澤漆,澤漆出場少并不是因為它能力欠佳,有句話說得好,“殺雞焉用宰牛刀”,一般的問題根本沒必要讓澤漆出馬,其他的藥就可以解決了,像肺結節(jié)這樣已經(jīng)成型的包塊,必須請澤漆出馬了。
澤漆是一員利水祛濕的大將,它跟茯苓、薏米的滲濕還不一樣,就好像廚房里的水龍頭,茯苓是一點點滴水,而澤漆相當于直接把水龍頭的開關打開,讓水流一瀉千里。水濕多了會把肺困住,這澤漆是專門走肺的,所以澤漆一進入身體,就好像洪水猛獸一般,把肺里的水濕,全都一掃而光。
澤漆和半夏一個祛濕,一個化痰,是一對祛濕的絕佳搭檔,只要有他倆出馬,沒有搞不定的老痰、頑痰、痰核。
我們憋不住特別想咳嗽的時候,感覺肺里有一股氣往上頂,其實就是肺氣上逆了,要想止咳,就是要把肺氣降下來,白前就是來降氣的,降到哪呢?降到腎,腎把肺氣納住了,咳嗽也就好了,而且白前還有化痰的功效,輔助半夏、澤漆來化痰。
紫參,雖說名字里帶有一個參字,但它跟人參不一樣,而是一種活血藥,這點跟活血化瘀的丹參有些類似,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石見穿,意思是化瘀能力強大,連石頭都能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