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365·
·第二章 五運六氣·
·第七節(jié) 六氣施政·
七 厥陰施政(082)
帝曰:善。厥陰之政奈何?
伯曰:巳亥之紀也。
厥陰,少角,少陽,清熱勝復同,同正角:丁巳(天符)、丁亥(天符)。
其運風清熱。
少角(初正)、太徵、少宮、太商、少羽(終)。
厥陰風木司天施政是在歲支巳年及亥年,所謂“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地支巳、亥屬陰,分別與十天干中的五個陰干相配紀年,共十年,均是陰年。陰年歲運不及。
歲干丁年化木運,丁巳、丁亥之年行少角之運,表示木運不及(委和)。厥陰風木司天則少陽相火在泉。此二年均為天符之年。木運不及,其運為風(木),則克我之清氣(金)為勝氣,我生之熱氣(火)為復氣。木運不及,恰值厥陰風木司天,不及得助,等同木運平氣(同正角)。
值年行少角運,故客運五步依次為:初之運少角,二之運太徵,三之運少宮,四之運太商,終之運少羽。初之運得其正化,主運與客運同。
厥陰,少徵,少陽,寒雨勝復同:癸巳(同歲會)、癸亥(同歲會)。
其運熱寒雨。
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
歲干癸年化火,癸為陰干,故癸巳、癸亥之年行少徵運,表示火運不及(伏明)。此二年均為同歲會之年。其運為熱(火),火不及則克我之寒氣(水)為勝氣,我生之雨氣(土)為復氣。
值年行少徵運,故客運五步起于少徵,終于少角。主運五步從少徵逆推,起于太角,終于太羽。
厥陰,少宮,少陽,風清勝復同,同正角:己巳,己亥。
其運雨風清。
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
歲干己年化土,己為陰干,故己巳、己亥之年行少宮運,表示土運不及(卑監(jiān))。其運為雨(土),土不及則克我之風氣(木)為勝氣,我生之清氣(金)為復氣。中運不及,得司天木氣之助,等同木運平氣(同正角)。
值年行少宮運,故客運五步起于少宮,終于少徵。主運五步起于少角,終于少羽。
厥陰,少商,少陽,熱寒勝復同,同正角:乙巳、乙亥。
其運涼熱寒。
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徵、太宮。
歲干乙年化金,乙為陰干,故乙巳、乙亥之年行少商運,表示金運不及(從革)。其運為涼(金),金不及則克我之熱氣(火)為勝氣,我生之寒氣(水)為復氣。金運不及,無力克木,司天風木得以施政,等同木運平氣(同正角)。
值年行少商運,故客運五步起于少商,終于少羽。主運五步起于太角,終于太羽。
厥陰,少羽,少陽,風雨勝復同:辛巳、辛亥。
其運寒雨風。
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宮、太商。
歲干辛年化水,辛為陰干,故辛巳、辛亥之年行少羽運,表示水運不及(涸流)。其運為寒(水),水不及則克我之雨氣(土)為勝氣,我生之風氣(木)為復氣。
值年行少羽運,故客運五步起于少羽,終于少商。主運五步起于少角,終于少羽。
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后天,諸同正歲,氣化運行同天,天氣擾,地氣正,風生高遠,炎熱從之,云趨雨府,濕化乃行,風火同德,上應歲星熒惑。其政撓,其令速,其谷蒼丹,間谷言太者其耗文角品羽。風燥火熱,勝復更作,蟄蟲來見,流水不冰,熱病行于下,風病行于上,風燥勝復,形于中。
厥陰風木司天之政,丁巳、丁亥、癸巳、癸亥、己巳、己亥、乙巳、乙亥、辛巳、辛亥,凡十年,都是歲運不及之年,五運氣化一般都是后于天時而至。
“諸同正歲”指上文所列同正角之年,這些年生長化收藏等氣化運行均與天氣相合。風性動擾,今風木在天,故天氣擾;土由火生,今相火在泉,地得溫養(yǎng),故地氣正。風木在天,生而高遠,炎火在泉,出而上從。司天之氣得炎火溫煦,則云行濕化。故風之政擾動,火之令快捷。
風火合德,五星應于歲星與熒惑星,五谷應于蒼青色及丹紅色?!伴g谷言太者其耗文角品羽”句,其義不詳,存疑。
風氣盛則燥金勝之,燥金勝則火氣來復,風燥火更相勝復,則蟄蟲來見,流水不冰。邪感于人,則火邪致病應于下,風邪致病行于上,風燥交勝致病見于中。
以下分述厥陰風木施政之年,六氣六步客主加臨出現(xiàn)的物象災變。如表:
六氣六步 | 初之氣 | 二之氣 | 三之氣 | 四之氣 | 五之氣 | 終之氣 |
客氣 | 陽明燥金 | 太陽寒水 | 厥陰風木 | 少陰君火 | 太陰濕土 | 少陽相火 |
主氣 | 厥陰風木 | 少陰君火 | 少陽相火 | 太陰濕土 | 陽明燥金 | 太陽寒水 |
表082-1 厥陰司天之政客主加臨表
初之氣,寒始肅,殺氣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
初之氣,客氣陽明燥金加臨于厥陰風木之上,客勝主,寒氣肅厲,殺氣方至。
病變多屬寒證。“于右之下”,金之位在西方,于人體在右側,故病于右之下?!端?/span>
問釋義》認為此四字及下文“爭于左之上”五字均為衍文,可參。
二之氣,寒不去,華雪水冰,殺氣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數(shù)至。陽復化,民病熱于中。
二之氣,客氣太陽寒水加臨于少陰君火之上,客勝主,故寒氣應去不去,殺伐之氣施化,冰凍雪霜又見,凄風寒雨時至,凍傷剛剛泛青的草木,叫做“草上焦”。寒水客于君火之外,久而寒漸去陽漸復,可見內(nèi)熱病證。
三之氣,天政布,風乃時舉。民病泣出,耳嗚掉眩。
三之氣,客氣厥陰風木加臨于主氣少陽相火之上。司天風木之氣布化,大風時起。病變與肝有關。
四之氣,溽暑濕熱相薄,爭于左之上。民病黃癉而為胕腫。
四之氣,客氣少陰君火加臨于主氣太陰濕土之上。濕熱交蒸,多見濕熱病變?!白笾稀?,一些注家認為,四之氣是司天之左間氣,故濕熱爭于左之上。
五之氣,燥濕更勝,沈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
五之氣,客氣太陰濕土加臨于主氣陽明燥金之上,燥濕交爭,互相勝克,故天地陰沉,寒氣侵體,風雨交加。
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現(xiàn),流水不冰,地氣大發(fā),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
終之氣,客氣少陽相火加臨于太陽寒水之上,少陽熾熱之火(畏火)行令,
故陽氣大化,蟄蟲出現(xiàn),流水不冰,地中陽氣也隨之升發(fā),于是草木生長,人體
感覺舒暢。若感受火熱之邪則多見溫病疫癘。
必折其郁氣,資其化源,贊其運氣,無使邪勝。歲宜以辛調(diào)上,以咸調(diào)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
(以上《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一》7/20)
治療及藥食宜忌方面,凡厥陰司天之年,必須折減導致氣機郁滯的勝氣,以針刺療法迎取其生化之源,資助遭受歲運克制之氣,不使太過之勝氣成為致病之邪氣。藥食可選取味辛之品,因為辛從木化,可以調(diào)治司天風木之氣;選取味咸之品,因為咸從水化,可以調(diào)治在泉相火之氣。但少陽相火十分剛烈,不可輕易冒犯。
總之,藥食宜忌應遵循“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的原則。出現(xiàn)氣候反常則反其道而用之。這是一般性原則,違背這些原則就會發(fā)病。
本節(jié)與六氣司天其它節(jié)段比較,缺少制方用藥原則等文字,疑有脫簡。厥陰司天之政與少陽之政,其治化略同,可參閱。
·黃帝內(nèi)經(jīng)365·
·第二章 五運六氣·
·第七節(jié) 六氣施政·
八、六氣位次與同化(083)
上面我們討論了六十年間,六氣司天在泉、客主加臨、運氣同化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從中了解到,六氣無論司天還是在泉,無論主氣還是客氣,其施政或行令,在時間上都有一定的出場次序,在方位上都有一定的勢力范圍。
那么,六氣“至有先后,行有位次”,有什么明顯的應驗征象呢?《黃帝內(nèi)經(jīng)》建議觀察每年“正月朔日平旦”氣象情況,推測全年運氣變化的大趨勢。
帝曰:善。夫子之言可謂悉矣,然何以明其應乎?岐伯曰:昭乎哉問也。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運有余其致先,運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氣之常也。運非有余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帝曰:勝復之氣,其常在也,災眚時至,候也奈何?岐伯曰:非氣化者,是謂災也。
正月朔日是夏歷正月初一,日出地平線叫“旦”,平旦就是日出前后,即卯時,也就是早晨六點前后,天亮之時。詳細察看六氣所在的方位和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就可以推測六氣應驗的情況,歲運有余則其氣先至,歲運不及則其氣后到。六氣正當其時而至,表示無太過不及,是為“正歲”。古人認為,正月朔日平旦是一年的起始之時,能兆一年之運氣,故此時占驗比較準確。但《內(nèi)經(jīng)》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氣象觀測方法。一般而言,觀測須在郊外空曠之地,察看六氣,先辨陰陽,陰之所在,天應之以云霧,陽之所在,天應之以清凈。六氣不按正常的規(guī)律演化,就會發(fā)生災變。
帝曰:天地之數(shù),終始奈何?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是明道也。數(shù)之始起于上,而終于下,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后,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歲紀畢矣。故曰:位明氣月可知乎,所謂氣也。
這里的“數(shù)”,是指六氣分主一年六時之數(shù)。
司天之氣主管上半年之歲氣。初之氣至三之氣為上半年,從大寒節(jié)至小暑節(jié)之末。
在泉之氣主管下半年之歲氣。四之氣至終之氣為下半年,從小暑節(jié)至小寒節(jié)之末。
天地之氣交互對接的區(qū)域稱“氣交”,那么,氣交所主的時段則是三之氣與四之氣。
如此,則一年六氣的方位、節(jié)氣及月令,司天、在泉、氣交各有所主。這就是六氣運行之數(shù)。
帝曰:余司其事,則而行之,不合其數(shù)何也?岐伯曰: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帝曰:愿聞同化何如?岐伯曰:風溫春化同,熱曛昏火夏化同,勝與復同,燥清煙露秋化同,云雨昏瞑埃長夏化同,寒氣霜雪冰冬化同,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
(以上《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一》8/20)
很多時候,實際的氣象變化與六氣運行的正常變化規(guī)律并不同步,這是因為,六氣的功用有有余,有不足,六氣的與四時的化合有太過,有不及,體現(xiàn)了六氣的盛與衰。若六氣之用的有余,合于六氣之化的太過,則盛者更盛,反之,則衰者更衰。這就是六氣的同化。
那么,六氣與四時是如何同化的呢?凡四時氣化,出現(xiàn)風溫,都是木氣所化,故風溫與春氣化同;四時出現(xiàn)熱曛昏火,都是火氣所化,故熱曛昏火與夏氣化同;四時出現(xiàn)燥清煙露,都是金氣所化,故燥清煙露與秋氣化同;出現(xiàn)云雨昏暝埃,都是土氣所化,故云雨昏暝埃與長夏氣化同;四時出現(xiàn)寒氣霜雪冰,都是水氣所化,故寒氣霜雪冰與冬氣化同。六氣與四時同化,不同的時令都可出現(xiàn),與時序無關。如寒冬現(xiàn)風溫,知為春木所化;深秋遇熱曛,知是夏火所化等等。
從初之氣到三之氣,勝氣常有;四之氣到終之氣,復氣多見,勝復力量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