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號18點44分
太陽到達黃經(jīng)330°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二個節(jié)氣
雨水
古人說:“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庇晁畷r節(jié),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大地開始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春天的景象。
雨水和谷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jié)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xiàn)象的節(jié)氣,是古代農(nóng)耕文化對于節(jié)令的反映。雨水節(jié)氣標志著降雨開始,我們經(jīng)常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nóng)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jié)氣,我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還會下雪,還沒有春天的氣息;同時南方大多數(shù)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祭魚盈浦嶼,歸雁過山峰。
云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雨水有三候,一候獺祭魚:水獺將魚兒捕獲,整齊排列在岸邊,既有如同先祭后食的可愛模樣,也有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辛苦付出,終有回報的寓意。二候鴻雁來:東風送暖、萬物復蘇,鴻雁去了又歸來,跨越千山萬水,赴一個生命和自然的約定。三候草木萌動:萬物蓄勢待發(fā),嫩芽即將破土萌動。盡管氣候時而交替、變幻無常,但終究沒有什么能阻擋春的歸來。東風徐來,雨潤萬物,物候的變化,落入詩人的眼中就成了一首首讀來齒頰留香的經(jīng)典詩詞,暈染得雨水變成了一個詩意的季節(jié)。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在杜甫看來,春雨是有靈性的,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fā)生機?!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贝河暝谝归g悄然灑落,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人們也用這一千古名句,形容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在韓愈的筆下,哪怕只是一抹新綠,也給人帶來無限生機?!笆€野塘留客釣,一軒春雨對僧棋?;ㄩg醉任黃鶯語,亭上吟從白鷺窺?!兵B鳴、野塘、棋局,在花間派詞人韋莊的筆下,春的意境又多了幾分灑脫。
農(nóng)諺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庇晁?jié)氣在南方,被稱為“可耕之候”,春耕、春灌、播種、育苗、施肥、防凍等農(nóng)事活動便要陸續(xù)展開了。南方茶山上,茶農(nóng)們正在爭搶第一撥春茶。而在華北的大棚里,春耕備耕已經(jīng)展開,褪去銀裝的田野上冬小麥即將返青。
雨水節(jié)氣在川西一帶有回娘屋的習俗,就是出嫁的女兒要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女婿要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去給岳父岳母送節(jié),稱為“接壽”,表示對岳父岳母的感謝。
中國人深諳“一年之計在于春”的道理
有春的播種才會有秋的收獲
嶄新的一年,嶄新的開始
一起為了秋天的收獲而努力吧
來源: 安徽交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