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轉化醫(yī)學網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Liz Zee
導讀:最近,利用免疫系統(tǒng)治療癌癥的策略取得了一些進展,這使免疫療法成為癌癥治療的一種選擇。有證據(jù)表明,癌癥可以引發(fā)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這進一步刺激了治療性疫苗的開發(fā);然而,腫瘤疫苗的臨床療效因許多癌癥缺乏廣泛適用的腫瘤抗原表達而受阻。為了規(guī)避這種情況,研究人員利用患者自身的腫瘤細胞來研制個體化腫瘤疫苗。
腫瘤疫苗是近年研究的熱點之一,其原理將腫瘤抗原以多種形式如:腫瘤細胞、腫瘤相關蛋白或多肽、表達腫瘤抗原的基因等,導入患者體內,克服腫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狀態(tài),增強免疫原性,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誘導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從而達到控制或清除腫瘤的目的。(注:腫瘤疫苗的定義來自百度百科)
新墨西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健康科學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研制癌癥疫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他們將癌細胞包裹在二氧化硅中,并將其注射到試驗小鼠體內。在研究論文中,研究小組描述了他們在研制個體化癌癥疫苗時所作的工作,以及其測試效果。
他們于近日將該論文發(fā)表在科學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論文名為“Cancer vaccines from cryogenically silicified tumour cells functionalized with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1-00795-w
無論是以什么形式預防癌癥,只要能夠研制出癌癥疫苗就是醫(yī)學科學家的主要目標。其實,在預防癌癥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HPV疫苗已經被證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預防女性患宮頸癌的方法。
但是,在研制出一種可以直接對抗惡性腫瘤的疫苗(要么阻止惡性腫瘤的形成,要么惡性腫瘤一旦形成就將其消滅)之前,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大多數(shù)研制癌癥疫苗的研究都是基于這樣一種想法:刺激免疫系統(tǒng)使其更加積極地“追殺”癌細胞。
不幸的是,就像該研究的研究人員所說的那樣,人體中并沒有可用于癌癥疫苗的廣泛適用的腫瘤抗原表達。此次的研究是建立在先前的努力之上的,先前的研究表明自身的腫瘤細胞(從同一個患者身上取的細胞)可以用來研制針對某些類型的癌癥的個體化疫苗。這就解決了必須要找到一致的表達抗原的問題。
為此,研究人員一直在嘗試一種新方法——使用患者自身的腫瘤細胞,將其包裹在二氧化硅中,更具體地說,是對腫瘤細胞進行低溫硅化處理。這個過程就是,從病人身上取得腫瘤抗原,將其包裹在一層非常薄的二氧化硅層中(用這種方法來保存抗原,以待稍后使用),然后再添加一層病原體模擬涂層。最后這個涂層的作用就是激活樹突狀細胞,刺激T細胞的抗原。
研究人員為患卵巢癌的小鼠研制個體化疫苗,以此來驗證他們的想法。他們發(fā)現(xiàn)疫苗的作用與預期一致——T細胞在攻擊癌細胞時變得更加積極。最終的結果是小鼠體內的腫瘤被完全根除。
另外,硅化可以使癌細胞脫水并在室溫下儲存。研究人員給小鼠注射了室溫保存兩周后的疫苗和新鮮的疫苗做對比,實驗證明,室溫保存兩周后的疫苗的免疫治療效果沒有降低。在室溫下儲存細胞腫瘤疫苗是非常重大的進展,這有望促進生產,以及擴大個體化癌癥免疫治療的接受群體。
該研究中研制的個體化癌癥疫苗在小鼠體內顯示出持久的治療效果,無論是在腫瘤抗原的保存、治療效果,還是在存儲方面,該疫苗都有優(yōu)良的表現(xiàn),有望實現(xiàn)更廣泛的可及性。
參考資料: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11-coating-cancer-cells-silica-vaccine.html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yī)學研究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參考。如需獲得健康指導,請至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