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好痛”!
“實在是太痛啦”!
這大概是痛風患者最常見的狀態(tài)了吧!急性發(fā)作時,痛風患者發(fā)生劇痛的位置往往在腳上,慢慢游走到踝、膝、指關節(jié),發(fā)作頻率也越來越密集,嚴重的一次接著一次……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與飲食行為習慣關系密切的疾病日益增加,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肥胖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第四高”高尿酸血癥也逐漸“嶄露頭角”。
高尿酸和痛風是怎么一回事
尿酸是怎么增高的呢?人體內(nèi)的嘌呤因代謝發(fā)生紊亂,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就會引發(fā)高尿酸。而痛風是與高尿酸直接相關的疾病。由于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產(chǎn)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導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jié)、組織中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就是大家熟悉的痛風啦!
招惹上痛風以后,就很可能發(fā)生開篇所說的情景,患者們可是苦不堪言。但是,高尿酸的危害遠遠不止如此。
高尿酸還和腎病有關?
我們先來說說嘌呤,正常人體約20%的嘌呤由食物中攝取,80%由體內(nèi)自身合成,嘌呤經(jīng)肝臟代謝后形成尿酸,血中尿酸全部從腎小球濾過,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腎小球腔內(nèi),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腎小管腔內(nèi),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1]。一旦嘌呤的吸收和生成過多或分解和排泄受阻,血尿酸隨即升高,導致高尿酸血癥。長期持續(xù)的高尿酸血癥,可以使尿酸在腎沉積,尿酸結晶析出會出現(xiàn)結石,導致腎損害,稱為尿酸性腎病[2]。高尿酸真的會傷腎!
不僅如此,有關“高尿酸血癥對腎功能的影響”研究表明:在原來就存在的慢性腎臟疾病時發(fā)生高尿酸血癥,同時,還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癥的患者,極易出現(xiàn)進行加重的腎功能惡化[2]。也就是說,無論原本是否有腎病,高尿酸都會加重腎損害!
尿酸性腎病能預防嗎?
得病了怎么治?
能!
治療關鍵在于對高尿酸血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這是預防發(fā)展成慢性尿酸腎病的有效措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患有尿酸性腎病的患者,不僅要采取降尿酸治療,還要對腎病尤其是終末期腎病患者采取綜合性治療如降壓、調(diào)脂、維持鈣磷平衡、防治貧血等綜合治療,治療過程中要依據(jù)患者腎功能情況隨時調(diào)整藥物,必要時進行透析[2]。
高尿酸了,咋控制?
低嘌呤飲
從尿酸形成的源頭,嘌呤入手:
控制蛋白攝入(特別要避免豆類食品、動物內(nèi)臟、海鮮),這點與腎友們的飲食原則不謀而合呀!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可參考??守護健康——血透患者的居家飲食原則);
避免酒精飲料(特別要避免飲用啤酒)。
每天的嘌呤攝入量不宜超過 100~150 毫克。一般食物按嘌呤含量分為三大類,分別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食物。
每100g食物含有150-2500mg的嘌呤叫做高嘌呤食物,如果在25-150mg之間叫中嘌呤食物,小于25mg則叫做低嘌呤食物。海產(chǎn)品包括肝臟類食物算高嘌呤食物,尤其嘌呤高的人群一定要避免食用。另外,中嘌呤食物主要指肉類、豆類、菌類等食物;低嘌呤食物一般是雞蛋、牛奶、蔬菜、水果。
(可參考下圖: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
在控制嘌呤的過程中還要適當補充維生素與鐵元素。
常見食物嘌呤含量表(毫克/100克)
圖表來源:項琦《痛風與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