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齊白石擅長畫蝦,卻不知道齊白石也愛畫荷花,對于荷花的喜愛與觀察不比觀察蝦時間少,他畫過雨荷、枯荷,常常在自己喜愛的畫作上題詩,借詩抒情。
齊白石出身于湘潭農(nóng)家,早年在家鄉(xiāng)生活時,從新宅梅公祠到老屋星斗塘,“沿路水塘內(nèi),種的都是荷花,到花盛開之時, 在塘邊行走,一路香風,沁人心胸。”荷花的風景與勞動者種荷、栽藕、剝蓮子成為他童年的一抹色彩。
關(guān)于荷花,他自己創(chuàng)作了一種叫做“紅花墨葉”的手法,專門用于畫荷。所以,在齊白石的筆下,其荷花顏色大都是飽滿的紅色,而荷葉的莖以及整個荷葉則多為墨色,而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綠色。這也是齊白石荷花的一大特點。
正是由于紅黑這兩種顏色的鮮明對比存在,所以齊白石的荷花,往往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雖然整幅畫面看起來似乎有秋天的荒涼之感,但當人們看到顏色飽滿的荷花時,無疑這種對比卻又彰顯了生命的強勁。
他曾寫道:“客論畫荷花法,枝干欲直欲挺,花瓣欲緊欲密。余答曰:‘此語譬之詩家屬對,紅必對綠,花必對草,工則工矣,未免小家習氣。’”這是說,畫荷不要拘于窠臼、不要流于習氣。
他生性樂觀,與生俱來的帶著一份喜悅的神情。齊白石先生作畫筆墨尚簡,淡化,確有深刻的意境,沒有多余的贅筆,在寥寥勾畫的幾筆中傳達出許多情緒,筆墨趣味一馬當先。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為了更好地畫好荷花開始多次寫生。在經(jīng)過寫生實地觀察后,他發(fā)現(xiàn)荷花開得都十分茂盛,于是他在一幅《荷花》中曾畫過十個荷葉,光盛開的荷花花瓣多達十五六朵,可謂是《盛荷圖》了。
齊白石曾有短句:“老年心腸, 不厭荷香。最怕牛羊,最喜鴛鴦?!兵x鴦有著美好的寓意,在齊白石的荷花圖中也能經(jīng)??吹进x鴦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