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服是一種飾有官位品級徽識的官服,或稱補袍。這套方補是用于縫綴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上的,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補子,才稱補服。
補子的外形一般有方補與圓補兩種,前胸補在清代時對開。
補子的圖案主要有飛禽和走獸兩種,有時也有按節(jié)令紋樣組合的,稱為應景補。明代,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 、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清代,文官:一品鶴、二品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補子的工藝主要有:①絲織補子,即有用金線織的和彩色絲線織的;②刺繡補子,用金線和彩色絲線刺繡而成,有盤金繡、平繡、納紗繡;③緙絲補子,用彩線或金線根據(jù)圖案需要緙織而成。
商周時期的衣服,有長及足部的長袍,也有分為兩截的上衣下裳。衣一般以對襟為主,也有偏衽的式樣,窄袖、緊口、領子緣有寬邊。裳是一種長齊小腿的裙子,腰間束帶,腹前懸掛一塊長方形的“黼黻”。當時沒有褲子,只在小腿上纏繞裹腿。冬天要加穿各種獸皮制成的皮裘。貴族們的禮服是狐皮裘袍,特別是白狐袍。為顯示禮儀,還在毛裘外面罩上絲織的錦衣,叫作“裼”。有時在裼衣上還可以再加上一層外衣,叫作正服,這是在重大禮儀中穿的禮服外衣。
西周禮儀制度確定了各個等級的不同服裝式樣,而且不同禮儀要穿著不同的服飾。帝王的服裝花紋共分成12種,只有在天子的服裝上才會全部出現(xiàn)。諸候們只能使用龍以下的紋樣,士用藻紋與火紋。大夫的服裝上可加上粉米紋。
秦代廢除了原有的六種冕服,僅留下一種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時使用。秦始皇在位時規(guī)定官員三品以上穿綠袍、深衣,庶人白袍,多以絹制作。
西漢各級官員的官服一年到頭都是黑色的長袍,官職的不同則用冠帽和綬帶來加以區(qū)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服基本上沿襲漢代的式樣。
隋唐時期帝王官員禮服制度有了重大改變,形成了十分完備且等級森嚴的體系。
隋朝改革了北周的冕服形式后將它定型,隋代末年,隋煬帝又下令用顏色來區(qū)分官員和平民的衣著,限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員分別用紅、綠兩色,小吏們用青色,平民用白色,屠夫商人只許穿黑色衣服,士兵穿黃袍。
唐代繼承了隋代的冕服定制。規(guī)定了群臣的禮服有10種,只在盛大的典禮中穿。在其它的日子里,皇帝百官都另外穿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朝服、公服及常服。朝服,是朝見時穿的服裝,只限七品以上的官員穿用。公服又叫省服,它與朝服基本相同,但更為簡便一些。常服是一種圓領窄袖,左右開衩的長袍。
唐朝官服也分顏色:三品以上紫袍;五品以上緋袍;六品以下綠袍。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這種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廢除,宋代的官服仍分為祭服、朝服和常服三種。祭服維持唐代的式樣,但各種等級略有降低。宋初,朝服的式樣仍與唐代朝服相同,僅將進賢冠的梁數(shù)做了改變,由二梁開始,直至五梁。后,宋神宗廢除了隋唐以來依照官員品級確定冠綬的規(guī)定,改由官員職位決定服飾,共分為七等冠綬。從宋代開始,官員穿朝服,必定在脖子上套一個上圓下方的飾物,叫作方心圓領。宋代的常服繼承了唐代的衣式,并和唐代一樣,常服靠顏色來區(qū)別品級。
元代在唐宋官服式樣的基礎上確定了和它們大致相似的冕服、朝服、公服。
明朝官員的服飾制度完備而繁縟。帝王服裝上增加了團龍紋,這是明代才開始形成的禮儀制度。龍紋成了帝王的專用徽記。明代給每級官員都設計了一種動物圖案作標志,把它繡在兩塊正方形的綿緞上,官員常服的前胸后背各綴一塊,這種就是補子,這種官服就叫補服。文武百官的朝服都沿襲唐宋朝服的式樣,外穿紅羅上衣、下裳和蔽膝,內(nèi)穿白紗單衣,足登白襪黑履,腰束革帶和佩綬,頭戴有梁冠。官員的等級通過冠的梁數(shù)和綬帶的不同紋飾表示。明代官員們在重大朝會的場合要穿公服。公服由展腳硬幞頭和盤領寬袖長袍組成。袍服的顏色根據(jù)官品而定。
清代官服廢除了服色制度,只在帽頂及補服上分別品級,服飾顏色不論職位高低原則上都是藍色,只在慶典時可用絳色;外褂在平時都是紅青色,素服時,改用黑色。
清朝官服突出了滿族的民族特色,徹底改變了延續(xù)幾千年的漢族官服面貌。這些服式的滿族特色突出表現(xiàn)在袍褂和長褲上。滿族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它與漢族袍服明顯不同,上身緊窄貼身,袖子較細瘦,下身的前后左右開衩,這也是有等級限制的?;适遗圩娱_四衩,官員百姓的袍褂只許在前后開兩衩。袍子均為圓領,右衽?;实鄣亩Y服袍子用明黃色,繡有龍紋。官員和命婦們穿繡有蟒紋的袍子。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也是滿族服裝的一大特征。外褂比袍子短,一般是對襟、圓領、袖子較寬松,袖口平齊。馬褂是一種非常短小的外褂,長不及腰,袖子不過肘部。對襟馬褂也經(jīng)常被當作宮中禮服穿用。黃色的馬褂最為尊貴。與馬褂相近的還有馬甲,這也是由騎射生活決定的衣服式樣。馬甲沒有袖子,主要貼穿,用以保暖,后來逐漸成了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