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癌癥,不少人認為不良的生活習慣才是引發(fā)癌癥的“禍根”,比如大魚大肉、抽煙嗜酒、經(jīng)常熬夜等等,都可能會誘發(fā)癌癥。
但有些人可能莫名就“遭殃”了——隔壁老大爺抽煙又喝酒幾十年,卻啥大病都沒有;而自己生活習慣規(guī)律,飲食健康、堅持鍛煉,卻莫名患上了癌癥。
這種情況,則可能是意味著癌癥是從基因里帶來的——沒錯,癌癥是會遺傳的。
比如一些新聞中的“一家?guī)卓谕瑫r患癌”,那很可能就跟癌癥遺傳有關。所以如果發(fā)現(xiàn)家中親屬有患癌史,大家的警惕性就要提高了。
數(shù)據(jù)顯示,所有癌癥中約有10%具有遺傳性。一項發(fā)布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有超過22種癌癥為遺傳疾病,特點是容易有家族遺傳聚集的現(xiàn)象。
那體內(nèi)有癌癥基因,患癌的風險有多高呢?
所謂的癌癥基因,指的是某些特定基因,它們發(fā)生了變異后會使細胞的調(diào)控作用下降或消失,導致細胞因增殖異常而癌變。體內(nèi)有癌癥基因,并不代表一定會患癌,只是患癌風險增加了而已。
目前,普遍認為癌癥是在遺傳和環(huán)境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也就是說,有癌癥基因的人,通常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才會患癌。
以吸煙和肺癌作為例子,有癌癥基因的人在吸煙的環(huán)境下容易患上肺癌;相反地,沒有肺癌基因的人患肺癌的風險就會較小。而且,不同的癌癥基因?qū)Π┌Y的貢獻率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絕對地說有癌癥基因的就必定會患癌。
如果是有癌癥家族史,或有高危因素如長年吸煙、酗酒或患有HPV、肝炎等慢性疾病,以及對健康的需求特別高的,這幾類人群可以去做癌癥基因測試,來了解自身的患癌風險,從而更好地預防癌癥。
在所有癌癥中,公認遺傳率較高的癌癥主要有以下這6種:
1、腸癌
據(jù)統(tǒng)計,大約有20%-30%的腸癌患者是有癌癥家族史的。尤其是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患腸癌的風險會大增。不想得遺傳性腸癌,首先可以查下家族里是否有人患結腸息肉病。
到了45歲后,建議一定要做1次腸癌篩查,并堅持定期做腸癌篩查直到75歲。如果首次腸癌篩查無發(fā)現(xiàn)異常,即可每年1次糞便免疫化學化驗或高靈敏性糞便潛血檢查,或者每3年1次糞便DNA檢測。如果定期非結腸鏡檢查的結果為陽性,就應盡快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2、胃癌
大約有5%-10%的胃癌屬于遺傳性胃癌,其中遺傳彌漫型胃癌是最易遺傳的胃癌類型。
如果家族里兩代人以內(nèi)有2人以上有胃癌患癌史,而且其中1人在50歲前確診、所患的胃癌類型都是彌漫型,就很可能屬于遺傳性胃癌。
胃癌高危人群,包括有胃癌家族史、飲食習慣不良(如老煙民、酗酒者,或愛吃高鹽、燙食、腌制和燒烤食物的人),以及患有胃潰瘍、慢性胃炎等胃病,建議從40歲開始就要定期篩查胃癌,每3年做1次胃鏡檢查。
如果家族里有人患遺傳性胃癌,則要把篩查年齡提前至30-35歲。
3、肝癌
肝癌最易遺傳的對象就是子女。如果父母患有肝癌,子女就要重視預防肝癌,因為乙肝病毒具有垂直傳播性,容易導致肝癌傾向于家族聚集。尤其是母親帶有乙肝病毒,那么她的子女就相對較容易患肝癌。
肝癌跟肝臟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只要家庭里有一個人感染了乙肝或丙肝,那么其他家庭成員受感染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
不管身體健康與否,只要是肝癌患者的子女,都建議要去醫(yī)院做一次全面的肝臟檢查,篩查項目要包括B超、肝功能全項等。
4、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同樣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如果直系親屬中有1人為前列腺癌患者,本人患前列腺癌風險就會翻倍;如果直系親屬中前列腺癌患者人數(shù)超過2人,本人患前列腺癌風險更會增加5-11倍。
男性到了50歲后,建議至少做1次PSA篩查,即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
5、乳腺癌
有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中約有5%-10%與遺傳存在關聯(lián),家族遺傳率約為20%-25%,而且一至三級親屬的遺傳率更可高達55%-60%。
而且乳腺癌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最容易傳給女兒。如果母親為乳腺癌患者,那么女兒的乳腺癌患病率可大幅增加2-3倍。
建議40-45歲的健康女性要每年做1次乳腺X線檢查,到了45-69歲時則可放寬至每1-2年1次。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議要定期自查乳房,一旦發(fā)現(xiàn)有異常癥狀就要及時就醫(yī)檢查。
6、鼻咽癌
鼻咽癌的家族遺傳率較高,有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那么其他成員的鼻咽癌患病率就會增加20-40倍。
建議普通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常規(guī)體檢。如果有鼻咽癌家族史,則建議要定期到醫(yī)院做EB病毒檢測和鼻腔鏡來篩查鼻咽癌。
近90%的癌癥與后天發(fā)生的突變有很大關系,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十分關鍵,尤其是要做到以下這幾點。
1、戒煙酒
無論是一手煙、二手煙還是三手煙都會傷害健康,并增加患癌風險。酒精也是一樣,無論喝多少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喝得越多,患癌風險就越高。
可以偶爾喝點小酒,但要控制好量,男性酒精攝取量每次不超過25克,女性則每次不超過15克,而且要盡量不喝白酒等烈性酒。
2、堅持運動、保持體重
久坐不動不僅容易長胖,還會增加患癌風險(如腸癌)。因此建議日常要堅持運動,能站著就不要坐著,盡量把體重控制在健康的BMI范圍內(nèi)(18.5-24.9),BMI最好是接近于18.5。
3、飲食健康
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yǎng)平衡,盡量多吃不同的食物,以谷類為主??梢远喑孕迈r的蔬菜水果、奶類和大豆,堅果、魚類、家禽、蛋類和瘦肉要適量攝入,盡量避免煙熏、腌制、肥肉和加工肉制品。
4、遠離致癌因子
日常要盡量遠離各種致癌因子,包括職業(yè)性致癌環(huán)境、室內(nèi)空氣污染物、過度日光照射、焦慮和精神高壓、致癌病原體(如幽門螺桿菌、乙肝病毒和HPV病毒)等。
一旦發(fā)現(xiàn)有癌前狀態(tài),包括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就要及時接受規(guī)范處理。
另外,如果身體無故出現(xiàn)腫塊或結節(jié)、持續(xù)發(fā)燒、消瘦和疲乏、持續(xù)性消化異常,以及大便習慣和形狀改變等癥狀,可能是癌癥找上門的信號,建議應盡快到醫(yī)院做相關的檢查。
部分癌癥的確跟遺傳有關,但遺傳只是誘發(fā)癌癥的眾多因素之一。
而且有癌癥基因不一定會患癌,即使患癌風險較高也是有方法可以避免患癌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體檢和做好癌癥篩查。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癌癥會遺傳嗎?跟你講實話:這4種要特別注意!.科普中國.2019-03-12
[2]一個殘忍的事實:父母可能把這8種癌「遺傳」給下一代.生命時報.2019-01-07
[3]癌癥不傳染,但可能被“繼承”.科技日報.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