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杜甫,字子美,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作品有“詩史”之譽(yù)。本篇作品是詠宋玉在歸州 (今湖北秭歸) 的故宅,從而懷念宋玉,并以宋玉自況,借古詠懷。按《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卷350宜昌古跡祠廟條云:“三閭大夫祠有三,一在歸州東二里相公嶺,祀楚屈原,以宋玉配。”說明清朝時期,尚以宋玉配祀屈原廟側(cè)。
這首詩開頭兩句,是詩人訴說對宋玉的理解、向往和欽慕。宋玉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屈原的弟子,著有《九辯》、《高唐賦》、《神女賦》等楚辭名篇?!毒呸q》開篇,宋玉寫首:“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痹⒂幸圆菽玖懵洌员壬硎里h颻之意。杜甫在這里說,從宋玉作品中對于草木搖落景象的描繪,深深理解了宋玉賦辭悲秋的緣故。宋玉的高潔品格和文采才華,自己也奉為師表。在杜甫心目中,宋玉的地位是緊緊伴隨著屈原的。杜詩中有多處將屈宋并稱,如“竊攀屈宋宜方駕”(《戲為六絕句》),“羈離交屈宋”(《贈鄭十八賁》),“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秋日荊南述懷》) 等??梢姸鸥λ斡褡鸪绲某潭?。
這首詩的頷聯(lián)兩句,詩人的意念,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他滿懷惆悵地回望千秋流逝的時光,拋灑一掬清淚,感慨自己和宋玉身隔異代,生不同時,卻同樣是平生蕭條,遭際不遇。詩人與已逝千年的前賢心志相通,卻難以共語,自己理解宋玉,可惜卻無法使宋玉理解自己,透出詩人處世鵠立的孤獨情懷。
接下去的頸聯(lián),詩人落墨于宋玉故宅,引發(fā)出進(jìn)一層的感嘆: 宋玉遺下的舊宅,依傍三峽,裝點江山,可是其人杳逝,不復(fù)能見,只留下傳世華章,供人賞析。他筆下描繪的楚懷王和巫山神女相會夢中的事,難道那真是在描述楚懷王所做的夢嗎? 宋玉的《高唐賦》“序”中說,宋玉給楚襄王講述懷王曾夢見神女,自言“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這本是宋玉的文學(xué)虛構(gòu),意在諷諫襄王。世人怎么會以為是楚懷王真的做有此夢呢? 杜甫為宋玉傳世佳章的真正價值沒有被人們所理解,而感到嘆惋和悲惜。
結(jié)尾兩句是說,楚王宮殿的一切遺跡都已泯滅不見了,行船的人雖然向人們指點著,但卻至今不能令人確信無疑。詩人在這里是以楚王宮的痕跡全無,與宋玉宅的供人憑吊,兩相對照,加以描寫,且用了“最”、“俱”二字,以示強(qiáng)調(diào),加強(qiáng)了感情色彩。說明以文傳世的人,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遠(yuǎn)非宮中尊者所能及。
杜甫長于律詩,尤其是七言律詩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于七律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頗大影響?!对亼压袍E》實為組詩,原詩五首,詠宋玉宅這首原為其二。此作與《諸將》五首、《秋興》八首等,當(dāng)作于同一時期。沉郁悲愴的情境,和調(diào)高律細(xì)的風(fēng)格,向為人所稱道。